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宋代,在对官吏的考核中,中央主持考核的机构经历了多次变化。宋初设有流内铨,掌文官自初仕至幕职州县官之铨选注拟和对换差遣、磨勘功过等事。还设立三班院,负责对武官三班使臣的考课、注拟、差遣、酬赏等。太宗太平兴国六年,置京朝官差遣院,主管少卿监以下京朝官考课、注拟、差遣事宜。淳化三年,设立磨勘京朝官院和磨勘幕职州县官院,  相似文献   

2.
翰林制度是从唐朝到清朝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开元二十六年(739年),在翰林院的南面另外建立了建学士院,其是专门掌管"内制"的.自此翰林院分为翰林学士院和翰林院(旧翰林院).虽然两个都有"翰林"之名,但是性质却有本质上的不同.翰林学士院是隶属于起草诏书、参与机务的枢纽部门;翰林院是在内廷侍奉君主的普通部门,都是一些技能之人.  相似文献   

3.
一、《欧阳修撰集》非欧阳修所撰我在为某辞书审稿时遇到有一条目所列书证引用了欧阳修的《上皇帝万言书》。经查核,欧阳修虽然有几篇奏章,但都不长。查遍欧阳修的文集《欧阳文忠公文集》,不见《上皇帝万言书》。对照引文原句,才发现该万言书是宋末欧阳澈所撰。欧阳澈的文集叫《欧阳修撰集》。修撰是唐宋时的官名,当时史馆、学士院均设修撰官,掌修国史。欧阳澈曾任修撰官,后人为他编文集就尊称之为《欧阳修撰集》。某辞书编写人误以为《欧阳修撰集》就是欧阳修所撰的集子。张冠李戴,闹了笑话。不明古代文化常识,不知古代官职名,因而致误,尚…  相似文献   

4.
学士最早出现在周代,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如《仪礼·丧服》:“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孔颖达疏:“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后来,学士逐渐变成官名。南北朝以后,学士正式成为司文学撰述之官。到了唐代,学士地位有很大的提高,唐玄宗初置翰林学士,为文  相似文献   

5.
清代内阁     
清代内阁虽名为“掌议天下之政,宣布丝纶,厘治宪典,总钧衡之任”的中枢机关,实则清朝一代大政所从出,并不在内阁,而在议政大臣,后来则在军机处。清代内阁沿于明而不同于明。明初自洪武十三年(1380年)诛胡惟庸,罢丞相不设,永乐以后,大学士以五品官(编修、检讨、侍读、侍讲等)入阁办事,品级远在尚书、侍郎之下,但兼尚书、侍郎则加官至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所以明中叶以后有首辅、次辅、群辅之分。清代则不同,大学士初为满一品、汉五品,嗣改汉为二品,后定满汉均为正一品。一般以授大学士或协办大学士为拜相,实则大学士如不兼军机大臣,等于空的兼衔。考清入关前,设立内三院(内国史院、内弘文  相似文献   

6.
王若虚(1174—1243),字从之,号慵夫,又号滹南遗老.河北藁城人.承安二年进士.历任管城、门山县令,国史院编修官、著作左郎、平凉府判官、左司谏、延州刺史、翰林直学士等职.金亡后,微服北归镇阳,隐居不仕.其主要成就多在经史考据和文学批评方面.著有《慵夫集》、《滹南遗老集》.今本《滹南遗老集》共四十五卷,其中《文辩》四卷、《诗话》三卷,较多地谈及关于古代文学理论的内容,并涉及其中一些根本性、规律性问题,是金代一个有影响,有权威的文论家.  相似文献   

7.
党怀英是金朝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生于金太宗天会十一年(公元1133),奉符南城人。大定三年党怀英取东府魁,后隐居徂徕山下,自号"竹溪",大定十年后,历任城阳军判、新泰令、国史院编修、翰林修撰、待制、直学士、学士等职。泰和三年致仕,遂退隐故乡泰安,于大安二年九月十八日终老泰山。  相似文献   

8.
阮元(1761—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乾嘉学派后期具有总结性的学者。 阮元二十五岁考中进士,改翰林阮庶吉士,充《万寿盛典》篡修。第二年进散馆,任编修。二十七岁时大考,得一等第一名,超擢詹事府少詹事,入直南书房,充石渠宝笈协修日讲起居注官。又迁詹事。充文渊阁直阁事。同年底诏充石经校勘官,从事唐石经的校勘工作。他二十九岁时任山东学政。二年后调任浙江学政,同年升为内阁学士。嘉庆四年(1799年,38岁)充经筵  相似文献   

9.
历代官私书目,或著录《何氏注孙子》,或著录《何延锡注孙子》,卷数或为三卷,或为二卷。《崇文总目》著录《何氏注孙子》二卷之何氏即何延锡。其余著录何延锡《注孙子》三卷或《何氏注孙子》三卷,其中增加的一卷,当是宋代"何氏"所为。故传本《何氏注孙子》三卷的注者有二:一是南唐何延锡;二是宋代"何氏"。三卷之中照录于《通典》及《武经总要》的文字及"梅氏之说得之"之语,当是宋代"何氏"所增益。而此"何氏"或许确是某一姓何的人,或许是伪托南唐何延锡而称曰"何氏"的某一人。故传本《何氏注孙子》三卷注,以五代何延锡注为主,又有宋代"何氏"增注。  相似文献   

