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论谭平山对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谭平山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是一位杰出的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爱国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他经历过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也是广东共产党组织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为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本文拟对他对创建中国共产党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革命时期,谭平山的政治实践涉及国共两党一系列重大政治活动.他一直关注农村、农民问题.他对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作用、提倡保障农民利益、采用地税方式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用阶级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农村问题等诸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谭平山和邓演达是大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两人曾一度合作共事,对农民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为推动农民运动作出了贡献。在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中心问题以及如何保障农民利益方面,两人的见解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两人的理论因没有得以实现的现实环境而陷入困境,但两人在农民问题上的努力为后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谭平山先生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是一位杰出的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爱国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他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祖国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新文化运动后,作为三民主义忠实拥护者的谭平山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批判无政府主义,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参与创立了广东共产主义党、团组织;国共合作中,他利用"身份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并发展了爱国主义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后,他秉持廉洁公正、爱国爱民的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探索及实践引领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与价值重塑,开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与建设道路,也见证了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5.
谭平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广东地方组织的创建者之一,是一名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实干家.在积极建党、开展工人运动之余,谭平山还极其关注教育问题,将教育活动融入多方面的革命实践.其教育思想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富有启发性,涉及劳动教育、农村教育、政治教育、教育独立等多个方面,具有时代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鲜明特征.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一...  相似文献   

6.
谭平山与"平民革命"理论主张的提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革命失败以后,作为共产党领手人之一的谭平山被组织拒之门外,但他没有消沉颓废,仍在继续探索中国革命的问题,他将自己对革命的认识形成“平民革命”的理论主张,在中华革命党(第三党)成立时提了出来,却遭到左倾中共中央的强烈反对和批判。  相似文献   

7.
南昌起义中的谭平山——兼谈南昌起义中的若干史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平山是南昌起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参加了三次九江会议,积极为南昌起义作准备,是南昌起义的发动者之一;他反对张国焘的阻挠,坚持武装起义方针,是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在南下途中,他对革命前途推动信心,思想右倾,在工作上犯有严重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南昌起义失败的进程。他的功大于过,在南昌起义的历史上应有基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津平山是大革命时期身任国共两党委职的关健人物。他参与了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理论、政策及其指导方针的提出、讨论和实施。涉及他有关农民理论的构建及其农民运动的实践,应衢之于津平山身历的当下时代语境,作出符合历史客观实际的评度。  相似文献   

9.
谭平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尤其是广东的传播。他领导广东早期工人运动,创建广东党、团组织,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他提出一系列关于农民问题的主张,是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探索中国农民问题的共产党人。这些理论与实践探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前提准备、实践经验和理论积累。  相似文献   

10.
国民革命时期谭平山在农民问题上的探索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平山是国民革命时期在农民问题理论上有所建树、实践中指导并参与农民运动的关键人物。他对于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农民运动的开展、农村地权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复杂变纪的时局、双重角色的定位、又使谭平山心态焦灼、步履维艰。从历史的时空边界去探讨这种探索和焦灼,才能避免后见之明。  相似文献   

11.
大革命时期,宁汉对峙局面给汪精卫提供了左右逢缘、钻营利用的机会,汪精卫也因此成为打破平衡并影响时局的砝码,这构成了罗易对基信任的基础,也是罗易泄密事件发生的客观环境。罗易本人对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认识,奠定了他向汪粗卫妥协退让的思想基础;罗易与鲍罗廷、唐生智等人间的矛盾又催化了他走向对汪消极让步的极端,以至于最终做出把紧急指示向汪精卫泄密的非理智选择,从而给汪精卫提供了公开反共的口实。  相似文献   

12.
公元4世纪,两晋南北朝成汉时期,贵州境内几十万僚人北上入蜀,深刻地影响了西南地区社会发展。作认为,昆明人东侵入黔,与土濮人剧烈冲突,晋汉蜀民外徙,南中地区长期战乱以及晋汉官吏的压榨掠夺等,均是僚人大规模迁徙入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从石经的刻工、校勘及功用看,蜀石经可谓儒家石经的绝响。蜀石经能在五代离乱之际产生,自有其原因可寻:蜀地重文兴教是其产生的远因,五代乱世推崇儒学特别是前后蜀君王兴学重教是其产生的近因,毋昭裔本人所具有的非常之才际遇孟昶的大力支持则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4.
冷战以及关国的东亚遏制政策,给日本提供了把战争赔偿转化为外交手段的机会。可以说,日本对东南亚的赔偿外交正是美国东亚遏制政策推动的产物。同时日本赔偿外交也是其当时的重大外交活动,是其经济外交的起步点。  相似文献   

15.
16.
党风康政建设直接关系到民风、社会风气、人心的向背以及党本身的生死存亡,因此,从源头上即从对权力的制约上治理是党风康政建设的关键。同时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解决一个“头脑”同题,一个“手脚”同题,清正康洁的风气才可形成。  相似文献   

17.
结合地方性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论述了大学物理实验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等方面改革的必要性;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对比,阐述设计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在教学方式、目的、结果等方面的不同,进而概括出新形势下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历史课中进行“程序教学,自学为主,广泛讨论,重点讲授,评议总结”的试验,具体包括五个步骤:(1)自学先行;(2)扩展阅读;(3)广泛讨论;(4)重点讲授;(5)评议总结。这种试验,可以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融合式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融合;学生需要与教学内容的融全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融合;语知识与百科知识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