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个班级里,总有一部分成绩落后的学生,我们通常称之为“差生”。面对“差生”,教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一、实施背景1999年起,在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巨大“引力”下,我校以追求生命发展为内在动力,深入开展教育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使学生充满生命成长的喜悦。然而,在教育反思和重建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校的日常管理还存在着“校领导→教师→学生”层层控制、级级落实的“层级化管理”痕迹,学生  相似文献   

3.
罗根培 《师道》2006,(9):19-19
学校本应是学生的乐园,是他们最向往的地方,学校生活应使孩子的眼神越来越明亮,心灵越来越自由。然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能说会道的嘴从此紧紧地闭上;不少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了;上学前个个都有“自  相似文献   

4.
每当新的学年度转换,有些新教师接手新班级时,总会觉得学生不听话,工作不顺手,管理不上路,因而常常是牢骚满腹,怨气冲天,极言班级之丑,对班上存在的不足大加宣扬或大肆夸张,如"真没想到,这个班竟然这么差!""原来这个班上的差生这么多!""那个××简直就是个白痴!"等等.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每个班级总会有一两个“学不会”的“差生”。为了不让其掉队,教师对其采用的方法是“多关注”,其中最常用的措施是让学生板演。但是板演对“差生”来说合适吗?一次听课引起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有“趣”、有“动”、有“情”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是学生所追求的课堂.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其变成具有活力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怎样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我们认为必须还给学生“四权”.  相似文献   

7.
常听到有些老师感叹:“这个学生简直坏透了。”“这个学生无药可救了。”  相似文献   

8.
汪刚 《课外阅读》2011,(9):179-179
“鼓励”,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激发勉励,劝人上进。在教学中作为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被教师常用。但是我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多把鼓励用在他们眼中的“优等生”身上,面对所谓的“差生”,更多的则是批评打击,致使好的越来越好,差者愈来愈差。这种现象很不好。  相似文献   

9.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相似文献   

10.
张艳 《教育现代化》2005,(12):120-120
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而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素质、健全的人格更是我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班级中总有一部分“问题”学生困扰着我们。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前人对“得”字句变换已做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得”字句的三种基本形式的转换等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指出“Ns+V+得+NP+VP”结构各部分间的语义关系极为复杂,不是一个施受事关系所能解决得了。提出了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得”字补语句的习得办法。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从教六年的时间里,有着太多令人难忘、令人回味的一幕一幕。我有一个习惯,每当我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让我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时,我就会把它写下来,并且把我的一些感慨也随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已令我觉得这是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生涯中最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了。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这样一则案例:  相似文献   

13.
家访能够让老师切身熟悉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以及家庭教育状况,只有通过有效的家访,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认识、分析与理解,真正实现"把爱传递给学生"的目的;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达成共识,最后实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家访能够让老师切身熟悉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以及家庭教育状况,只有通过有效的家访,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认识、分析与理解,真正实现“把爱传递给学生”的目的;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达成共识,最后实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家访是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登门造访,与学生、家长架起了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织成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的纽带,是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所以说,如果我们教师在家访中采用扬长避短的策略.就能在促进学生的转化方面起到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X得可以”和“X得不行”在现代汉语中都可以表达程度义,并且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两者在句法、语义、语用以及结构来源上也有很多差异.  相似文献   

17.
王谢生 《现代语文》2006,(3):111-111
对待作文差的学生,教师需要有一个“情”字,即眼中含情,言中生情,笔中留情。  相似文献   

18.
一、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共同参与班级日常管理。从客观上讲,班主任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班主任工作百密必有一疏,稍有疏忽就可能会有“乱子”发生。对此我们可以设立值周班主任和值日班主任;值周班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科任教师轮流担任值日班主任,尤其是课堂四十分钟,着重加强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使教育融汇在每天的班级管理当中,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9.
日常教育教学中经常听到有的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如学习不努力、贪玩、不遵守纪律、不听话等,就连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也会不断犯一些小毛病,教师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学生接受有限,让教师深有“恨铁不成钢”之感受。也有的教师经常会对某些所谓“差生”摇头叹息,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发展可分为“得法”与“得道”两个层面,二者紧密关联,但在实践中它们常常是分离的.“法”是方法、用法,“道”是规律、理念;“法”体现在实践层面,应注重建构自我经验;“道”体现在理论层面,应注重形成教育理念.基于认识论的观点,教师专业发展应先“得法”再“得道”.“得法”重在“得当”,应从“技术取向”的行为训练模式转向“课程理解”的意义建构模式,注重专业发展的整体性和方法的适应性、变通性与创造性,以达致“因材施教”的境地为“得法”的最终目标.“得道”重在“得理”,即通过教育实践明白道理;“得道”应遵循“基于感性,提升理性,增强悟性”的路径展开,以形成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为“得道”的最高境界.教师专业发展从“得法”到“得道”,则要基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过程理性”展开实践以促成其转变,最终达到“得法”与“得道”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