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浒》中,“武大郎卖炊饼”,“孙二娘卖馒头”,武氏的炊饼即今天的馒头,孙氏的馒头即今天的包子。炊饼原来称蒸饼。据《晋书·何曾传》记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燕几不食太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这里的蒸饼,即今天的馒头,  相似文献   

2.
<正>尽管有米饭,但唐朝的主食以面食为主,更具体地说,是以饼为主,多达几十种的饼(其时各种馒头也叫饼,饼的概念比现在宽泛)。在唐代笔记小说《因话录》里就提到"世重饼啖"。各类史书、小说、诗歌里也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饼,比如蒸饼、煎饼、胡饼、汤饼等等。当时的肉食,以羊肉为主(吃牛肉是犯法的,要被重判的,猪肉虽有但不太多),  相似文献   

3.
唐朝的汤饼,是指水煮面条或面片一类的食物,与北朝的饮食模式大体相当,当时亦称之为索饼、水溲饼、馎饦、不托。按北朝时期的馎饦,一般做成薄片形状,如《齐民要术》卷九《饼法》记载:“馎饦,如大指许,二寸一断。宜以手向盆旁,使极薄。”又记载“水引馎饦法”:“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令薄如韭叶,逐沸煮。”唐代的馎饦基本相似,如《北梦琐言》卷三载:“王文公凝……食馎饦面,不过十八片。”即是水煮面片。在唐人的饼类主食中,汤饼一直采用水煮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唐朝的汤饼,是指水煮面条或面片一类的食物,与北朝的饮食模式大体相当,当时亦称之为索饼、水溲饼、馎饦、不托。按北朝时期的馎饦,一般做成薄片形状,如《齐民要术》卷九《饼法》记载:"馎饦,如大指许,二寸一断。宜以手向盆旁,使极薄。"又记载"水引馎饦法":"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令薄如韭叶,逐沸煮。"唐代的馎饦基本相似,如《北梦琐言》卷三载:"王文公凝……食馎饦面,不过十八片。"即是水煮面片。在唐人的饼类主食中,汤饼一直采用水煮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面食的由来     
《家教世界》2012,(21):13
面食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饮食,面食的种类很多。我们现在所吃的各种面食是怎样发明的呢?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麦"字,但由于磨面的磨要晚到战国以后才发明,所以商周时代人们只能吃整粒的小麦,还没有用面粉做成的面食。在战国时代的《墨子》一书中最早出现了"饼"字。"饼"是古人对面食的总称,蒸的叫蒸饼,烤的叫烧饼,撒上芝麻的叫胡饼,下在汤里的叫汤饼。但是迄今我们还没有发现战国时  相似文献   

6.
面食的由来     
面食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饮食,面食的种类很多。我们现在所吃的各种面食是怎样发明的呢?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麦"字,但由于磨面的磨要晚到战国以后才发明,所以商周时代人们只能吃整粒的小麦,还没有用面粉做成的面食。在战国时代的《墨子》一书中最早出现了"饼"字。"饼"是古人对面食的总称,蒸的叫蒸饼,烤的叫烧饼,撒上芝麻的叫胡饼,下在汤里的叫汤饼。但是迄今我们还没有发现战国时期的石磨,现在所  相似文献   

7.
<正>包子本不叫包子,追根溯源,它最初是以"饼"的名义出现的。明代周祁《名义考》中介绍:"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中国人吃"蒸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中提到:"秦昭王作蒸饼。"三国时,经诸葛亮之手,包子有了另一个名字——馒头。据晋人笔记记载,诸葛亮率军南渡泸水讨伐孟获。根据当地的习俗,大军渡江之前必须以人  相似文献   

8.
饺子史话     
饺子,又名水饺、饺儿、水饺儿,古名饺饵、粉角、扁食,北方农村有的地区叫煮饽饽。它是一种以面粉做皮,内中包馅的半圆形或略近三角形的食品。 原来古人把面制的食品都叫作“饼”。饼又分3大类:一为汤饼,各种水煮的面食,如切面、挂面、馄饨、饸络,拨鱼儿等;二为笼饼,用笼屉蒸出来的,如蒸饼、蒸包儿、馒头、包子等,此类还  相似文献   

9.
胡饼,顾名思义,就是胡人的饼子,大约在汉朝时由西域传到中原来,那古代的胡饼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北宋欧阳修写的笔记《归田录》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故事是说在北宋宋真宗年间,湖南有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名叫舒光勇。他长年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  相似文献   

