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宇宙岛之争     
"宇宙岛"是19世纪中叶德国科学家洪堡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是为了描述宇宙中像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他把这种天体系统形象地比喻为大海中的小岛,而将德文中的welt(宇宙)和inseln(岛)连用,命名它为weltinseln,即宇宙岛.宇宙岛概念提出之后,引起了争论,在经历了一番曲折的历程,直到20世纪发现了河外星系才得到证实和确认.  相似文献   

2.
教育元宇宙作为元宇宙的教育应用前景广阔,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推进其应用向纵深发展。基于LDA主题模型和人工内容分析对关于教育元宇宙的130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后发现,我国教育元宇宙研究主要围绕基本理论、批判审视、思政教育应用、学习赋能、场景创设、技术支撑、模型构建等7个主题展开,为教育元宇宙建构学理支撑、凝聚理性共识、铺筑可为进路、筑牢技术基座和汇聚多维创想积淀了丰硕成果。基于此,未来教育元宇宙还应从顶层设计、关系廓清、伦理规约、技术向善、场景拓展等5个方面着力:探赜教育元宇宙顶层设计研究,统筹教育元宇宙系统构建;完善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元宇宙逻辑关系研究,驱动两大领域协同演进;深入教育元宇宙伦理规范研究,促进教育元宇宙健康发展;夯实教育元宇宙意识形态属性研究,保障教育元宇宙向善属性;拓展教育元宇宙应用场景研究,牵引教育元宇宙实践落地。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与信息的角度重新考察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揭示其中蕴涵的全息论与系统论思想,发现由单子构成的整个宇宙是一个系统整体,这个整体包括无数系统层次于自身,同时也包括单子本身的小宇宙系统。当然,在莱布尼茨那里,小宇宙的系统和大宇宙的系统无疑具有同一性或曰同构性,这些系统在信息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表现为一种全息性即无限信息的全方位辐射与接收,全息性统摄着整个宇宙系统  相似文献   

4.
一、电影《宇宙与人》1.内容简介科教片《宇宙与人》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宇宙物质究竟是怎么回事、物质靠什么运动、什么力量操纵这些运动、这些运动是怎样开始并如何持续到今天等物质世界的秘密。影片揭示了人类究竟是怎样在宇宙中被创造出来的,宇宙的  相似文献   

5.
元宇宙作为前沿理念聚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载体,可为教育科学体系变革提供支撑。在梳理教育元宇宙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透过复杂性科学视野审视教育元宇宙。研究认为:教育元宇宙可理解为教育复杂系统的混合物理模型,利用教育复杂系统表征“教育”可以统括教育涉及的一切特性,是认识论层面的升华;通过混合物理模型刻画“元宇宙”能够深刻把握“链上虚拟世界”的本质,是方法论层面的落地。教育元宇宙的架构主要包括教育复杂系统框架和混合物理模型框架:前者的建立涉及复杂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机制,其功能维度的需求决定结构维度的设计,通过逻辑推演形成理论层面的概念模型;后者涵盖主观、客观及现实三部分,借助信息技术整合为实践层面的数值模型,其结构维度的计算引发功能维度的演化。教育元宇宙除在深度沉浸、具身交互、时空跨越、虚实融生等方面的教育赋能外,其深层应用在于探明教育复杂系统演化的规律、发展优化和调控教育系统的方法以及建立可解释的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世界和日本的宇宙开发现状与展望村夫译夕阳校目前,日本已成为世界宇宙开发的四极(美、欧、俄、日)之一,积极进行着宇宙开发,并作出国际贡献。下面以日本为重点,记述世界宇宙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空间运载系统领域宇宙开发的主要四国和中国都拥有大型火箭,以...  相似文献   

7.
1.宇宙有多大?一般认为宇宙是经历了一次大爆炸后诞生的,随即小断扩展。但是大爆炸发生在什么时候至今是个谜,因而难以确定究竟有多大。2.宇宙是否有秩序?科学的一种假设是,宇宙是一个可预料而有秩序的系统。然而  相似文献   

