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动物世界中,有一些动物能分泌或散发出香气,形成动物型香料,其中最名贵、最珍奇的有4种,即麝(又名香獐)产生的麝香、抹香鲸产生的龙涎香、灵猫香和海狸香。麝香在我国西藏、四川和云贵高原上,有一种像小鹿般的野生动物--麝(又名獐子、香獐)。雄麝脐部生殖腺的分泌物就是麝香。麝香具有浓郁的原始香气,雄麝用它来招引雌麝。而麝香的香气是一种叫"麝香酮"的物质的气味,它不仅是制高级香水极名贵的定香剂,是驰名中外的高级香料,又是一种名贵的药材。过去为了搜取麝香,当地人总是把麝杀死后取香。要想取得1公斤麝香,要射杀60只雄麝,这样使得产区的野生麝数量逐  相似文献   

2.
麝的大小和山羊差不多,它是小型的鹿科动物,但它的头上不长角,全身有棕褐色的毛,四肢很细,后肢特别长。雄麝有麝香腺,能分泌麝香。麝香是一种很珍贵的药材。麝常年生活在山地的森林中,喜欢吃带有露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一般海拔2500—4500米,地形复杂,气候干冷,草原广阔,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以产量居全国首位的麝香、大黄和冬虫夏草出口数量最多。下面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3种药材的一些趣事。麝香是怎样形成的?麝香是一种贵重药材,在国际市场上,等量的麝香和黄金相比,麝香比黄金还要贵。麝是鹿科动物,但没有角,体长85厘米左右,重约10公斤,以青草、苔藓为食。雄麝的肚脐下面,有一个小孔,称麝香腺,经常渗出一种有腥香气味的粘液每到中午,雄麝喜欢晒太阳,它挺着肚子,仰卧在草地上,这…  相似文献   

4.
麝的生存现状及解决人工养麝困境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麝是我国重要的动物资源,麝香是中药材的常用上品,为了使麝成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必须加强对野麝的保护,同时扩大对人工养麝的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5.
“中和”之美,是一种理想状态。它既是一种哲学范畴,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标准。《红楼梦》中,麝月是一个极易被忽视但却有着重要作用的角色。在人物形象上,麝月兼袭人、晴雯之美;在小说结构上,麝月的“兼美”又与秦可卿的“兼美”相呼应,暗示小说结局的悲剧性。通过运用儒家“中和”思想对麝月的行为处事、性格特征进行分析,能够更好把握麝月的人物形象和她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动物世界中,有一些动物能分泌或散发出香气,形成动物型香料,其中最名贵、最珍奇的有4种,即麝(又名香獐)产生的麝香、抹香鲸产生的龙涎香、灵猫香和海狸香。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下旬,印度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案。为从唯一被活捉的恐怖分子卡萨夫口中获取真实情报,印度警方使用了一种叫做"吐真药"的神秘药物。此番尝试,不经意中也让吐真药和它的历史重新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宝玉与晴雯的感情发展,始终有"衣"在其中穿针引线。第五十一回,袭人不在家,晴雯与麝月服侍宝玉,夜间麝月出去,晴雯唬她,没有披衣前着了凉,宝玉叫她"快进被窝来渥渥",这是二人因缘之始,是小儿女无机心纯洁动人的情缘。接下来晴雯果然病倒,恰巧宝玉将贾母所赐一件俄罗斯来的孔雀金裘烧了一个洞,明早见不得老祖母。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麝成年雄性的香腺,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皮肤腺体,能够分泌皮脂、脂质和蛋白质等物质进入林麝的香囊。香囊中的物质成熟后称之为麝香,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用来在繁殖季节吸引雌性林麝,且在药用价值和领域标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林麝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组织样品非常珍贵且难以获得,因此中国林麝的麝香腺与皮肤之间的关系仍未被发现。本研究利用组织形态学、RNA测序(RNA-seq)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对中国林麝的麝香腺和皮肤进行了检测,并评估了关键调控基因的表达,同时分析皮肤(背部皮肤和腹部皮肤)和香腺的组织结构以确定麝香腺是否来源于皮肤。本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果:(1)林麝皮肤和香腺组织共同表达的基因高达88.24%,且Metascap预测分析工具证明麝香腺体中表达的基因具有皮肤组织特异性;(2)免疫化学和分子生物实验证实关键调控基因在皮肤和香腺中均有表达;(3)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证实在组织空间结构上香腺和皮肤组织中均含有皮脂腺,推测其原因是麝香中主要成分是脂肪酸(71.55%),且皮脂腺和毛囊作为一个结构单元参与林麝信息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日伪企图通过其书写的伪满"历史",达到在中国东北"去中国化"的目的。其所书写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在古代史方面,将东北地区的历史与祖国割裂,将东北塑造成一个独立发展的地理单元与历史分期;在近代历史书写上,日本被塑造为东北地区的"解放者",以一种抵抗西方列强、驱逐地方军阀的姿态出现,极力诋毁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民族史上,日本侵略者则有意混淆近代民族国家概念,把中国"天下观"的中心民族,由中华民族变成大和民族,企图歪曲中国传统观念,"变夷为夏",达到奴化中国人的目的;在所谓"日满关系"的历史方面,通过构建"大东亚共荣圈"谬论、宗教移植等手段,将"日满关系"逐渐从"友邦"书写为"亲邦",进而将"满洲国"历史变为日本的"内地"。  相似文献   

