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民族地区青少年需要面对的双重认同问题,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观与国家认同观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国家的稳定。在对新疆南疆地区2116名青少年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较民族认同相比表现得更为积极,与汉族青少年相比,他们的国家认同较低而民族认同较高;国家认同的形成会提升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来自县镇和城市的青少年群体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上都较高,而农村的相对较低;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子女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就越高。  相似文献   

2.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民族地区青少年需要面对的双重认同问题,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观与国家认同观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国家的稳定。在对新疆南疆地区2116名青少年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较民族认同相比表现得更为积极,与汉族青少年相比,他们的国家认同较低而民族认同较高;国家认同的形成会提升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来自县镇和城市的青少年群体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上都较高,而农村的相对较低;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子女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就越高。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的发展已经使得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变得空前剧烈与频繁,不同民族国家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织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基本特色,文化认同问题也随之而彰显。在这个问题中,一体化与多元化,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认同之间的悖论需要我们认真的厘清,以一种更加灵活、动态和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文化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发展已经使得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变得空前剧烈与频繁,不同民族国家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织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基本特色,文化认同问题也随之而彰显.在这个问题中,一体化与多元化,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认同之间的悖论需要我们认真的厘清,以一种更加灵活、动态和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文化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问题颇受学界关注。农民政治认同不仅是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关于农民政治认同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研究农民问题的重要论域。梳理和总结转型时期农民政治认同研究的特点,进一步拓展农民政治认同研究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少佩 《科教文汇》2015,(3):153-155
海南世居黎族在它那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中孕育出丰富的神话故事,其中兄妹婚型洪水神话即为代表。兄妹婚型洪水神话在其发展历程中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故事情节与母题,这与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学理论不约而同地相似,它们的历史叙事虽貌似迥异却又似曾相识。我们有必要对海南世居黎族进行历史文献学与神话学的比较诠释,寻找它们与创世神话的休戚相关之处,在占有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还原法,解读出史实在文化传承中如何形塑自己的族群身份,并在族群的文化变迁中何以得到保持其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包括文化形式认同、文化规范认同、文化价值认同三个层次。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心理基础。文化认同的本质是价值认同,对于文化认同的理论解释主要有发展心理学的个体发展观、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跨文化心理学的文化适应观以及政治心理学领域的意识形态观。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表现为群际分化与多元化、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回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强化、现代性色彩及全球化意识相伴随。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看,健全中国人的自我认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双文化认同整合、凸显"中国人"的身份角色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认同健康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组织认同的形成机制与衍变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组织认同的内涵,并认为组织认同可以概括为一种个体与组织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往往有两种形成机制,一种是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的价值性认同机制.一种是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的交换性认同机制.这两种认同机制在衍变中会发生异化现象,即价值性认同会异化为个人家庭或社交群体的身份认同,而交换性认同由于控制性群体的组织缺位而异化为领导认同.最后对未来的研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注当前行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前沿领域:积极互惠与认同,构建了道德认同与员工积极互惠的影响关系模型,并通过层次回归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组织中存在清晰的认同结构;除道德认同外,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对积极互惠同样发挥正效应,但以道德认同的作用为主;组织中的认同间表现出明显的交互作用,道德认同对积极互惠的作用强度受到组织认同、关系认同的显著调节.通过Johnson-Neyman技术确认其调节效应的规模,组织认同大于1.589时、关系认同大于1.147时(6点计分),即对占98.93%的群体调节效应显著存在,且水平越高,道德认同的作用就越强.  相似文献   

10.
在多元文化和多种思潮的冲击下,帮助高校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政素养,成为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对提升和巩固思政教育实效起到积极影响。该文首先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角度出发,概述高校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随后概述了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机制的三个关键点,分别是尊重个体差异、整合教育资源、关切实际问题;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出发,提出丰富载体形式增强感性认同、创新传播方式促进理性认同、促进文化交融增强理性认同等可行性路径,为发挥思政育人实效提供了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献回顾,从关系认同的概念内涵、测量、影响因素和结果等方面进行梳理后发现:关系认同的概念基础为关系身份,其测量方式并不统一;关系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集中在组织层面;关系认同结果的研究则侧重于个体层面;提出关系认同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对其他研究领域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关系认同的概念、测量方法、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研究视角等方面系统地回顾与分析了国内外关系认同的研究现状与成果。对关系认同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总体来看,研究者主要从状态观和过程观两大视角界定关系认同,已有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关系认同会受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对个体的状态和产出有强大的预测力。目前,已经出现了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性别、文化等四大研究视角。未来研究应深入讨论其发生过程、前因、结果,并尝试进行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的实践,美国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以及环境认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中,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借鉴美国成功经验,以课堂教育、问题解决、实践活动、环境优化为途径,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和环境认同。  相似文献   

14.
团队认同是团队成员对团队的一种归属感,是团队成员在团队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心理变量。而科研活动是一类有风险的不确定性的创造性活动,需要调动团队成员的心理资源,因此,科研团队的绩效产出与团队成员的认同有密切联系。但现有研究在团队认同与科研团队创造性绩效关系问题上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而且少有研究涉及团队认同的前因变量。基于魅力型领导、团队认同和团队绩效的相关理论,提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假设,并通过对30个科研团队共209名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科研团队成员的团队认同在魅力型领导与科研团队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实习经历将在校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工作实践,组织在招聘时注重新员工的实习经历,但学界现有实习经历的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未能客观测量实习经历和深入探索实习经历在新员工正式步入职场后对工作绩效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和访谈法开发了中国情境下的实习经历量表,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研究了新员工实习经历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以及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员工实习经历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实习经历与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职业认同在实习经历和工作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主观幸福感对知识型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钧 《科研管理》2009,30(2):171-178
本文研究了知识型员工主观幸福感对组织认同的影响问题,通过北京、广州、江苏等地的480份问卷测试,揭示了组织声誉、组织认同和积极情感三者的动态关系。结构方程统计结果显示,假设模型拟合指标优于其他替代模型,说明组织声誉直接影响组织认同,并且通过积极情感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组织认同。  相似文献   

17.
以自我概念一致性为起点,品牌认同、品牌承诺为中介,对网商品牌忠诚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对品牌认同没有显著影响,但理想自我概念一致性不仅对品牌认同有显著影响,而且对情感依恋承诺、社会顺从承诺都有显著影响;品牌认同对品牌承诺和品牌忠诚都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但品牌认同对品牌承诺的关系强度更大;情感依恋承诺只对重复购买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社会顺从承诺只对正面口碑相传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合法性支撑的同时,还为大众构筑着精神家园。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建设的接班人和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就有必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高度认同。然而,由于我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阶段,各种复杂状况势必会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阻碍和消极作用。基于此,在分析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价值的基础上,对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主要困境、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把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工程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虞佳玲  王瑞  袁勤俭 《现代情报》2021,40(10):159-167
[目的/意义] 本文旨在帮助学界了解社会认同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过程]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该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中的研究成果,讨论当前的研究局限和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社会认同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用户社会身份、用户使用意愿及行为、用户忠诚及口碑、用户知识行为、信息系统设计与优化5个方面。鉴于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从SIT的理论解释、社会认同动态测度、SIT的应用范围、社会认同威胁研究等方面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20.
研究职业成长对知识型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识别组织认同和专业认同对职业成长与离职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对200余名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调查,采用层级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认同在职业成长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在高组织认同条件下,职业成长对离职意愿的影响较小;在低组织认同条件下,职业成长对离职意愿的影响较大。组织认同与专业认同的交互在职业成长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中也起到调节作用,在低组织认同、高专业认同条件下,职业成长对离职意愿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