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鲁迅一生创作的散文诗,都已收在《野草》这个集子里了。一九八○年五月三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鲁迅在“五四”时期,以神飞作笔名写的一组散文诗《自言自语》。于是打开了《野草》集外,鲁迅无其他散文诗之谜。但是,除《野草》和《自言自语》以外,鲁迅还有没有别的散文诗,或者具有散文诗的格调和风彩的作品呢?孙玉石同志在《<野草>与中国现代散文诗》一文中,作了肯定的答复  相似文献   

2.
徐樑  周隽 《语文学习》2021,(2):35-37
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收录的自读课文《散文诗二首》,由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这两篇作品组成.教材的阅读提示指出:“这两首散文诗通过描写金色花、荷叶、红莲等物象寄托情感,篇幅短小,情感细腻,语言清新雅致.所不同的是,《金色花》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而《荷叶·母亲》则写现实与联想,以荷...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散文诗由于体裁的模糊性与创作者群体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现当代的新诗领域,一直没能占据应有的一席之地.也许是宿命使然,我们在2009年3月14日成立了“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文坛的“冷暴力”,更是为了通过自身的知耻后勇追寻散文诗的价值重估与另眼相待.“我们”所守望的散文诗,不仅是一种流派追求,更是一种觉醒后的理想与担当.“我们”坚持散文诗也属于新诗的范畴,应该与分行诗同分现代汉诗之秋色.为此,我们以“大诗歌”作为创作理念,提倡“意义化写作”的创作实践,通过为多家杂志选编散文诗专页、专号,创办分行新诗与散文诗的合集《大诗歌》等努力,我们的坚持已经受到了中国诗坛的关注.我们还将继续前行,以我们的作品,换取散文诗与分行诗并驾齐驱的现代汉诗发展版图.  相似文献   

4.
秋夜     
编者推荐:鲁迅不仅是小说家、散文家、杂文家,也是诗人。《秋夜》是一篇散文诗。散文诗"可以说是一种边缘文体,既有诗的美质,又不受格律局限,而能享受散文的散漫自由"。就让我们走近《秋夜》,走近鲁迅,走近散文诗吧。  相似文献   

5.
散文诗解读过程中的情感体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触摸散文诗的灵魂;二是更好地在文本与生活之间切换。要想让学生在包括《金色花》在内的文本解读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意义,关键在于让学生领略散文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共享快乐     
这次中班语言活动内容是欣赏散文诗《捉迷藏》,教参中的教学方案是:一、初步欣赏散文诗,了解散文诗的名字、主要角色;二、再次欣赏散文诗,帮助幼儿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三、学念散文诗。但我总觉得这个方案并不完善,对中班幼儿来说,散文诗中的“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公公的眼睛蒙住,趁它还在数‘1、2、3、4……’的时候,颜色们赶紧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起来”是不容易理解的。如果活动一开始便欣赏散文诗,孩子们很容易因为不理解而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7.
<正>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野草》,以其继承性和独创性的高度统一而闻名于文坛,本文从两个方面浅论它的继承性。一、《野草》受到的外来影响《野草》受到的外来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与鲁迅注意吸收、借鉴大量的外国文艺作品是分不开的。《野草》中24首散文诗的创作时间是1924年至1926年。1926年以前,俄国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已大量地被翻译介绍到国内。这些作品,在题材立意、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上,均给鲁迅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表现手法上,鲁迅受到屠格涅夫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采用第一人称上。屠格涅夫51首散文诗中,有26首是用第一人称叙写的。《野草》中采用第一人称叙写的竟有16首之多,如《题辞》、《秋夜》、《影的告别》等,占三分之二篇幅。这种手法的运用,显然是冲破了旧诗歌的束缚,自觉地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散文诗是集诗歌的表现性与散文的描写性于一身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19世纪中叶流行于欧美。一提起散文诗,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鲁迅的《野草》《雪》,冰心的《繁星》《春水》,纪伯  相似文献   

9.
一说到散文诗,最容易让人想起的就是泰戈尔、纪伯伦以及中国的冰心等。这当然没错。但我们要知道,散文诗写得好的,真是大有人在。比如现在,我的桌上就摆着四本,即:夏尔·波特莱尔的《巴黎的忧郁》;路易·贝尔特朗的《夜之卡斯帕尔》;阿尔蒂尔·兰波的《地狱一季》和朱尔·勒纳尔的《博物志》。这四位大家都是法国的。  相似文献   

10.
散文诗《雪》是《野草》中的一篇,作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野草》是鲁迅的一本散文诗集,连题辞在内;共收散文诗二十四篇,作于一九二四年九月到一九二六年四月。这是个光明与黑暗的大搏斗的时期。在南方;革命形势得到迅速发展,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但在北方,却处于英美日等帝  相似文献   

11.
我记得,二十五年前的一天,我偶然得到一本《散文诗》。她自然秀气的书页,优美流韵的文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虽然那时我对散文诗还似懂非懂,但从此以后,我便迷上了她。上学那些年,我总要从伙食费里抠出一点钱来,去购买《散文诗》;外出工作后,因故无法直接订阅,便让书店老板给我留着,一个月或两个月去取一次,直到现在用邮购的办法订阅。从少年,到中年。《散文诗》陪我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她让我保持着心灵的纯净,热爱着生  相似文献   

