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60周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4月,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6月,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火箭首次发射;8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导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9月,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10月,承载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  相似文献   

2.
“墨子”号     
<正>"墨子"号是中国研发,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墨子的名字命名。"墨子"号是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2017年1月18日,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墨子"号与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进行天地链路,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已构建出首个天  相似文献   

3.
打开我国的航天史册,一件件震撼世界的史实赫然夺目: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5年11月26日,我国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功;1984年4月通讯卫星发射成功;1988年9月气象卫星发射成功;1992年8月,大推力“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澳星”成功……。在短短的20多年内,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世人所瞩目,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自制火箭,发射和回收卫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时隔一年,在2017年8月10日在线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两篇来自同一国家、同一科研团队的研究论文同时在线发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及其  相似文献   

5.
创新视界     
<正>我国成功发射爱因斯坦探针空间科学卫星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报道,2024年1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爱因斯坦探针科学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继“悟空”“墨子号”“慧眼”“实践十号”“太极一号”“怀柔一号”“夸父一号”之后,研制发射的又一颗空间科学卫星,它是宇宙天体爆发的捕手,  相似文献   

6.
航天——“五量一船”游太空 2003年是人类实现动力飞行100周年,也是中国的航天年。这一年我国共发射“五星一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卫星有国内研制的北斗导航卫星,中巴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中国“创新一号”小卫星、第18颗返回式卫星、“中星”20号通信卫星等。2004年,我国计划在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发射场进行9次发射,把10颗卫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发射的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顺利升空,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进行量子通信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也将实现"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初步构建。作为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技术在金融、军事和政务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美国、日本等国也启动了相关的研究计划。此次"墨子号"的发射,更巩固了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要事概览     
两家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而来的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9月21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从设立时起即通过引入多家发起人股东,建立起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我成功发射三颗卫星 8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9月9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同时将两颗“实践六号”空间环境探测卫星成功地送入了太空。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 8月31日,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有消息说,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准备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专门用于农作物太空育种实验的返回式“种子卫星”。预计“种子卫星”上将搭载250~300千克各类农作物种子。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农作物种子,开展太空育种技术的研究和试  相似文献   

10.
2004年4月18日23时59 分,我国科学 赵 音家一箭双星将两颗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升空飞行10分钟后,释放“试验一号”;30秒 多的纳星升空铺路。钟后,释放“纳星一号”,双星都准确进入了 科学家为什么要把卫星做得这么小?因各自的轨道。这两颗卫星均属于小卫星和微 为纳卫星技术新,尖端技术含量高;研制快小卫星系列。“试验一号”重204千克, “纳 周期短;投入少,制造和发射费用低;质量星一号”只有25千克。 轻,体积小,一箭可以发射两颗乃至多颗;在纳型卫星,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 空…  相似文献   

11.
自 1970年 4月 2 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 ,30多年间 ,中国航天人员 ,经过艰苦的创业 ,利用自己研制的“长征”系列等运载火箭 ,进行了 70余次发射 ,将 80多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为我国及世界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 ,我国已构建成功了四大卫星系列平台 ,即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 ,而“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 .“神舟”号飞船的多次试飞成功为我国的载人航天奠定了基础 .初步…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中国自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后,就把研制发展应用卫星作为空间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到1997年底,中国已发射了自行研制的40颗卫星,其中返回式侦察卫星17颗、气象卫星8颗、通  相似文献   

13.
今年10月15日,一个"大铁坨"突然从天而降,砸进了四川省遂宁市的一间民房。经过证实,它是我国第二十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它还带回了一群"太空蚂蚁"。  相似文献   

14.
他的传奇人生与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次绕月探测……他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几乎占到中国航天飞行器总数的三分之一;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他是我国第一代多个首发卫星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是我国多项重大航天工程大系统总统计师……阅读他的一生,就如同阅读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准确入轨,发射圆满  相似文献   

16.
二十八人造地球卫星海东①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旅行者”号,那仅是一个能发出简单的“滴答”声的电子球体;紧随其后,美国发射了自己的卫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号升上了天空。到今天,已有数千颗不同用途、形状各异的卫星绕地球旋转,以至于轨道空间都显得有些拥挤了。②现在所发射的卫星多为应用卫星,包括侦察卫星、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地球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1月9日,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它的发射标志着我国测绘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014年1月10日,"国产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测绘与应用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为国家奖台上闪耀的明星。从2004年年底开始研究发展我国测绘卫星的总体构想,到2012年资源三号卫星发射升空,8年春秋方才酝酿诞生了这颗耀眼的新星。作为资源三号卫星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唐新明亲历了这颗星从构想到雏形、从论证到试  相似文献   

18.
2020年6月23日,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闪耀于天际的一颗颗北斗导航卫星,带着我的思绪穿越时空,回到曾为之奋斗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把卫星"眼睛"张开空间卫星上承载有多个空间载荷,其中天线是卫星最为关键的载荷之一,它承载着卫星在轨与地面基站进行通讯和数据传输的重要任务,是卫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随着现代空间任务的不断发展,卫星天线的口径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9.
郑桂荣 《中学生物学》2006,22(12):10-10
“神六”的顺利返航,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随即“实践”八号返回式育种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不仅完全掌握了载人航天核心技术,而且向航天育种方面迈出了关键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二十八人造地球卫星海东①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旅行者”号,那仅是一个能发出简单的“滴答”声的电子球体;紧随其后,美国发射了自己的卫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号升上了天空。到今天,已有数千颗不同用途、形状各异的卫星绕地球旋转,以至于轨道空间都显得有些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