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7,(2)
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发表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意义的著作——《新民主主义论》。本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旨在说明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科学理性地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以期给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以启迪。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新艮主主义论》科学阐述了新旧文化的实质内涵,判定了责产阶级民主主叉对期的文化性质,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指向,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作出了科学总结.适时于新对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1942年,毛泽东作《整顿党的作风》报告,扫清了党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障碍;强调立足于中国革命实践、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有的放矢地推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走群众路线,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行稳致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4.
刘焕梅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8,22(3):21-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者。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课题。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开拓者,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伟大任务。毛泽东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榜样。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艰辛探索,讲了很多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又符合中国实际的新话。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对于我们与时俱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12
毛泽东的《论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及传播的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议与不同地区刊物的刊载传播。毛泽东《论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典范,为当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是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宣传阵地;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内容的与时俱进;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探索与争鸣。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七一”讲话》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文化建设思想虽有不同之处,但基本精神一致;《“七一”讲话》是地《新民主主义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蒋淑晴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和谐文化研究》一书,把和谐文化熔铸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从文化精神层面找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系统诠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和谐文化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建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阐述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科学回答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问题。其现实意义在于,其中所阐述的文化和经济、政治辩证关系的思想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所阐明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原则构成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内容;所指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的措施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的后备力量成立,其机关刊物《先驱》半月刊是各地青年团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材料。为指导国内革命实践、打破西方话语陷阱、加强组织思想建设,《先驱》半月刊开展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的构建,在指导思想的争论、救亡方式的选择和宣传工作的推进中,初步形成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话语、革命话语和传播话语。期间,《先驱》半月刊从话语内容、话语导向、话语阐释和话语影响四个方面,展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的构建,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的思想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今天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其中,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义和实质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关系是最为关键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服从服务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大局,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实现马列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问题的正确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第一个巨大理论成果。实践证明,在毛泽东宗教观的指导下,当时的宗教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一宗教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继续谱写中国发展进步的辉煌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新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1):10-14
《新民主主义论》揭示了文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总结和梳理了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和演化趋势,明确了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提出了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发展目标以及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文化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并且已经代表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克勤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4(1):15-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6.
杨学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4):76-80
《整顿党的作风》是毛泽东延安整风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真正做到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来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在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过程中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在通俗化大众化语言使用中充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话语体系.《整顿党的作风》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启示作用,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和坚持自我革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郑又贤教授的新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思想方法透视》一书,受到了国家社科规划办相关专家的好评。该著作所呈现出的诸多辩证特色,即整体考察与局部剖析的辩证统一、厚实内容与完美形式的辩证统一、最新成果与思想方法的辩证统一、旁征博引与极富创见的辩证统一、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则是该著作备受相关专家青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对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7-21
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遭到了严重挫折,呈现了不同的结果.本文比较毛泽东在建国前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以期为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袁晓春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19(2):46-4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要运用它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就必须把它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使之中国化,具有中国特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要求。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理论,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20.
张允熠 《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4,(12):16-21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搬来了西方的全部思想库,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成功,这得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适应了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受益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然亲和力,中国传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天然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全人类的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离不开几千年中华文明丰厚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互动中形成了中国新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