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汉时期,河西走廓不仅是匈奴的经济,政治与军事活动的主要基地,而且是中西交通的咽喉,在匈奴政权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占领河西走廓也就成了两汉政府的主要对外政策。河西走廓直接关系到汉王朝的边境安全与统治稳定,关系到匈奴的盛衰存亡,因而,汉匈双方为争夺河西走廓在300年间曾发生了多次战争,最后以匈奴被逐出河西走廓远遁西方而为结局,两汉时期的河西走廓在匈,汉统治政权中都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
两汉之际的社会动乱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动荡,而各地的地方豪族则表现得异常活跃。河西地区的豪强以窦融等人为主,结合成了一个地域军事集团。该集团具有准政权性、自保性和河西豪强与东方士人的联合等特点,他们割据自立意识不强,统一倾向明显,其实际行动在东汉政权的统一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两汉时期贞节观念的世俗化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贞节观念自先秦萌发,伴随着西汉中期“独尊儒术”的推行,经董仲舒、刘向、班固、班昭等人的发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朝廷和官府对贞节的褒奖以及世家大族的推动下,贞节观念由社会上层逐渐向社会中下阶层传播;到了东汉时期,女性寡居守节、遇暴殉节已成为社会所推崇的做法,从而使得两汉时期的贞节观念呈现出一种世俗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禁锢是指对犯罪者取消为官资格。禁锢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两汉尤其东汉时期发展为朝廷镇压士人的手段之一,且禁锢的范围有所扩大。禁锢打击了士人入仕的积极性,削弱了王朝的政治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两汉时期,河西走廊不仅是匈奴的经济、政治与军事活动的主要基地,而且是中西交通的咽喉,在匈奴政权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占领河西走廊也就成了两汉政府的主要对外政策.河西走廊直接关系到汉王朝的边境安全与统治稳定,关系到匈奴的盛衰存亡,因而,汉匈双方为争夺河西走廊在300年间曾发生了多次战争,最后以匈奴被逐出河西走廊远遁西方而为结局.两汉时期的河西走廊在匈、汉统治政权中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照亮现实的明镜.从前人的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到丰富的启示,以防止重蹈覆辙.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西汉时期的政治体制,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为完善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探寻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两汉时期官员从事商业活动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分析了官员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因其身份的特殊性与单纯的商人经商活动不同的特点。通过研究官员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一身两任"官员的生存状态,以及其对当时的社会局面、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疑问代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写和对发展规律的总结。通过对疑问代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问事物的"何"及何系,问人"谁""孰"以及"安""焉""恶"等疑问代词在用法和功能上的发展脉络已经比较清晰,对疑问代词宾语后置现象的产生年代及过程也基本形成定论。  相似文献   

9.
刘磐修 《历史教学》2002,(11):24-27
河西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始自汉武帝时代,两汉政府实行迁民实边、设置郡县、军事屯田等措施,兴修水利、推广新工具新技术,而清廉勤政的吏治则为开发的正常进行提供了保证.由于封建国家的直接干预,使起步较晚的河西地区在经济开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两汉时期图书馆的设立与发展,是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但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各有侧重,难以全面,故写就此文,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11.
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河西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割据政权,史称"五凉"政权。各政权辖境分布着众多的汉人和少数民族,他们错居杂处,相互学习,相互吸收,使民族间的差异性逐渐减小,促进了河西各民族的大融合,对恢复河西地区社会经济做出了贡献,为隋唐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两汉时期出现了互相品题或自我标榜的品评谣谚。这些人物品评谣谚,丰富多彩,意味隽永,反映了政治、社会、思想、学术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值得研究者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时期,汝南郡处于全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地带,社会经济和前代相比得到了较大发展,文化教育特别发达,出现了众多历史名人和高级官吏,对汉代政治、经济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河西教育渊远流长,历史悠久。自汉武帝置河西四郡开发河西后,河西儒学教育就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到五凉时期,河西私学教育在中原长期战乱、官学沦落的大背景下,由于西州大族的支持和自身所具有的众多优势特色,取得了辉煌成就,形成了名儒众多、规模宏大、地域广泛、著述丰富的兴盛局面。  相似文献   

15.
河西走廊属内陆河流域地区,面积约占甘肃省面积的五分之三,生态环境严酷独特.在分析了该地区土地资源开发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土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管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汉王朝在对羌族管理上创立和实行了若干行政管理制度,包括设置羌吏即护羌校尉,初置金城属国,建立郡县,以加强对羌族的管理。王莽时期西海郡的设置把汉代西部疆域和郡县制扩大到青海湖地区。东汉王朝也实行了一系列管理羌族的措施,包括复置护羌校尉和金城郡,在河湟地区广置屯田和增置西平郡,设置汉安都护等,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羌族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两汉时期汉中盆地至关中平原的主要交通道路深受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呈现不同的兴废状况。导致这种历史演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各条道路自身的地理条件;第二,汉中盆地在与关中平原的互动关系中自身地位从上升到东汉时期的下降以及国家重心东移和由此所引发的羌乱的侵扰。  相似文献   

18.
汉代的兰陵出现了一批造诣很深的儒学大师,他们或参与政事,或从事儒学教育,在历史上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这与兰陵深厚的儒学底蕴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9.
隋朝建立后,为进一步解除来自于西北的突厥和吐谷浑的强大威胁,进而开通西域,安抚诸夷,保障丝路贸易,将河西作为重要的战略基地,全力以赴进行经营.在此过程中,积极加强河西的民政建设,完善边防保障体系,大兴屯田,发展农牧,开展互市,繁荣民族贸易,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河西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两汉前期,汉文帝为了拱卫王室,推行郡国并行制,始立河间国,封赵幽之子刘辟彊为河间王.在西汉的河间王中,不仅有酷爱经学的刘德,也有了骄横不法的刘元.而东汉后期的四位皇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皆为河间孝王刘开之后.这些是研究两汉历史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