8.
1.宇宙有多大?一般认为宇宙是经历了一次大爆炸后诞生的,随即不断扩展。可大爆炸发生在什么时候至今是个谜,因而难以断定宇宙究竟有多大2.宇宙是否有秩序?科学的一个假设是,宇宙是一个可预料的而有秩序的系统。然而1992年美国两位科学家却提出质疑,认为整个太阳系是无法预测的星系  相似文献   

9.
宇宙负能量的存在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宇宙是由能量构成的,能量分为正能量和负能量,两种能量的性质完全相反.正能量形成基本粒子,负能量形成负的能量场.宇宙的形成及演变是正、负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宇宙正、负能量之和时刻保持为零.任何一个系统、物体(物质)自发的运动趋势及最终结果,是使系统自身的能量变化为零.  相似文献   

10.
<正>元宇宙(metaverse)元宇宙是基于扩展现实、人工智能、数字孪生、5G等多种新技术产生的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指一个平行于物理世界、但又能映射现实的在线虚拟世界,在其中实现社交系统、生产系统、经济系统上的虚实共生和自我维持的持久性。在元宇宙中,所有用户通过各自的虚拟化身进行世界编辑、内容生产和数字资产自所有,沉浸式地体验交替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元宇宙并非是元宇宙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垂直应用,而是元宇宙技术对教育生态的一次重构再造。元宇宙以其特有的沉浸性与具身性特征,与职业教育的具身教学需求不谋而合,并有望解决职业教育的“三高”“四难”问题。基于具身理论视角,媒介、场所和角色构成了职业教育元宇宙的结构要素,目标识别技术、人机交互模式与创作编辑系统是职业教育元宇宙所必需的关键技术。职业教育元宇宙在学习、实训与工作三种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2.
由日本等15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宇宙空间站的建设项目已从1998年开始。人类在宇宙中居住的梦想迈出了实际的一步。然而,废弃物处理是人类在宇宙中居住所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目前日本科技厅下属的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已开发出封闭生态系生命维持系统(CELSS),这...  相似文献   

13.
宇宙太极中心论是以太极为中心,将日月地球五星同列相应为客体的思维模式.宇宙太极中心代表阴阳二元动静消长的宏观和微观规律,具有完整而严谨的排比系统.它反映了自然界--宇宙生命社会现象的一条基本规律,含有朴素的唯物辩证原理.  相似文献   

14.
宇宙太极中心论是以太极为中心,将日月地球五星同列相应为客体的思维模式。宇宙太极中心代表阴阳二元动静消长的宏观和微观规律,具有完整而严谨的排比系统。它反映了自然界——宇宙生命社会现象的一条基本规律,含有朴素的唯物辩证原理。  相似文献   

15.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1)天体和天体系统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统称。主要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它们又被称为自然天体;在宇宙中飞行的航天飞机、宇  相似文献   

16.
毛燕飞 《中国培训》2023,(1):103-104
<正>一、概念和特征(一)元宇宙与技能元宇宙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  相似文献   

17.
将有限的生命完全投入无限的宇宙时间之中,将自我完全投入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之中;派生意象凝聚于主体意象周围,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意象型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18.
王高权 《广东教育》2009,(10):61-64
一、重、难点透析 1.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2022年,我国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升级。同时,职业教育元宇宙正在影响职业教育教学的格局。教育教学场景将由相对单一的课堂与专业领域的实训中心或专业群实训基地升级为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师能力提升中心和教学资源中心构成的虚拟现实综合系统,职业教育元宇宙虚实融生的特点,将会促进教育资源、教育场景、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方面的进一步数字化发展。在职业教育元宇宙的发展中需要注意职业教育元宇宙的伦理问题、职业教育元宇宙的认知负荷和职业教育元宇宙的标准构建。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哈代所精心构筑的文学版图上不朽的威塞克斯王国,从人类与宇宙冲突对立所付出的代价、小说创作中运用星座距离来折射人心亲疏、人类和宇宙万物和谐相处之时的欢欣几个方面分析了属于哈代的生态宇宙意识,从而意识到人只是宇宙整体中渺小的存在,唯有秉持和谐共存的观念,以一种系统、整体论的眼光,承认并尊重宇宙当中各种生命以及非生命体所具有的内在均等价值,人与宇宙万物方能实现生生不息、相亲相携的最佳生存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