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建春  许志强 《科教文汇》2011,(21):188-189
灾后图书馆重建工作极为重要和迫切,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工作。在重视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应注重受灾图书馆的软件建设。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走科学重建之路。  相似文献   

2.
灾后文化重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灾后文化重建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灾后文化重建自身"造血"和外部"输血"的关系,物质家园重建和精神家园重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灾后重建中的住宅建筑是重建工作的关键,也是根本所在。在此首先介绍了钢结构住宅的特点,结合钢结构的特点和灾后重建的特殊情况,从结构性能、施工周期、建造技术以及经济角度提出了灾区重建中推广钢结构住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重建规划的前瞻性: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布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大地震及次生山地灾害,给灾后恢复重建带来多种困难。认识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特征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很显然,山区承载力具有国家性。重建工作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在重建规划指导下,逐步实现山区人口合理布局的调整,慎重对待迁建问题,要继续深化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研究,开展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形成机理、防治与预警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图书治疗与灾后心理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灾难造成的心理创伤,各国都非常重视心理重建工作.心理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两次心理辅导能够解决的.在我国现有经过训练的心理学专业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图书治疗"是灾后心理重建的有益方法,积极地开展图书治疗,对于帮助灾后人们恢复健康的心灵,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完成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在充分认识地震灾害发生前后规划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变化的基础上,按照重建条件适宜性的内涵界定,对整个规划区的差异性进行了科学识别并予以表达,为重建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对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评价依据和主要评价结论,并基于承载能力评价对重建规划的编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规划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即强有力地组织全国军民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8.
《科协论坛》2008,(4):19
针对今年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及科协系统科普设施设备等遭受的严重损失,中国科协近日制定灾后重建方案,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作贡献,开展减灾救灾科普宣传活动,恢复重建受损科普基础设施,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协出台灾后重建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今年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及科协系统科普设施设备等遭受的严重损失,中国科协近日制定灾后重建方案,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作贡献,开展减灾救灾科普宣传活动,恢复重建受损科普基础设施,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赵亮  何凡能 《资源科学》2020,42(4):661-671
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自然灾害日益频发,灾后恢复重建得到广泛重视。恢复重建规划作为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公共政策,对其开展实施评估将有利于保障恢复重建的高效实施与灾区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相关进展了解研究现状,为后期构建综合性的评估技术提供基础。结合对国内外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理论、内容与方法的整理分析,对比归纳各类规划实施评估的经验与不足,结果表明:目前规划实施评估主要以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传统规划为主,由于灾区具有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经济脆弱等特征导致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评估面临更多挑战;现有评估多以传统规划评估理论为基础,需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灾害经济学理论等完善自身理论体系;评估内容较多关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要素,还需对社会公平、文化保护等予以关注;评估阶段多关注规划实施结果,较少关注规划实施过程与实施影响;评估方法在各个阶段存在差异,定性与定量方法有待综合运用。未来需要通过设计全阶段的评估流程,构建综合性评估体系与开展灾后可持续性评估以提升评估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王令朝 《知识窗》2008,(9):50-51
汶川“5·12”大地震至今已有数月,受灾地区已从抢救人员财产和抗灾抢险进入了灾后重建家园的关键时刻。究竟如何才能达到预定的合理的建设目标,先进实用的技术资源又是如何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作用,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高新科技将在灾后重建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后, 国务院已经提出抓紧编制"灾后重建规划".不少专家也呼吁,一定要珍惜灾后重建这个机逼,力争把灾区建设抗震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家园.作为一切建设活动的依据,土地利用规划要先行.  相似文献   

13.
据《日刊工业新闻》2011年5月19日报道,日本环境省18日对外公布了以推进"静脉产业"为指导思想的灾后重建方案。在废弃物排放企业与废弃物处理企业之间建网连接,通过提取废弃物中的稀有金属,变废物为原料、燃料等,打造再生能源基地来推进东日本地区的灾后经济重建。  相似文献   

14.
田军 《科协论坛》2010,(1):21-21
为积极动员四川省成都市茶坪村村民积极参与到灾后生态重建工作中来,探索一个尊重科学又注重乡土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重建模式,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联合茶坪村科协、村两委,积极争取到环保部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的支持,并于启动了“村民参与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减灾的综合防治与灾后重建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城市主要灾害类型和危害,然后全面阐述城市减灾综合防治的概念和具体实施要求,并通过国内外十大灾后重建城市的简述。说明城市灾后重建的指导思想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波 《青海科技》2011,(5):131-133
本文简单介绍了CL建筑体系在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建筑设计关系,对施工安全事故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后的统计、分析,表明大量施工安全事故都与建筑设计因素有关,尤其是地基基础工程、砌筑工程、装饰工程、坠物伤人事故和坍塌事故都与建筑设计密切相关。因此,灾后重建工程在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施工安全问题,落实建筑安全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大型自然灾害会给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人口分布调整和产业结构重塑是灾后重建工作的核心任务.针对灾后重建中产业恢复的特殊性、紧迫性和阶段性等特点,结合四川芦山地震恢复重建的实践,在对灾区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现状及受灾情况等分析基础上,认为:在东部平原地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在大部分浅山地区,结合旅游业重点发展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和加工产业;在深山地区,提高水能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度,并提高产业集中度.总体形成从平原向山区逐渐过渡的圈层式产业空间格局,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灾后面临着极其繁重的农村恢复重建的任务。文章在分析了灾区农村恢复重建的基础及条件后,提出在重建中应坚持尊重自然、尊重农民,保障生计、保护生态,自建为主、统建为辅,规划优先、建设分步等原则,并且要妥善解决原地重建与异地迁建的关系、恢复重建的项目时序、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的保护等问题。文章最后从组织实施、资金筹措、技术服务和建材供应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灾区农村恢复重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今,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有效地进行。时值地震一周年,回想5月12日,天地同悲,山河同哭,不禁潸然泪下,而今,看着灾区的人民群众井然有序的生活,我们相信四川灾区的明天会更好!汶川大地震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心,一场波澜壮阔的灾后重建开始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团体到个人……都在为灾后重建工作伸出援助之手,中华民族从未像这样同心协力,众志成城。而中国政府动员能力也再一次证明了体制的能量。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不会忘记历史,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一刻,为遇难的人们点上一支蜡烛、送上一朵百合,以此来悼念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同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