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大教育观是建立在现代大生产、大经济、大科技基础上的教育观,是从全民族、全社会、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教育问题并使之富有时代性、世界性、未来性,囊括整个人生阶段的全新教育观。邓小平大教育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并通过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的各类人才而推动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人的现代化促进着四个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处于21世纪,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又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来解决教育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人才设计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和成本,而且还关系到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与国家的发展联系密切。因此,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我们理应正视人才设计工作,并组织力量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5.
6.
赵蓓 《天津教育》2003,(11):37-39
21世纪初,中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工作理念、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必然在广大青少年身上有所反映。特别是思想观念多元化现象的出现,是对学校固有的德育工作模式的极大挑战,它影响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它使德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裂变。为此,更新观念,确立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就迫在眉睫。一、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思想主动健康发展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如何,关键要看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念是否与时俱进,有所转变。传统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8.
在新的历史时期,德育工作的环境氛围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探寻德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宋宏 《教育探索》2002,(10):11-12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克服困难,做好教育工作,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强大的思想武器。邓小平始终强调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由此提出“三个面向”的要求,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任务和改革方向。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当今国际间的激烈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和教育的竞争。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要以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为基础。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12.
邓小平同志在教育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的教育要“三个面向”等观点,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武器。我们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做好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教育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确定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关系;教育要面向世界,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和方向;教育要面向未来,指出了教育不仅要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着眼于未来,教育要“ 三个面向”,必须着眼于人才素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所以,我们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努力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为大学生在新世纪里迎接更多更新的挑战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教育思想。作者认为,三个面向也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民办教育也应当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6.
15年前,在我国教育事业经过恢复调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时刻,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对指导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今天,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点上,面对中国和世界正在和将要发生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7.
18.
19.
邓小平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应从中得到警示,充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形式主义,并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针对我国科技教育落后、人才不足的状况、教育事业的发展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努力造就出成千上万的跨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