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需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出上乘佳作的必要条件。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捕捉,用心感悟,学会多渠道、多途径、多方面积累作文素材,为写出优质作文奠定基础。一、在课本学习中积累初中语文课本选人了许多名家精品,  相似文献   

2.
要写出精彩的作文,既要有精妙的思想,又要有丰富的语言.丰富学生的素材与语言,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读、背课本时积累,在读课外书时积累,在小练笔时积累.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作文难,难作文"一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问题.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无法写出优秀作品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内容可写.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学生的习作中也是如此,头脑空空,材料匮乏、语言贫乏,没有写作素材,这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的.小学阶段是学生写作的起步与启蒙阶段,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搞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尤为重要.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要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形式多样、富有个性与新意的优秀之作.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呢?  相似文献   

4.
<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运用在写作中就是说,要写出作文来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素材。素材从哪里来?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指导中总是教学生要多从生活中、课外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而忽视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为学生读、写、说等语文学习活动提供了很多范例,同时教材还是一个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累教材中的素材,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那样写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甚至专家都非常强调作文的方法的重要性,认为方法到了位,学生作文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学生作文就会水到渠成,即使不能写出惊世骇俗的杰作,也一定能写出可登大雅之堂的优美文字。于是,在研究作文的教法上用足了时间。我以为学生爱不爱写作文,是否写出好作文,方法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写好一篇作文的材料。只有积累了足够的语言材料,才能写出一篇语言优美、内容丰富、感情真实的文字。  相似文献   

6.
作文一直是语文能力考查的重点,而我们的写作技巧指导应该建立在学生有了一定量的作文积累之后,才能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就很难写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而要想拥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关键就在于平时的积累.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由此可见,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加强作文积累的指导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石玉国 《教师》2010,(2):91-91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慨:每次作文课,台下总是怨声四起,学生厌烦作文,害怕作文,可谓谈“文”色变。其实,这里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注重语言素材积累。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有了语言材料,就能根据构思完美、巧妙、生动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那么语言材料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关于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精神、新理念,坚决摒弃传统的模式化作文教学的桎梏,高扬起个性化作文的旗帜。那么,如何优化作文教学呢?一、积累丰富性的语言材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大量阅读,才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才能为写出独具个性的文章奠定坚实的基础。有的学生虽然有许多写作素材,但却是“茶壶装汤圆,有货倒不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读写结合,使二者相得益彰。一方面,在课内多读、熟读乃至诵读。让学生从中学习运用语言的范例,学习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9.
课本是我们作文素材的宝库,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积累文本中的素材,并且学会多角度分析素材,化用、巧用课本素材,写出深意,写出深度,写出自己满意别人欣赏的佳作。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探索中,我认为深厚的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一、强化语言积累,抓好内化运用语言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材料。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很难写出通顺、流畅的作文来。那么,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博读—消化—运用"的积累方法,对语言积累有一定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一、积累中考作文材料学生在平时作文时 ,最头痛的是没有什么材料可写 ,对课本上学过的材料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不经意 ,对课外阅读的材料也不知道怎么积累。其实 ,只要广泛阅读 ,仔细观察 ,认真积累 ,就能获取极为丰富的材料。就学生来说 ,作文材料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来自课本 ,二是来自课外阅读 ,三是来自自身生活积累 (包括社会生活中的见闻 )。1 归纳来自课本的材料初中六册课文给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议论文材料 ,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 ,颇有说服力的理论论据 ,散见于多篇议论文或其他文体中。现分类简列于下 :①立志方面的 如《理想的…  相似文献   

12.
写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写出成功的文章,决非易事,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历来重视作文教学,并视之为数学重点,呕心沥血去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平时关于广撷博采,重视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是学生增强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生活积累、阅读积累、纸笔积累,多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达到大纲要求.  相似文献   

13.
宗小芸 《考试周刊》2014,(61):49-49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顽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作者进行了一些新尝试:作文训练出题适当,贴近学生学情;从课本挖材料,找视角;丰富学生生活,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作文训练形式多样化、综合化。总之,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文本资料,以阅读为基础,从生活中取材,细致观察,充分想象,辅以技巧,定能写出有创意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凌丽同学问:《积累资料学习办报》中告诉我们,怎样积累报纸上的作文材料?写作是许多同学最头疼的事,原因是什么?关键是无材料可写,以致写出的文章无病呻吟、空空洞洞。另外,语言不是枯燥乏味,就是废话连篇,所以,平时我们有必要做个有心人,做好作文材料的积累。报纸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它是我们积累作文资料的一块“活水源”。那么如何积累报纸上的作文材料呢?首先要明确积累什么,做好搜集工作。剪贴不必多说,摘抄时因文章体裁不同积累的重点就应有所不同。消息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评论中文章的论  相似文献   

15.
作文一直是语文能力考查的重点,而我们的写作技巧指导应该建立在学生有了一定量的作文积累之后,才能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就很难写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而要想拥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关键就在于平时的积累。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由此可见,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加强作文积累的指导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思想认识的载体。语言,在作文中与主旨、内容、结构三项并重。让学生学习灵活、巧妙地运用丰富、精美的语言,是作文教学中关键的建构环节。本设计拟以“学习‘化用’技巧,优化作文语言”为出发点,来引导学生开阔日常视野,关注生活积累,写出远离八股习气、熏染自我色彩的鲜活之作、个性之作。其操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语言干瘪、贫乏的人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头脑里的思想,而拥有丰富语言的人则能用人们熟悉的文字写出一篇篇打动人心的文章或者演说辞。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一篇文章是否具有影响力,很大部分取决于语言的表述。结合近几年的福建省中考作文评改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有文采"是中考作文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丰富语言方法的学习,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提高学生文章的文采离不开它的基石——积累。  相似文献   

18.
目前,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学生语言基础积累不够,缺乏丰富的写作经验,很难写出较好的文章。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又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为初中教师作文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只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写出成功的文章,决非易事。对于学生来说,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方面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头脑;另一方  相似文献   

20.
<正>高中作文教学是对于高中生思维能力的考验,是对学生创新能力有目的综合培养,所以在常态的高中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新思维,让他们写出最具创新力的作文。为了较好的激发学生们的作文新思维,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点来积累。一、学会新语言材料积累,这是新思维的表达基础新语言材料的积累,是作文开始的基础,更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启的基础,对学生的新思维的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思维需要与时代相融合的新语言,所以,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