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作家萧平“文革”题材小说独具特色,完美地展示了那一特殊时期的人性的残缺。这种完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真实感受的抒写,将扭曲的人性艺术地、淋漓尽致地呈示出来,在残缺中绽放了美丽;二是用“爱”来疗救、弥补残缺的人性,最终使人性走向完美。作品在反思批判历史、揭露残缺人性的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美与爱的存在,这也是萧平“文革”题材小说的最大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张载是关中理学的创始者,其美学思想既具有传统儒家美善合一的伦理美学观念,又将内心修养的趋于完美与亲身实践美政理想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天理之美、人性之美和名行之美三个方面。天理之美广布周遍而清湛明净,是宇宙间的至美;人性之美具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个层面,天地之性作为气的普遍本质构成人与天地万物的本性,而气质之性则体现出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气质;名行之美是天理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实践表现,在内完成持中敦厚的自我完美,在外实现匡时济世的“四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30年代的沈从文开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文学理想:“探求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建”,并在他的“湘西”作品中不断努力进行新经典的重造,探索重建健康完善的人生的可能。在其30年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边城》中,沈从文将他的经典的营造推到极致,建构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桃源世界,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但这个桃源世界却悲剧频仍,沈从文梦断边城。  相似文献   

4.
面对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让渡迁移、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点滴侵蚀及西风东渐所引发的“人性之常”与“现实之变”的矛盾,“京派”诸贤“礼失而求诸野”地在乡土社会中寻找寄托美好人性的小屋,并形成了在所求之野的乡土社会背景上对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中的人性之常、人性之美进行寻租模式的挽歌式创作。乡土社会既孕育了“京派”作家们自己生命中农耕文化情致,又承载了农耕文化所有美好的人性因素.既原型意义地构成作家的深层心理背景。又为其作品提供了土壤意义的意象体系和文化内涵。较之于革命派、人生派的乡土文学的作家的批判性,“京派”也因此染上浓重的理想色彩和挽歌情调,凸现该文化群落、文学流派的派性性征。  相似文献   

5.
老子有个学生,常炫耀自己的口才。一天,他滔滔不绝地大谈安适之道。老子静默不语。许久才说:“人先有牙齿,还是先有舌头?”学生满头雾水地回答:“人出生便有舌头,牙齿是后天慢慢长出来的,当然是先有舌头。”老子张开嘴巴。然后,他说:“你看我的舌头,它还在吗?”学生回答:“在。”老子再问:“那么,我的牙齿呢?”学生说:“因为年纪大,老师的牙齿掉光了。”老子说:“牙齿晚生而先落,原因在于过于炫耀;舌头仍在,是在于它深藏不露,此是长存之道。”人若急于显露自己粗糙的才能,自满而不愿意持续地努力,失败就会降临;生命是一段不断学习的美好历程,时时充实自己的内涵而不炫耀,人生的路上才会处处有美景。思考:1.联系自身,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谦虚谨慎,勤奋好学。2.勇于表现自我与炫耀有什么区别?该表现时你敢于表现吗?不断学习的人生才美丽  相似文献   

6.
一位教育家说:“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世界。”老师的任务绝不仅仅是让学生每天载着知识回家,而应该同时以美与善去熏染他们的情感,使之人性趋于完美,人格趋于健全。忽视情感价值,削弱情感的陶冶,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将可能是情知分裂的畸形儿,人性缺失的两脚兽。  相似文献   

7.
有一天,我跟一位设计师朋友聊到孩子的一些事,他说当他的孩子跌倒了,他会说:“自己爬起来,不要哭!”“自己爬起来很好,可是,跌倒了,会痛!可以哭!”我这样回答他。我的朋友笑了,大概也体会到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有些“违反人性”。连忙改口说:“好吧!我会跟我女儿说可以哭;我儿子是  相似文献   

8.
在20年代的中国社会,当沈从文以童年的目光去观照外在世界时,他发现了扭曲、丑恶的人性是都市生活理所当然的通行证;而当他以都市文化人的眼光去反观湘西童年生活时,他无可避免地发现了其中的荒蛮与凄凉.沈从文的主体人格在现实中惨遭否定.面对这种困境,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营造了一座理想的“希腊小庙”,供奉起为其认可和珍惜的所有价值等级和他所有追求的精髓部分的“人性”.然而,沈从文毕竟背负着人生许许多多的悲剧体验,他无可避免地将这种悲剧体验通过他的作品传达出来.所以,完美的人性、理想的生命最终都被作家亲手葬送,作家无法挽救他的理想生命们,因为他根本无法自救.沈从文以一种朴素的语言、隽永的文风表现着自己对这个不尽完美的世界无可奈何的悲愤和绝望,表现着他所有关于人生和生命的悲剧体验.  相似文献   

