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图书馆制度建设的薄弱.图书馆应建立或完善职业准入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内部沟通制度、馆员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来缓解馆员的职业倦怠.本文分析了因这些制度的缺失或偏差而导致的职业倦怠,并对如何执行这些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与高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普遍。本研究为探寻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调查获取227份有效问卷,了解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情况和严重程度,然后测度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分值,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称、科研压力满意度、月收入和高校制度公平性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越低、科研压力越大、月收入越低以及高校制度越不公平,将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加剧;职称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建议高校合理安排科研工作量和考核制度,提高高校教师待遇并完善高校管理制度,提高制度公平性,从而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促进高校教师高效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倦怠已从个人问题延伸为群体与制度问题。研究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探讨职业倦怠的成因,特别是针对职业倦怠提出应对的策略意义重大。因此,正视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不仅是提高图书馆员生存质量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状态已经比较普遍,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化解其"职业倦怠"的危机,必须从"自我实现"和"制度保障"两个层面加以努力,出台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各项帮扶政策,有效干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危机。  相似文献   

5.
以安徽省600名高校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安徽省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三分之一左右的高校英语教师认为自身不同程度上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几乎所有高校英语教师均认为职业倦怠会对自身未来职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安徽省高校英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多样。大部分存在职业倦怠的高校英语教师均不同程度上希望能在职业倦怠方面谋求改变,并表示所在高校未专门针对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进行教育指导。提出的建议为:英语教师积极内省,解决职业倦怠问题;积极完善相关制度,解决职业倦怠问题;加强相关教育指导,解决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校辅导员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由于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导致其处于一个有别于一般教师与管理干部的生态环境中.通过介绍职业倦怠的含义,从生态学角度探讨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借鉴生态学方法提出创建完善制度、科学评价、良性发展的生态阈值,以恢复辅导员的和谐生态阈值,以期有助于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是发生职业倦怠的集中人群,其中高校辅导员表现尤为突出。由于职业倦怠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应该从制度和人文关怀等角度减轻高校辅导员倦怠,提高其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资本视角来看,造成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教师的社会关系难显优势,社会资本中的信任、规范、社会网络等因素的不良或欠缺,导致其社会资本贫乏或占有不足。预防与消弭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应注重高校教师自身社会资本的积累和价值提升,增强职业倦怠的免疫力;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矫正社会失范,为预防与消弭职业倦怠提供制度基础;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教师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为教师营造温馨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文章通过实证调查,探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承诺、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三者的整体作用机制,发现职业承诺和职业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影响,职业承诺对职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职业自我效能感在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为此,建议建立提高职业承诺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制度,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有: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职业激励机制不健全,高校教师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下降,职业成就感低等多重原因。既有物质方面的原因,又有精神方面的原因;既有制度方面的原因,又有群体方面的原因。其中,制度方面的原因是最主要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从制度方面着手才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2 657名广西职业高中教师为调查对象,分析了该群体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发现广西职业高中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职业倦怠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年龄和教龄差异;教师的工作压力、生活态度、权益保障意识和能力都会影响到教师的职业倦怠。基于目前广西职业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作者提出探索与时俱进的科学评价制度,关注教师个人差异,多方协作,助力教师应对教育挑战,健全教师权益保障机制等建议,为新时代职业教师增值赋能。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运行管理工作有了根本的转变,教学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较以往更加繁重,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管理人员年轻、学历高,容易对繁重、琐碎的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产生职业倦怠感。笔者通过对案例院校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调查,找出教学运行管理工作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职业倦怠现象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倦怠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心理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的迅速变革,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职业倦怠问题日益突显,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其职业倦怠成因,并探索地方高校职业倦怠干预路径,以促进高校教师实现生命的整全。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高校内部体制及图书馆自身工作性质的影响,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倦怠已成常态,具体表现在馆员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要有效化解馆员职业倦怠状态需从图书馆文化、图书馆制度设计和加强馆员心理干预三个维度入手。  相似文献   

15.
职业倦怠作为当前幼儿园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况,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既恶化教师自身身心健康,又影响师幼关系。通过分析职业倦怠的生成原因,找到消除这一心理状况的策略,即以制度为保障,激发工作内驱力;以活动为载体,优化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58):15-16
职业倦怠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教师身心健康、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农村基础教育顺利开展。利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帮助解决农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主要可以从引导教师产生积极情绪、引导农村教师构建健康人格、建立积极农村教师工作制度和良好工作环境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法学教育教师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调查发现,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年龄、教龄、职称、学历、教育背景等方面密切相关,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变化曲线随着教龄等的不同呈现明显的变化,如与学历水平成反比例关系,具有留学背景的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明显低,中青年女性法学教师是女性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群体。为此,应建立健全女性法学教师参与院校决策的制度支持系统,在评价的量化标准中体现对女性法学教师的人文关怀,培养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在职业岗位上工作表现、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行,会影响学生,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和比较分析法,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的概念特点和现实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从学校事业发展、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等方面,阐述了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并从社会、制度、家庭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结合当前实际,从社会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学校出台措施支持辅导员工作,顺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从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等方面,提出改善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成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学生和教师个人四个方面。社会对高校教师期望值过高导致教师的压力增加;学校的管理模式、校园文化和制度建设没有充分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教师的无助、管理学生的困惑;教师个人的人格特质也导致个人的职业倦怠。教师个人要通过心理暗示、学会适应、适当放松等策略提高心理应付水平,学校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职业成长文化、顺畅沟通渠道改善高校教师的成长环境,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内容入手,总结了当前我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梳理了解决职业倦怠问题的策略,分析了今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趋势,以期为了解并缓解我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