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百年奋斗史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现实国情和历史文化特点,洞察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实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以及对发展中国家身陷现代化发展困境的突破。这种超越和突破源于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政治保障、理论优势、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与超越性,对于突破“现代化即西化”的固有思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重构世界现代化体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发展问题是一个困扰人类几千年的历久常新的问题,也是一个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对这一问题的不倦探索中,以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所产生的能够昭示人类的巨大反思,是很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也是很值得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参考、借鉴的。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在发展中国家走上经济发展历程的初期,以“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理论和以“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为标志的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西方现代化理论试图在论证西方社会制度具有成功性和合理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向度的僭越与复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某种价值为取向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有积极正面的好处,但又往往伴随某些负面的化后果的产生。根据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应建立“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可使我国高等院校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避免重复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弯路。  相似文献   

4.
秦晖 《教育文汇》2007,(5):40-41,43
唐逸先生和吴茵女士编的这本《汉语文化读本》,我觉得编得非常好。 首先我觉得“汉语文化”这个提法很好。老实说,在“文化”这个话题下,我们这里有太多莫名其妙的议论,比如说,有人提出个命题叫做“要现代化,但不是西化”。但什么叫“西化”?我认为现代化当然不是英语化,也不是西餐化,更不是过圣诞节化。但是这些人讲的“不要西化”有一个特别的含义,就是中国人不配或不准享有西方现代公民享有的那些基本权利,也就是自由、民主、法治、宪政、人权,这些现代制度都不能要;而对于英语、西餐、西装什么的这些人倒是觉得无所谓,可以接受,甚至不妨将洋酒洋装奉为时髦,对洋车洋房趋之若鹜。这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顾名思义,“西化”应该指西方无论现代与否从古至今一直就有的东西,如英语圣诞西餐西装之类。而“现代化”则是指那些在现代以前(例如在中世纪)即便西方也没有的,而西方以外的其他民族若要进入现代也必须有的那些东西,如宪政民主法治人权之类。这些东西在西方也不是从来就有的,以前他们也没有,是在(近)现代化过程中才有了的。没有这些,西方人还是西方人(中世纪的西方人)。而我们如不了解这些,即便学得满口英语、满腹西餐、一身西装,亦不过鲁迅所谓的假洋鬼子而已,焉得称现代人哉?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是西方社会结构功能学派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思想,意指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将高等教育发展置于特殊的“结构性变动”的总体背景下,我们发现,社会转型往往会改变高等教育的传统走向,对高等教育的传统理念提出许多新的挑战,亦使其面临诸多选择。  相似文献   

6.
美越战争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民主输出”政策作为对越南外交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制造国际舆论压力、培育越南公民社会、输入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等手段向越南输出“民主制度”,其目标是促进越南意识形态逐渐西化,使其政治制度更加符合西方标准。这一定程度上对越南国家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使越南社会西化程度加深,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呈蔓延态势,党内外时常出现要求政治多元化的声音。对此,越共采取多种方式加强防控:一方面严厉打击国内的反政府势力和“民主人士”,严防西方的“和平演变”;另一方面加强对民众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胡志明思想统领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思想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此外,快速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成为越共抵御西方国家“民主输出”的重要依仗。  相似文献   

7.
上一个世纪之交的头一、二十年,历史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和问题:反帝、反封建,科学与民主,现代化与西化、东文文化与西方文化……。除了社会主义取得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外,其它许多问题都没有来得及从容思考认真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上一个“世纪之交”没有作完而留下来的课题。我们今天还要来讨论传统文化、现代化,西化的问题,这也是历史的曲折复杂所决定的。当西方资本主义受尽“现代化”的若楚,要从“现代化的苦难中解放出来的时候,我们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我们没有错,也许西方的这些思想家也没有错。这也是需要反思的。  相似文献   

8.
发展 ;三、提倡各种现代学术 ;四、思想观念现代化。由此可见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虽然必然具有“西化”的取向形式 ,而“西化”却不是现代化的全部。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道路 ,决定了晚清的中国现代化运动只能在外力的促逼下 ,由器物而制度、由制度而观念地发展起来。不论在哪一阶段或层次 ,“向西方学习”是国人内在的要求 ,“西化”则是一种外显的工具。而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发展层次 ,正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浅而深的过程。不过 ,这一发展道路并非是机械地演进 ,因为不论是器物的还是制度的层…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系统研究东方社会的动机与历史使命,决定了其东方社会理论中必然包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列宁继承并创造性地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十月革命,开创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新模式,成为东方社会理论的第一个实践者并使其发展到新阶段。十月革命的示范,使先进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中国现代化的主导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展示着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逻辑,一方面将中国以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方式纳入到了世界现代化潮流之中。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浪潮中 ,西方经济的优势使其在消费市场具有优越地位。从物质到精神产品的市场占有 ,外来文化日渐呈现强盛的消费竞争力 ,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消费文化观念。研究东西文化的历史撞击 ,打破西方神话 ,重塑民族形象 ,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又是一个正确对待全球化的社会文化问题。面对消费文化的“西化” ,我们不能坐待其变。  相似文献   