10.
面条,是水煮的面食,古称汤饼。宋代黄朝英《缃素杂记·汤饼》云:“余谓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有七千年的文明历史。乍听起来,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人们会问:连“五帝”的存在和夏朝的存在都有疑问,何来七千年中华文明史?但这不是哗众奇谈,也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从大量考古实物中得出的结论。什么叫“文明”?简言之,“文明”是指社会进化的程度和状态。有上古文明,有中古文明,有现代文明。不能用现代文明来抹煞或者轻视上古文明。有文字记载的是文明史,没有文字记载的实物,是实物的文字记载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更重要。以下使用的材料,见于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考古》材料和新华社播发,…  相似文献   

12.
读者马上读到的是中国古书《东坡志林》上的一则短文,原文极短,不满一百字,文字也很浅显,略加注解,人人都能读懂: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仑齐矣。”以余观子,三子者与蜉蝣、朝菌何以异哉!这段文字极其有趣,令人百读不厌。有三位老头相会,有人问他们高寿几何。其中的一位说:“我的年纪根本记不清楚,只记得我少年时同开天辟地的盘古氏很有交情。”从前儒家学者开口闭口都大讲三皇、五…  相似文献   

13.
对生物界的互相制约的现象,中国人早有深入的观察和认识。有关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宛》的“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螟蛉泛指鳞翅目多种昆虫的幼虫,蜾赢泛指胡蜂科、泥蜂科、蜾赢科的昆虫。《札记·郊特性》的“八腊。”祭典中也有“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的说法。《庄子·山木》写得更为生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后来的《说宛》、《韩诗外传》和《吴越春秋》等文献中均有类似记载。这说明至少在春秋战国以前,中国人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现…  相似文献   

14.
(一)“食货志”名称的由来及其编撰体裁“食贷志”之名,始自《汉书》。但“食货”这一名词,却是从《书经·周书·洪范》篇中而来。《汉书·食货志》云:“《洪范》八政:一日食,二日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简言之,“食”指的是生产范围内的事情,“货”则属于流通范围里的事情。在二十五史中,关于中国古代“食”与“货”的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但在二十  相似文献   

15.
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足足讲了四十分钟,最后提了一个问题,竟然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点了几个人的名,也都哑然失色。“对牛弹琴!”这位教师不禁愤愤说道。“对牛弹琴”几乎成了某些教师的口头禅。殊不知,失义矣! 南朝《弘明集》记载:“公明仅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相似文献   

16.
一、食、飨、餐。《诗经二首》中有“不素餐兮”、“不素飧兮”,“不素食兮”三句,课本注“素餐”为“白吃,指不劳而食。下文‘素食、‘素飧,(sun)意思相同。”这条注释欠精确。“餐”,是吃,成语“餐风饮露”即为此意。“不素餐”释为“不白吃”尚无不可。“食”也是吃的意思,讲“食”与“餐”意思相同是可以的。但“飧”本作“餐”,《说文》“食  相似文献   

17.
<正> “推敲”的故事,《诗话总龟》《隋唐嘉话》《唐才子传》等书都有记载,文字也大同小异,流传至今,已是小学生都知道的文坛佳话了.现录宋代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一》的文字如下: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作“推”字,炼之未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籍《淮南子》中有一则记载:“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对于这则羿射十日的记载,近现代研究一般都将之作为神话故事来看待。如何新先生就认为“羿射十日”的故事是一个名的古代神话。茅盾在《中国神话研究初探》、朱芳圃教授在《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中也认为《淮南子》中的记载是神话故事。但笔根据现代科学知识推测,“羿射十日”并不全是神话故事,而很可能是远古时代确曾发生过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9.
春秋笔法谈     
请看《辞海》“春秋笔法”条目: 古代学者以为孔子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史记·孔子世家》),“以一字为褒贬”(杜预《左传序》),含有“微言大义”(《汉书·艺文志》),后因称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史记·孔子世家》所谓““笔则笔,削则削”,意思是“该记载的一定记载,不该记载的一定删除”,是说孔子写《春秋》的刚正不阿、严肃认真的态度.这里既未属意“春秋笔法”的特点,也未谈及“春秋笔法”的使用。《辞海》条目中所界定的“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云云,是一个海阔天空的大范畴,其外延过分宽泛,令人无所适从。因为这样的文字可以说俯拾皆是,但俯拾皆是的并非都是“春秋笔法”,它淹没了这种笔法固有的个性  相似文献   

20.
宋沈括《梦溪笔谈》说:“寿州八公山侧土中及溪涧之间,往往得小金饼。”即今之金版——战国楚国黄金货币。他据打印印文,又说:“天下谓之‘印子金’”,印子金之名,千年来未变。这段笔记,是纪录和命名的最早文字记载。他还具体地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