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代形声字大致可归纳出“原创字会意兼形声”、“后起字会意兼形声”、“为借字加注形符”、“为被借字加注形符”、“表意字追加声符”、“表意字变体注声”、“独体形声”、“合体形声”等类型。形声字形符的数量在商代可释字形中已近100个,并有260多个表意字或形声字被用为声符。作为一种后起的字式,商代形声字以它特有的造字活力,曾主导并促使商代文字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在当时的可释字目中所占比率已达32%,但还明显带有不少早期的构形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形求义,是字义探求的重要手段。因此,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字形的表意方式,将直接影响字义研究的科学性。关于字形表意方式,可以探究的内容很多,但笔者以为有一种情况尤其傅得注意,那便是表意字素的意义变异。 所谓字素,即汉字构形的基本单位,而表意字素,是为方便叙述的一种概括说法,实际包括象形字的象形符号、指事字的构件、会意字的部件及形声字的意符这四种汉字构字中  相似文献   

3.
字理识字是有较大影响的识字教学法。为了便于记认、便于应用,字形要与它记录的语素建立联系,表意字的字形和形声字的意符与语素的意义有联系,形声字的音符与语素的读音  相似文献   

4.
攸、候、修、倏等字,中间都有一竖。这竖,常给小学生带来麻烦。有时,该写短竖的字,不慎把它丢掉;也有时,没有短竖的字,竟凭空多添一笔。“单人旁”边什么时候出现短竖是有规律的,这要从形声字的构字情况谈起。通常,讲汉字的文章,大都按声符和意符的位置,把形声字分成“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左形右声”、“右形左声”、“内形外声”和“外形内声”六种。在人们的印象中,仿佛形声字都是一半表声、一半表意的。其实汉字字形庞杂,结构多样。有少数字,意符偏居一角,声符却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例如:“荆”字的声符是“刑”,作为意符的“草字头”被挤到了左上角,地位极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于形近字和同音字 ,学生易于混淆的原因在于它们的“近”和“同” ,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形、音、义统一以形为主的原则 ,注重字形分析。汉字的形、音、义有自己的特点 ,很多字有着一定的规律 ,例如形声字形符表意 ,声符表音 ;独体字一般可作为合体字的构成部件。我们要抓住教材特点 ,注重字形分析 ,这样可以帮学生有效地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一、找出字形的相同点。基本字带字法 ,带出的字串相同点就是基本字 ,学生很容易看出。对于一些用基本字不易解决的字 ,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分析 ,如“分和公”“句和勺”“刀和力”“人和入”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谋”字在古文献中的用法分析及对“谋”字的古文字字形考证,认为“谋”字的本义应当是“贞问”。  相似文献   

7.
近日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绘图小学生学习字典》 ,令人耳目一新。其最大的特点是关注汉字审美价值 ,进行字形解说 ,探究字的本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 ,做到音形义相结合。”根据这一精神 ,《绘图小学生学习字典》选列了能说明字义、小学生能理解的古文字形体(主要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义) ,并进行字形解说 ,探究字的本义。让孩子们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笔者认为收列古文字、解说字形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假借虽然没有新增文字形体,却使一个原无字形可表达的语词固定地有了一个书写符号。从文字记录语词的原则来说,它是一种造字法。假借字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克服表意率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许慎《说文》对“假借”的定义,“本无其字”指的就是客观造字要求;“依声托事”则是为语词寻求书写符号的主现认知过程。假借字的含义,与其本义可以有联系,但关键在“依声”。假借字的使用,既突破固有的象形表意的方法,解决了语词定符的文化交流需要,也节制了字符的数量膨胀,开辟了以语音为线索记录语言的新途径。在汉字发展史上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辛”的古文字字形及一些文献、文物进行了分析,认为“辛”字当为“梓”的本字,其本义为梓树。后会意为辛苦、冠饰义,“新”、“辟”、“童”、“妾”、“龙”、“凤”诸字古文字字形从“辛”,恰好诠释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徐时仪 《台州学院学报》2006,28(2):19-22,27
古文字字库建设与古文字研究手段现代化问题的提出可以说是古文字研究面临的一次新机遇和新挑战,也是古文字研究与当代信息社会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标志。以“样”和“怕”为例,理想的古文字字库应载明字库中各字的本字本义,且应揭示古今用字之异与其所表词义及假借义的演变。汉字形音义衍变递嬗的古文字字库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产物,代表着古文字研究手段现代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戠和烕,学术界传统的说解无论是本义还是字形的认定都有缺憾。本文通过“戠”字和以“戠”为声符的金文的字形结构分析,初步认定“戠”字字形像树于日光下的短橛,本义是测日影定方位的标竿。而“烕”字,从古文字形上看并不从火,而是从“大”,从戌。并据此推导出现今人们尚以为是徽号的作斧钺下一人张大四臂之状的字,就是烕的古文字。  相似文献   

