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所谓学困生,一般我们会把标准界定于:学习成绩不好,不遵守纪律、不服从管理教育、逆反心理强烈的学生。学困生的客观存在,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学困生一直困扰着班级和学校的总体素质水平。许多教师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方法简单,缺乏科学系统性,因此更显工作艰巨。刨树要刨根,扬汤止沸不如  相似文献   

2.
刘志忠 《学周刊C版》2010,(9):134-134
学困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对数学教学的厌烦情绪会对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成很大的阻碍。学困生是班级教学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比其他学生更为敏感和脆弱的一面,如果不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教学管理,会对班级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造成很大的障碍。学困生的形成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会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对班级语文学困生的帮助力不从心,时间、精力等方面都明显受限,容易导致这一群体成为语文学习中的边缘化地带,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语文教学的整体成效。对于这样的学生,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爱护,积极搭建平台、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互助作用,有效转化学困生,促进整体教学成效提升。  相似文献   

4.
肖凤 《考试周刊》2013,(89):171-171
就班级学科教育而言.学科教学设计往往是针对班级大多数学生的,但现在班级人数一般相对较多,少的四五十人,班级人数多的有六七十人,这么多学生。教师不可能一一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班级成绩相对较好一点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学困生而言就会大有不同.由于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本身就比较吃力。加上教师上课针对学困生的讲解较少,久而久之,学困生的成绩越来越差。如果教师不引起高度重视,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我很注重班级建设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在班级建设中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但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对一个水平参差不齐的班集体,尤其是必须面对一个令人头痛的学生群体——学困生(即差生),他们或是学习困难,或是表现不尽人意,人数虽然不多,但能量极大,是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中的最大障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佘斌 《华章》2012,(25)
不同学校由于生源素质的差异或学生入学后自身发展的差异等原因,导致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学习产生了分化现象,从而出现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这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这些“学习困难生”仍然是班级的成员,是我们教育培养的对象.作为教师则更应抛弃对这些“学困生”的错误认识,探寻科学合理的途径,从产生学困生的根源入手,以人文关怀的行动去了解每一位学困生,带领他们共同前进、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化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学心心理、智商的因素,往往会出现学困生,那么怎样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呢?首先,要分析原因,摸清情况,其次,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有效办法,这样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从而从根本上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达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总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和感官正常,并且上课,不违反纪律,笔记也做得很认真,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甚至下课后还在争分夺秒地学习但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怎么也提不高.这样的学生,我将其定义为数学学科中的学困生.学困生的存在,对于整个班级的共同进步起着重要的决定.走出学困生的困窘,是学生们能够学习到有用的数学知识,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成绩,是大多数小学中高段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班级建设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在班级建设中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但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对一个水平参差不齐的班集体,尤其是必须面对一个令人头痛的学生群体——学困生(即差生),他们或是学习困难,或是表现不尽人意,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中的最大障碍。故转化学困生,开启其心灵之锁便成了班级管理中一项具有普遍性、长期性而又十分艰巨的工作,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所谓“学困生”.简单点说.就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具体来说.就是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乐于学习。或是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于学习、学习困难、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各门课的教学中.都会遇到一些这样的“学困生”。特别是在那些教育较为落后、生源质量又较差的农村地区的学校里.这样的学困生数量还很不少。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关系到我们整个教育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一个班级,都客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学困生,他们构成了教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一.分析学困生成因,制定转化计划具体分析班级学困生形成的成因,初步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健康问题、自身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来自家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一直是个困扰教学质量的难题和瓶颈,尤其在农村随着留守儿童的增加,学校学困生数量也在增加。农村小学由于缺乏教学仪器设备,教师上课方法单一、枯燥乏味,加之部分教师对问题学生态度简单、粗暴,致使这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成为学困生。另外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困生转化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师有些班级成绩就是突出,甚至本来各方面很差的一个班级或一批学生,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会遇到而又普遍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作为弱势群体的学习困难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越积越多,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极易造成恶性循环。作为一个化学学科的教育者,我们应特别重视对“学困生”转化方法的研究。笔者在教学中对化学“学困生”实施了以下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不管哪个学校或班级都会有一些纪律观念淡薄、学习上有困难.成绩跟不上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学困生”。这些学生尽管是极少数.但颇使教师感到棘手、头痛,若是处理、教育不当,将会对整个班级的教育产生不小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深入分析他们的成因,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由于遗传、成长环境等因素,造成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以及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而传统教学是齐头并进的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学。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班级里的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状,长此下去,班级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我校和其他学校都较为普遍地存在这种现象。为了有效解决这种现象,使数学教学达到优化,我们所有教师都对分层教学进行研究。分层教学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对于数学教学乃至其他学科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不同,因此在学习的时候,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少学生无法跟上教学的进度,没有充分地掌握教学的知识,长久以往,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一直落后,慢慢地成为了班级的学困生。为了提升班级整体的教育质量,对学困生进行转换,成为了每个数学教师重要的任务。为此,本文以数学精准教学为基础展开探究,分析如何帮助数学学困生“脱贫”,以此来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邱浪平 《成才之路》2012,(30):109-I0006
正赣南是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与父母聚少离多是普遍现象。这部分高中生至少经历十来年的隔代教育。学习动力不足、思想散漫、性格偏执等是这一群体较明显的表现。现行教育体制下,欠发达地区高中校通行的做法是高二甚至是高一就开始人为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并贴上不同的标签,进行所谓的分层教学。这样,"学困生"班级自然成了公认的问题班级。此类班级的学生特别脆弱、敏感、自卑,突发性攻击性强也是其一大显著特点。"学困生"班级标签就像魔障  相似文献   

18.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更加热爱.对学生更是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班级中.会有不同数量的学困生。这些学困生不是智力的问题.也不是生理和心理问题.但是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方面出现暂时落后。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师稍不重视.他们就会成为永远的落后者。但是教师如果留意观察.用心对待他们.找出造成他们暂时落后的原因及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那么这些学生就会迎头赶上.甚至成为优秀的学生。但是.要想成功转化一名学困生,是极其困难的.  相似文献   

19.
所谓学困生是指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或比较困难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一个学校或班级里所占比例虽小,可是他们的活动能量却很大,就那么几个学困生,往往会搞得一个学校或班级都不得安宁,学生不能安心学习,教师不能很好教学。这类学生智力并不低下,只要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背景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钱在森这样界定“学困生”:其一,智力正常,而学习效率低下;其二,智力正常,但学习准备与学习任务不相适应,学习效果低下,持续困难状态的学生。数学“学困生”普遍存在于各个学校、各个班级,甚至有的班级“学困生”达到班级总人数的20—30%。实施素质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