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志伟 《考试周刊》2011,(35):152-153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人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同样,在全社会呼唤要积极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今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讲究提问艺术,要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只有懂得提问的艺术,才能不断引导学生、启迪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由此看来,初中政治教师探讨课堂提问的艺术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疑能引思,疑能激趣。我国清代学者陈宪章就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设疑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巧妙设疑,不但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历史教学实效。那么,历史教师该如何设疑呢?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教师常常要设疑.设疑要有的放矢,要围绕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把教学推向高潮.本文主要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疑".1.准确设疑,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贵有疑".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怎样设疑,于何处设疑,往往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品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加以解决的问题,都能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但教师在课堂提出的问题在教学中分量较多,最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疑设得好就是成功的一半,善教者必善问,一个优秀的生物教师必然是善于设疑、提问的教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学会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设疑导学艺术.要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一定要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因此,笔者就如何在课堂中运用设疑导学艺术,发表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卢现飞 《考试周刊》2010,(27):69-69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明智的教师不但把"释疑"作为天职,而且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但是,不少学生已习惯了只学不问,任何问题都只求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开启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思维的基础,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优化提问环节,一直是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不二法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教师问题提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是学习进步的标志,是实现创新的前提。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共同研究者。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在传统教学中发号施令的形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问是实施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是提高教  相似文献   

8.
毕玉明 《宁夏教育》2012,(Z1):75-76
"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读书须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揭示学生实际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如  相似文献   

9.
一堂课学生学习效果怎样 ,直接受其思维的左右。思维积极、灵活与思维冷漠、呆板所产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差距。创设问题情境是调动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 ,古人云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也是这个道理。创设问题情境 ,就是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以激起他们解决问题的愿望 ,使他们带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规律、发现新问题。思想品德课故事性强 ,道理性强 ,思想品德课教师该怎样创设问题情境 ,把枯燥的道理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理解呢 ?下面归纳几种常用有关思品课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供教师们参考。一…  相似文献   

10.
1设"疑"境,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现代教学论认为,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要善于激疑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适时创设"疑"境,引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相似文献   

1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朝朱熹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质疑是催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疑而后思,疑而生变,疑乃创造性思维之根本!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设疑激趣,以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战场,下面就此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获,大疑则大获。"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能有的放矢,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美国学者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有疑,学生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质疑,学生才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创新思维,才能有效改进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才能由此步人良性循环轨道。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采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过程,而创作能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过程,而创作能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情境创设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结合教材内容,紧扣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开启思维。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有效的情境要能够让学生"触景生思"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他们更多的联想,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一、设疑导思,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14):87-88
<正>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无疑则无进。"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质疑能力,可以看做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中学生的学习习惯是过于依赖教师,只有教师的讲解才能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而这一点正是学生缺乏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表现。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不仅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而且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针对学生英语学习质疑能力的培养对提  相似文献   

18.
<正>"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数学,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而有趣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的。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和发展。可见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一种求知的状态,是发明创造的起点。教师只有主动地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养成善于质疑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上什么最吸引学生?是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从何而来?怎样的疑才能促使学生有所长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其法有二. 一设疑:追求"变与不变"的和谐统一>>> 变,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围绕教学目标灵活地变换提问的角度或形式. 1.从内容转向表达. 综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的提问一般以文章负载的信息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围绕思想内容阐微发幽,条分缕析,而习得语言这一主要目标则常常被忽略.长此以往,学生难免思维狭窄、视野不宽,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将受到掣肘.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角度可以由内容理解逐渐转向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置悬念是章回小说和编剧本惯用的手法,情节到了紧急关头,往往来个"急煞车",引而不发,使读者和听众产生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的心理,即悬念心理。学生如在学习中产生这种心理,能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感知学习对象,增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稳定注意力,深化思维。因此,巧妙地设置悬念是数学教学中教学魁力的一种表现。一、设疑,激发思维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激疑。激疑要先设疑。通常利用新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