12.
近三十年的散文诗,因为诗坛老将的引领与带动,“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的横空出世,散文诗载体建设的加强与散文诗批评的“在场”,已然形成了其繁荣与发展的几大亮点.在人文根柢与审美定性上,一方面,宇宙、自然或生命在散文诗中得以多维呈现;另一方面,文史哲或现实在散文诗中得以共生.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散文诗的发展经历了辉煌而又艰辛的历程。一方面,诗人们以独具艺术个性和人格魅力的创作实绩构成了中国散文诗创作的繁盛景观;另一方面,中国散文诗创作存在诸多虚弱和病态的症状。这一喜忧参半的现状,凸显了以系统的散文诗理论来指导创作的必要性。王志清先生的《散文诗美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该书体系严密、思想深刻、语言精美,在散文诗艺术理论方面颇多建树。本文试图从著者对言象意的阐说和对真善美的沉思两个层面揭示此书丰富的理论内涵,并发掘它对当代散文诗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代散文诗发展轮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我国支派曼衍的文学史长河中,较之诗和散文,散文诗虽只是涓涓细流,却也是源远流长的。诚如郭沫若早在一九二○年所说的:“我国虽无‘散文诗’之成文,然如屈原《卜居》《渔夫》诸文以及庄子《南华经》中多少文字吾人可以肇锡以‘散文诗’之嘉名者在在皆是”(《文艺论集·论诗》)。屈原、庄子之外,王羲之、郦道元、陶渊明、柳宗元、陆龟蒙、欧阳修、苏东坡、归有光、袁宏道、张岱、龚自珍等名家的一些作品,有人就认为是古代散文诗的杰作。古人评郦道元的《水经注》为:“其法则记,其材其趣则诗也”,虽还没  相似文献   

15.
在散文诗面临市场经济严峻挑战的今天,亚楠的散文诗集《远行》一举夺得“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品集奖”,说明了散文诗艺术的顽强生命力以及创作的潜在空间,因此探讨亚楠成功的原因和意义很有必要。亚楠散文诗创作的经历实质上是一次从人生到审美的精神苦旅:对于故乡的深情眷恋;对于审美理想的执着追寻;对于历史文化的深沉怀思。拥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和一颗审美的心,孜孜不倦地追寻审美理想,为美而忙碌并快乐着,这就是亚楠及其散文诗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16.
《野草》的写作意图、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的说,主要是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有的说,主要是对自己心境和思想中矛盾的解剖、思索和批判;有的说,认为仅仅“面向内心”和仅仅“面向世界”都不对,《野草》的每一篇都是既有面对现实世界的斗争也有面向内心进行自我批判;有的说,主导思想倾向是积极地战斗、讽刺和批判;有的说,苦闷、仿徨、颓唐的情绪是这本散文诗的主调.还有其它说法,有代表性的是这几种.我们是赞成主要表现作者自己内心世界这种看法的.这不仅由散文诗这种文体的功能和特点所决定,散文诗是心灵的歌,它不侧重于描绘客观世界,而强调用形象直接象征自我内心世界;更重要的是从综合各篇的主题、题材和表现方法中可以看出:《野草》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内容的确有别于鲁迅杂文的针砭时弊和小说的再现现实.这个集子虽然也有一些篇章尖锐地攻击时弊,但更主要的用意还在表现作者求索的愿望、斗争的豪情、思想矛盾的解剖以及由现实触发的感想,等等,换一句话说,更主要的是表露自己内心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散文诗《雪》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众说纷纭,意见严重分歧,已引起了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者的关切。《语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在一九八○年第一期上,根据当前对《雪》的主题的不同理解,整理归纳为如下四种基本看法,为我们进一步探索《雪》的主题,作了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树》是美国女散文家玛·格丽娜的名篇,它是篇极为精短的美文,也可以说是一首散文诗,语言清清淡淡的,但情感却深厚浓郁,有点印度诗人泰戈尔散文诗的美感和纯情。《树》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题目与内容的反差。它似写树,实写人,可以  相似文献   

19.
黎巴嫩的纪伯伦是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作家之一,他的散文诗充满浓郁的诗情和哲理,也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第一个译介他散文诗的是著名作家茅盾,1923年就在《文学周刊》上发表了五篇纪伯伦的散文诗译文。而第一个完整地译介纪伯伦的是冰  相似文献   

20.
《四十年前的这一天》是献给共和国成立40周年的礼物。这40年里,我们的共和国历尽坎坷、奋勇向前.不可否认,共和国始终是精神抖擞地赶着路。作家苏叔阳把自己的一腔赤诚熔铸在对红旗的歌唱中,通过对“四十年前的这一天”的回忆,深切地缅怀了共和国先驱们的丰功伟绩,歌颂我们伟大的共和国。在具体阅读时,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文章的体裁夫于这篇文章的体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散文诗,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散文.持散文诗观点的理由有二:1.文章象诗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