12.
同形声符表意“代次”混杂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组同形声符的形声字字群中,其声符表意都面临着三个问题:声符字面相同而实为异族;声符表意的代次混杂;声符表意悖反。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第二个问题。具体说来又有“超越声符代次”表意和“颠倒声符代次”表意诸现象。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形声字的声符表意,更能揭示表意的形声型汉字其形声字声符表意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亦声”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一种特殊会意字的术语。意指字的某一构件既表意又表音。许慎《说文解字·女部》:“娶,取妇也,从女取,取亦声”。“取”字既是“娶”的意符,又是“娶”的声符,也就是说“娶”是“会意形声”字。这些字可以说身兼两种造字法,而人们  相似文献   

14.
汉字的认读     
汉字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和演变,到了现代,还是表意的文字,读音难,认形难,记义也难。虽然汉字有百分之八十是一边表意,一边表音的形声字,看来似乎有朝着表音方向发展的趋势,可就因为走了这个一边表意一边表音的路子,反而限制了汉文字的彻底改革。认读汉字,过去一般采用“六书”的构字法和用字法这个传统的识字法。可是由于古今字形变化很大,很不好用现代的字形去分辨象形、指事、会意的字;由于古今读音的转变,各地区受方言的影响,形声字的表声  相似文献   

15.
《易传》作为《易经》的传注,大致包含两种内容:义理的阐发,文字的训释。作为先秦重要训诂文献之一,《易传》中有一些文字训诂所采用是形训的方法。这里所训之“形”可分三类:象形之形,会意之形,形声之形。形,所以表意也。所谓“会意之形”,是说会意字字素跟字义的关系是与形声字形符与字义的关系相当的,既然形声字的“形符”又叫“意符”,那么会意字的“会意”也就是“会形”。下面对《易传》的形训作一些粗略的分析。一、象形字的形训这是据象形字的字形训释该字的字义。“屯”是个象形字。《易传》训诂:“屯者,物之始生也”(《序卦传》);“屯,则柔始交而难生”(《彖传》。“屯”象草木出土.“始生”而又“难生”。就“始生”言,“屯”字与“生”字字形很接近。故《说文》云:“生……象草木生出土上”;“屯……象草木之初生。”就“难生”言,“屯”字与“生”字有一个本质区别;“生”表示已经出土,且很顺利,故其茎直;“屯”表示尚未出土,且很艰难,故其茎  相似文献   

16.
一、借助字形字音推测。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字是表意的,从字的形旁可以推测字义。如1999年高考第14题C项“启听淮北取籴”的“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字,学生不一定认识,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再如1998年高考第16题的“冀得一归觐”的“觐”,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讨论了象形文字的概念和人类文字雏形即文字画概念的根本区分,认为“象形文字“一词符合古文字命名法规律,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和中国文字都是表意符和声符并用文字,塞姆语字母文字独立起源于两大文明之间,受两河流域文明影响较大,埃及文字的象形特征保持了三千年,它的象形字体和演化出的两种简化的、不太象形的手写字体一直并用.  相似文献   

18.
“字形”、“字构”、“字用”是汉字研究的三个平面。由于汉字具有顽强表意性.因此.“字用”邵记录职能不仅是造字的重要依据,也是制约和影响汉字形体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从记录职能未变、记录职能缩简、记录职能扩大和记录职能转移几个角度分析.可见记录职能对汉字形体结构变化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像形或拼形表意的文字,量多形繁,难教难学。采用什么教法使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一直在追求的目标。我们从诸多教法的得失与汉字的表意特点、规律等的研究中,发现针对汉字特点的“汉字形义联想识字教学法”,是优质高效而又利于克服错别字现象的教学法,是能充分揭示汉字的丰富内涵,增加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深化思想教育的教学法。所谓“汉字形义联想识字教学法”,就是从分析汉字的表意结构中归结出字的初始义,再按事理联系讲明几个常用义和用法。因为,“因义赋形”造的字,古字形不…  相似文献   

20.
汉字发展到隶楷阶段,许多不同的偏旁都混同为一种了,如“肉”与“月”、“奚”与“又”、左右“阝”等。偏旁“王”也一样,有时并非“王”字的本意。因此在识宁教育中,根据这些字形的古文字形体来理解文字意义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