9.
人类最大的恐惧是生活——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生活。“做回自己”对我们来说有时太困难。有时候.我们会想,我们活着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满意,否则,我们就“不够好”。为了“做个好人”,我们制定了自己的“完美标准”。对那些爱我们的人——爸爸、妈妈、老师、朋友,我们会不遗余力地去讨好他们,却总觉得无法达到最完美。最后.我们只能失望地得出“我不完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古代对人性的研究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先秦。此时期关于人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种。一种是人性“有善有恶”论,持这种观点的是周人世硕和孔子的弟子漆雕开等。他们认为“人性有善有恶”,“普举人之善性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此种观点认识到了人性中存在着善、恶两种潜在的因素,性善或性恶关键在于后天的教养,这是正确的,王充在《论衡·本性》篇中称赞它“颇得其正”。但由于资料已大部亡佚,其详细论述今天已无从看到了。与孟子同时期的告子则提出人性“无善无恶”论。他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这是指人的自然属性。人性无所谓善恶,犹如湍急的流水:“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告子的论述,旨在说明人性善恶的可塑性,但他未将人性与动物性区分开来,就被孟子抓住了  相似文献   

11.
说狐     
上古时代 ,狐以图腾崇拜的形态进入人们的精神生活 ,继而在“万物有灵”巫术观念支配下 ,成为一种民间广泛的信仰和迷信。魏晋六朝时代 ,狐始进入文学观照的视野 ,渐现人性的光辉 ,成为志怪小说的重要题材。唐传奇中 ,狐已是作者自觉地艺术处理的文学形象 ,多方面地展示了人性的内涵。《聊斋志异》集古今“狐”事之大成 ,以狐为题材的作品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点和成就 :就故事情节而言 ,充实和丰富了其世俗生活的内涵 ,增强了其内在的生活的逻辑性 ;赋予形象以“具体个性的本质定性 ,而且获得恰当的外在显现” ;语言以及表现技巧趋向纯熟和完美。  相似文献   

12.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优秀的班级文化正是“载歌载舞”之水,具有柔性的约束力、内在凝聚力和潜移默化的熏染作用,无声地影响着学生的“知、情、意、行”,产生“久熏幽兰人自香”的强化效应。“我是一颗星,有自己的光明;你是一颗星,有自己的光彩。我们手  相似文献   

13.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东西方两位作家——芥川龙之介和卡夫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逃避”为母题来描写现实世界,“逃避”的母题无处不在地显现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同样是对世界的逃避,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意味——芥川的消极逃避与卡夫卡的积极对抗。芥川龙之介的逃避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逃避,其背后蕴合了自己对世界、对宗教、对社会、对人性的悲观和失望;而卡夫卡总是塑造一些与现实世界抗争的人,力求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追求人性的完善,他的逃避是积极的,使人振奋的。  相似文献   

14.
《边城》是沈从文“用诗构筑的生命牧歌”,小说中的“茶峒”风光秀丽、人性纯美,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构成了沈从文的“理想国”。沈从文的笔何以能表现出如许的美(美丽的人、美丽的景、美丽的事和美丽的人性、人情)呢?沈从文又何以会借《边城》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呢?关于这一点我的看法是:一、抒写“乡下人”的乡愁20世纪20年代,沈从文从那个充满质朴人性、富有诗意甚至带有原始情调的湘西走向大都市。他带着追求健康、向上人性的“梦”离开了家乡,而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让他失望。他在“窄而霉”书斋里努力地创作,可…  相似文献   

15.
①回首奥林匹克运动百余年的历程,人们会有很多感慨,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将会是怎样的?对此,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183;罗格给我们作了近乎完美的描述,“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这一描述就是奥林匹克的新格言。新格言的提出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回归和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宋明理学家论性,或秉于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的人性理论;或源于《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或源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船山论性,以《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命题为基础,吸收、改造了《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的命题,提出了“继善成性”、“习与性成”、“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理论,形成了独具理论特色的人性学说。  相似文献   

17.
教育因建塑学生的完美品格而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德国宗教哲学家马丁.布贝尔也曾说过:“名副其实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品格教育。”品格是“人之根基”,在生命生长的历程中具有基础性、发展性的支撑作用。教育,尤其是当代教育.必须引领学生建构高尚的品格大厦.提升学生高远的品格境界。真正的教育.定然塑学生“完美灵魂”,立学生“美好德行”,奠学生“人性基石”。因此,塑造品格、发展品格、提升品格。成为当代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张载认为“人性”本于“天性”。他把“人性”分为两个层次,即“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气质之性”是善恶混杂的低层次状态,“天地之性”是久大永恒的完美状态。要达到理想的人性就应该从“变化气质”出发,不断祛除“气质之性”中的恶,使“天地之性”充分发展。由“气质之性”向“天地之性”发展的过程就是“成性”的过程。从实践层面讲,这一过程的主要途径是“知礼成性”和“学至成圣”。  相似文献   

19.
希腊神话中,“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因触犯天律,被罚缚困于冰冷而凄凉的岩石上“守望”,却依然无怨无悔,始终执于自己的信念,体现的是“人性的完美”。希伯莱的传说中,人类的祖先因人性的过失,遭受了“原罪”的惩罚,于是救赎的等待成为一种道德意志上的教化,人们从中感受到的是“神性的圣明”。“盗火”与“原罪”这两例典型折射出“两希”在民族化上的多重差异。  相似文献   

20.
当人类走出原始蒙昧,进入理性时代以后,便逐渐意识到自己精神家园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如何升华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性臻于完善而最终脱离动物性,是先哲们曾苦苦探索思考的重大课题。与西哲柏拉图要将艺术逐出“理想国”的思路相反,中国的先哲们则极为重视艺术对人性的熏陶、教化作用。孔子认为人的成长应该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荀子则更一步分析:“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无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导,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导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荀子·乐论》)艺术是人性的必然展示,又是人性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