10.
《玉堂闲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堂”释义“玉堂”一词,古籍屡见。按照辞典上的解释,它有宫殿、官署、妃嫔所居之处、神仙所居之处等多种涵义。此外。它还经常用作翰林院的代称,例如宋太宗《赐苏易简》诗曰:“翰林承旨贵,清净玉堂中。”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诗曰:“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寄生草》曰:“体为这翠帏锦帐一佳人,误了你玉堂金马三学士。”……为什么翰林院会有“玉堂”这一代称,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曾有介绍: 学士院正厅曰“玉堂”,盖道家之名。初,李肇《翰林志》末言“居翰苑者,皆谓凌玉清,溯紫霄,岂止于登瀛洲哉,亦曰登玉堂焉。”自是遂以“玉堂”为学士院之称,而不为榜。太宗时,苏易简为学士,上尝语曰:“‘玉堂’之设,但虚传其说,终未有正名。”乃以红罗,飞白“玉堂之署”四  相似文献   

11.
秦观(1049—1100年)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属江苏高邮)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历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秦观少有文名,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为“苏门四学士”。秦观的词远绍五代西  相似文献   

12.
刘安 《教师博览》2011,(10):49-50
"学士、硕士、博士、教授"这些称谓在我国古已有之,但具体含义却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迥异。一、在古代,学士的含义有很多种有时指在国学读书的学生;有时指一般读书人;有时指学者;有时指官名。南北朝以后,朝廷将掌管文学撰述之官任命为"学士"。唐代翰林学士又多了一重身份,在做文学侍从之时,往往还可以参与机要。例如,唐太  相似文献   

13.
党银平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唐代文史,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唐朝与古代朝鲜半岛文学关系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崔致远研究》(韩国翰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韩文版)、  相似文献   

14.
唐代史馆略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馆之称,北齐时已经出现,但那仅是指负有修史之责的秘书省下属机构著作省.作为一个独立的修史机构,史馆是唐朝贞观三年(629年)才设立的.唐代史馆的撰述活动主要有两项,一是修撰国史,一是修撰实录.国史的修撰,始于太宗贞观初年,断断续续进行过多次,至德宗时方告结束;实录的修撰,也始于贞观时期,太宗之后,遂形成传统,几乎每个皇帝在位时都要组织人力为自己或前任修撰实录,即使颓运季世亦不例外.在唐朝存在的近三百年间,唐代史馆形成了一套以监修国史为主导、史馆史官为主体和政府支持为后盾的独特的修史制度,它不但对当时史学有很大影响,对后世史学亦影响颇巨,五代十国基本上是一仍唐旧,宋、辽、金、元、明、清也不过是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  相似文献   

15.
“奚官”之设,始于晋代,《晋书·职官志》:“少府,统材官校尉,中左右三尚方,中黄左右藏,左校,甄官,平准,奚官等令。”其职守,《旧唐书·职官志》曰:“奚官令掌奚隶工役,宫官品命。丞为之贰。凡宫人有疾病则供其医药;死亡则供其衣服,各视其品命。”然近代辞书、注家则有奚官即养马官之说,如《辞源》,周予同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注等,并以苏轼《韩干马十四匹诗》“老鬟奚官骑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为证。细揣苏轼诗意,此“奚官”固然养马,但一定要认为即养马之官却是毫无根据的。解释为  相似文献   

16.
《文选》李善注在大量征引《诗》《骚》文本及其研究《诗》《骚》之有关论著的过程中,从词句承传之渊源生态、以事析典之解读方式及比兴艺术之广泛运用等三方面,充分体现出《文选》李善注的文学精神.这些对唐代士子的科举考试与诗歌创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与促进作用.《文选》李善注的文学精神与之所以如此自觉产生,是因为李善注能够自觉奉行《文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选文标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宋史.礼志》的史源,前人的观点大致有四:一是《国史》说,二是《会要》说,三是《通考》说,四是多源说。此四种观点虽均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各自又存在诸多无法解释的其他证据。在《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官私记载与《宋史.礼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宋史.礼志》的史源,很可能是《国史》、宋代官修《会要》、《文献通考》等史料价值极高的官私著述。  相似文献   

18.
[作家连线]殷健灵,生于上海,法学学士、文学硕士。做过女性杂志主编,现为《新民晚报》主任编辑。18岁在《少年文艺》发表处女作,从此与儿童文学结缘。写作体裁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评论等。主要作品"殷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作者宋濂 ,中国散文学家 ,字景濂。幼年时聪明 ,记忆力极强 ,拜师就学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等 ,有青出于蓝之势。到中子年间 ,荐授翰林编修。后因父母年老辞官 ,入龙门山 ,著书十余年。著有《宋先生全集》《浦阳人物记》等。明初主修《元史》,后官至翰林大学士 ,又迁侍讲学士 ,知制诰。宋濂很受朱元璋的器重 ,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史书曾记载 :“太祖待之甚亲 ,每宴必招 ,每旦必令侍膳 ,他不能饮 ,帝尝强之 ,至三觞 ,不成行 ,帝大欢 ,命词臣赋‘醉学士诗’,又尝调甘露于汤 ,手酌以饮 ,曰 :‘此能愈疾延年 ,愿与卿共之。’”…  相似文献   

20.
唐朝统治者大力倡导道教,建立道官、道职,《庄子》受到重视,被列入道家科目,设有博士。从唐朝开始,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文学家、文论学也对《庄子》一书的文学旨趣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