11.
历史叙事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教育叙事的首要原则是"教育性"。具有双重学科属性的教育史学,其叙事研究也兼有教育叙事和历史叙事的特点。教育史叙事的"真实性原则"体现在"生活真实"、"逻辑真实"以及"情感真实"三大层面;其"教育性原则"体现在"教育性的历史"和"历史的教育性"两大层面。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历史的"真实"叙事得以被重新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马麝     
《中学生物学》2005,21(10):45-45
马麝是鹿科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和西藏。马麝是体型最大的一种麝。体长80~90cm,肩高55cm,体重10~15kg。鼻端无毛,黑色。全身呈沙黄淡褐色。成体背面具隐约斑点,臀与背颜色一致。马麝栖息在高山草甸、裸岩山地、靠山脊灌丛或草丛等地。善于奔越悬崖峭壁,活动、排便及栖息地都有固定的路线与场所,有“舍命不舍山”之说。我国国内有养殖,寿命12~15年。雄麝分泌的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马麝  相似文献   

13.
"被X"本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典型的结构,它用来表示被动或引出施事者。一般表示消极的"遭受"之义。如:被杀、被捕、被劫、被侵、被迫、被擒、被夺、被偷、被批评、被侮辱等;间或有表积极意义的,如被喜欢、被赞赏、被推  相似文献   

14.
"废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废墟文化有苦难、反思和希望的特征,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之中,"废墟"的现实状况多样,决策者对"废墟"的保存与否及保存方式参照不同、标准不一。城市"废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被荒弃、被强占、不成规模;其解决策略是废墟空间重构、文化产业注入、法律保障、监督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一份三年级的"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阅读题:阅读后回答问题。荷花雨过天晴,一道七色的彩虹挂在天空,池塘里的荷花被衬得那么清秀、迷人。  相似文献   

16.
"含生草"是一种原产于渤海国的药物,其功效首次被录入《本草拾遗》时,作者陈藏器直接利用了渤海国对该药物的认识。关于"含生草"的记载,既为渤海国初称"靺羯国"的学术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又反映出渤、唐医药交流中渤海医药学对唐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南国梅花已然开放,把握好"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将"疏、影、横、斜、色、清、浅"运用得恰到好处才能拍好梅花。天气无论是晴、雪、雨、风、雾,不同天气下拍摄出的梅花会有不同的意境。晴天时容易表现梅花娇艳或是淡雅,枝条舒展或是俏丽;雨中梅花更加清新、干净,更能表现花的玲珑和晶莹;雾中梅花若隐若现,意境悠长;以雪相衬则更能突出梅花迎风斗雪的坚毅形象。  相似文献   

18.
功能语法认为,语法是语用法的语法化。一种新兴形式的产生,一方面是对历史的继承,另一方面是功能的需求,而后者是决定一种形式能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本文以功能语法和语法化理论为基础,对新近网络流行的"被××"格式加以分析,指出在这种三字格中"被"已经词缀化,并对其语法化方向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正>连日来,一种被称为"超级真菌"的耳念珠菌刷屏网络。"各种药物治疗无效""致死率极高""公共卫生新威胁"……一篇讲述美国将"超级真菌"列为紧急威胁,中国已有18例确认感染的报道广为流传,恐慌情绪随之蔓延。"超级真菌"的威力如何?多位病原微生物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已发现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不等同于"超级真菌",只有多重耐药的耳念珠菌才是"超级真菌"。"超级真菌"对健  相似文献   

20.
<正>做人不可无傲骨,但也不可有傲态。獐因麝香而傲,往往也死于麝香;鹿凭鹿角而傲,往往也死于鹿角;蝴蝶骄傲于自己美丽的翅膀,往往也因翅膀的靓丽抢眼而被人"相中"制成标本。枯叶蝶则不然,普通、低调的外表总能让它逃脱被捕捉的厄运。多少人似獐如鹿,喜欢显摆自己的才华,最终落得凄惨的下场。才子杨修,恃才放旷,被曹操猜疑,以致被处决;曹植才华横溢却骄傲自大、任性无比,为称帝后的曹丕忌惮,屡遭贬爵;吕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