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福颖 《考试周刊》2014,(49):132-133
<正>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使学生感到身心愉快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反映在物理学习上,就是要让学生消除对物理的惧怕感,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一种  相似文献   

2.
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需求侧结构改革可以成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路。需求侧结构改革视域下的价值观教育,在于培育学生学习价值观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积极意义。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掘学生学习需求,让学习需求引导价值观学习;通过构建实践机制,让学生感受价值观的作用。只有紧扣学生需求,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践行价值观过程中明确其价值与意义,发挥学习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感情体验;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一种对周围事物、事件的态度的形成;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关注学习者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要加强学生所学内容和他们周围实际的联系,引导他们在活动与交往中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探究学习,使他们在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主动求知的技能、态度和习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促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尽早转变价值观教育观念,领悟价值观教育的内涵,注意利用价值观教育中的环境因素,建立价值观教育的合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杨程飞 《学周刊C版》2019,(7):112-112
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框架,掌握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另外也需要结合物理学科的教学,向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都能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教师要为价值观的渗透教育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观思考和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6.
学生评价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价值观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合理设计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将<学会做事>中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课中,在专业课教育过程中渗透价值观教育,使价值观教育渗透、融合到新生教育、在校生学习和项岗实习三个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结果表明,价值观教育对培养"全面的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开发学生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和工作态度,使学生成为自立的、有责任的公民,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探究中求得学生思维升华,而家长、教师、社会关注的焦点是考试,他们认为考试是当下教育价值观中衡量学生是否成才的主要标准。新课程还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特别关注学生学习形成过程的教学新理念,因此很有必要淡化考试。  相似文献   

9.
杭英 《考试周刊》2010,(33):203-204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影响着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投入,又是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更是影响学生生存、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突出以学生为本,充分关注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参与和体验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真正主体。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学习活动过程就能使学生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三大目标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学生多元化的发展目标,新课程制定了三大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方面实现三大课程目标的整合,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并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一、教育观念三大课程目标本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得到同时发展,但在传统教育中却被割裂开来,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传统教育认为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不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也不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教师虽然认识到应该关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黄雍容 《文教资料》2005,(20):166-168
新的课程标准,根据基础教育的任务、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各门类课程特点,渗透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就是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各学科教育的终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能够促进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学生的作文实践教育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作文实践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思维,还可以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语文思维,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点,也是学生价值观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时做好学生的作文实践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体验,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思维,促进学生成长。那么,在农村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呢?为大家总结一些方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价值观是形成学生道德观的基础和核心,是社会结构中各种复杂的经济、文化因素整体作用的产物。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礼会价值观多元现象,严重地影响、干扰了学生的思想发展及价值取向。作为教育主渠道的新课程已将闩标定位于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当我们面对青年教师占半数以上这一现实情况时,不禁要问,青年教师自身的价值观义树立得如何呢?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对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同时,关注新课改和新的教育理念,发掘新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语文课程,取决于我国的教育目的。价值观教育与语文学习并不矛盾。其融入的主要路径包括修订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语文教材、融入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等,呈现出地方化和校本化两个特色。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69):44-45
教师是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而言,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合理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内容,有效落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培养,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9.
初中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完成历史作业的过程也是掌握知识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创新初中学生历史作业设计,优化学生历史作业的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可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初中历史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邢志远 《考试周刊》2012,(72):166-16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提出的核心目标之一。作者认为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刻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素材,运用这些素材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渗透与教育:其次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遵循“体验性”这一基本原则。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化学、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