11.
韩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出现了“现代”、“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等一整套相关联的新词汇,这是以西方现代价值观(现代主义)作为衡量非西方国家社会的思想、文化、经济、政治等优劣的基准,并把是否趋向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现代化)看作是开放和保守的基准的结果。一方面,我们不能排除本土历史发展深受外来思想影响的事实;另一方面,我们的学术研究不能丢失了本土社会发展作为主体这一更深刻的本质。把西方的特殊性理解为普遍性的潜意识,正使我们经临着忘记主体而使社会发展陷入全面西化的危险。西方社会的现实并不是东方社会的未来,我们应该树立全新的饱含主体性的思想:现代性是由行为主体的历史性认识和展望中开始生成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而最终形成的,是克服自身的局限,自觉进行实践努力的结果。并据此重新建构现代性的一般理论,克服社会发展领域的欧洲中心主义和学术研究上的“方法殖民主义”。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有必要共同反思“现代性”观念的历史,提高地域研究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在国家巩固政治独立、促进经济发展、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呼应教育民主化思潮及消解西方“文化殖民”攻势等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共性;在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型态上,表现出诸如“政治教育”色彩浓烈的非洲教育现代化、“两极化”干扰严重的拉美教育现代化和“多元文化”冲突与整合中的亚洲教育现代化等相对意义上的个性;此外,发展中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诸如义务教育中的性别歧视、高等教育的危机、教育质量下滑及经济发展中的教育功能错位等一系列难以避免的失误。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但达到这样的目标决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穷国办大教育”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尽管像我们这样一个有着灿烂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对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着比其他后发外生型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为急切的心情,但在向知识经济、向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要充分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困难。必须指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较之基础教育现代化(许多研究者所指的“教育现代化”实际上只是“基础教育现代化”。这种以“基…  相似文献   

14.
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间,发端于美国的现代化理论在国际社会科学中曾有过极大的影响;90年代以来,全球化理论取代了现代化理论曾经有过的位置,成为影响国际社会科学各学科最重要的理论或理论群。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以某种方式经历了这个过程。在西方,特别在美国,现代化理论的相对衰落有其内在的原因。但在发展中国家,不论西方人如何把全球化吹得天花乱坠,现代化始终应该是它们的核心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全面现代化的过程中,有必要研究和了解这两种理论的关系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之后,便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经济的道路。不少发展中国家认为,要维护民族的独立,振兴国家并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发展民族经济,使国家富强起来。而要实现国家的富强,首先必须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以培养国家建设急需的科技人才。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深信不疑,同样认为,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中,教育不仅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劳动就业也有促进作用,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依附理论是政治经济学领域在批判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解释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一个理论或流派,比较教育学家则借用依附理论发展成为了依附论分析模式,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是否依附问题成为比较教育学界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对该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个新的立场和角度,即认为争论历史上中国高等教育是否依附没有意义,要放眼未来,在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中走出一条"学习西方、批判西方与创造自己"三者有机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荷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兴起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波及全世界,90年代影响到发展中国家。这是西方工业化国家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影响下,在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基础上,从高等教育质量的承诺、保证、提升入手,以取信于社会,争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大众化”(MassHigherEducation,又译为“大众高等教育”),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并非指人人都能享受高等教育,而是强调使更多的民众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可能,强调高等教育不应只是少数“精英”的专利品。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曾以18—21岁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为标志,将高等教育划分为…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引进“宽进严出”办学模式的深刻教训李啸虎发展中国家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宽进严出”办学模式,使其高等教育的规模和速度获得空前发展但结果却以沉重的代价换得沉痛的教训。在国际教育文献中,它以“失误教育”(MISED...  相似文献   

20.
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批判意识已消失殆尽.统治已成为全面的,个人已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社会成为单向度社会,人成为单向度的人。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今天所遭遇的异化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明天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所要着力避免的问题。中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转折时期,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