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改是对文章的深加工,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修改,文章难以写好。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本人发现小学生写作中仍然存在着重视写作轻视修改、只顾写出来不愿意修改好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张奇凤 《学子》2013,(6):79
作文是学生语言素质的综合体现。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指导学生如何习作,而忽略了作文的修改。如何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在此,本人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帮学生树立信心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学生学会修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展智力,提高写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据笔者调查了解.多数教师重视作文前的指导,而忽视了作文后的评改。其实,作文评改是习作指导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体验写作成功的愉悦.而且能提高学生评价修改作文的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但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对作文评改不够重视。教师随意给个分数或等第.写上几句笼统的评语算是完成了作文批改工作。  相似文献   

4.
对文章进行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研究的是:修改作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师应该怎样批改学生的作文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以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不仅训练学生习作,还要学会修改习作.批改作文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需要老师的引导与指点,通过示范修改,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怎样把一件事情写具体.习作的修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步登天,要有针对性.习作修改的良好习惯要逐步养成,让学生掌握修改方法,提高自改作文能力,最终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长期的观察和思考告诉我:兴趣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学生之所以写不好文章,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作文没有兴趣,不想写,不愿写,把作文视为令人头疼的事,看作是个沉重的负担.而这种状况往往又同《文选和写作》教学中重视文选教学,忽略作文教学有关.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从摆正文选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着手.什么时候学生想写、爱写,感到写作能给他们快乐,那他们离写好文章也就不远了;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  相似文献   

7.
正"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反复修改出来的。习作评改是学生习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得很明确:"培养学生习作修改能力,在修改中得以提高习作水平。"但是,我发现目前的习作评改仍然是教师在唱主角。许多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批改学生的作文,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欣赏学生的作品,教师也认为自己辛苦批改作文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种工作方式换来的成效并不高。教师包办批改习作,与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相悖的。所以,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习作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写",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评"与"改"。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跳出熟悉的教学模式,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主动参与习作的"评"与"改"。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还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创新及修改习作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这个内因才能通过外因起作用,以达到不断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重作文指导、轻作文修改的情况.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凡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改出来的.这个"改",包括自己改和别人改,主要是自己改.小学语文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呢? 一、引例开道,师生议改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训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写作,而且要督促学生修改文稿,使学生受益终身."引例开道,师生议改"是体现写作、修改一体的一个方法,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一篇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实践证明,好文章离不开修改.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我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邵永庆 《学子》2016,(6):68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在实际的作文写作中学生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惧怕作文,对写作提不起兴趣,写的文章不真实,没有真情实感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写作,努力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一、自由写作激发兴趣很多学生都会觉得作文很难,他们不会写,也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以及如何写,更没有写作兴趣。但是,小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一篇好文章既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修改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教师要重视修改这个环节,要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要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师要常抓不怠,使学生常练不懈,使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使他们的写作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批”还是“改” ,都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上。我们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在某种意义上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 ,还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本领。一、投影批改法教师通过幻灯投影 ,将一篇或几篇习作中计划修改的部分 ,如作文开头、结尾的修改 ,段落层次的修改 ,字词句的修改等放映出来 ,组织学生反复观察、对比、评论 ,提出修改意见。运用这种方法修改作文 ,有实例 (投影的习…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那么,我们要想培养这些农村小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好的批语能使学生读了受到启发,从而提高作文能力.但如何写好作文批语常常困扰着语文教师,时间不允许教师对每篇批语都精雕细刻,责任心又不允许他们草草了事,于是,便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作文批语尚待改进.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应当讲究作文批语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正修改在写作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的修改往往是耗时低效的,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自主评改作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实效。教师必须给学生尝试自我修改作文的机会,否则学生就难以学习并获得这种能力。一、参照习作例文自主评改学生在学一篇习作例文时,就应该进行一次作文。习作例文是作为写作范例的文章,学生的习作是否体现了例文中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生的作文都是教师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收效甚微.因此,引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十分必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要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如在第二学段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实施建议里明确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曾多次尝试让学生自改习作,形成作文批改"三步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写的能力也可以说成为改的能力。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也要靠改来扶掖;改的能力固然离不开写的根基,而改的能力则主要靠改的实践来造就。教师评改作文固然有帮助学生写好一篇篇文章的作用,可是归根结底是在教学生学会修改文章。如果说写前的种种指导重在“应当怎样写”,而评改就重在“不应当怎样写”;指导重在“怎样写好”,评改就重在“怎样改好”。修改文章是艰难的,培养修改能力自然也不容易。写作能力的诸因素,也都是修改能力的因素。写和改的心理与操作方式不同,二者都统一在写作规律规范上。学生写得好的地方,他们自己一般不会不明白,而他们发现自己的毛病却不容易。教师评改作文为的是长善救失,而救失是主要的,耐心、细致、不辞劳苦地全面修改,那么学生修改文章的良好心理、习惯就不难养成,修改操作也就不难学会了。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上不但强调写作前的准备和指导,而且强调写作后的评议和修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还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互相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在教学作文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自评自改的意义,教给他们改评习作的方法,通过适当的评价以及改革评价的机制,使学生乐于、善于评改自己和同伴的习作,从而提升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改章难于造章 ,易字艰于造句。”(刘勰)独立地修改自己的习作是作文教学的重难点 ,也是实现作文教学终极目标———自能作文———必须经历的全过程之一。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教师的任务不是代替学生修改文章 ,而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他们不仅能根据教师的评语修改文章 ,还能自己主动有效地在写作过程中反复修改。边读边改是独立修改习作的主要方法。中心是否明确、材料是否精当、结构是否合理 ,这些方面的修改可以凭借默读 ;想使上下文过渡自然、语句通顺连贯、标点正确、没有错别字 ,消除丢字多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