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高校图书馆作为本地区的地方文献信息中心,在做好教学科研文献信息资料保障工作的同时,理应收藏和整理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开发建设有关信息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献计献策,贡献力量。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传承和研究机构,应当充分利用自己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优势,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培养大量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相关人才,为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和持久性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陈香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6):127-12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建设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很大威胁。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切实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并着眼未来发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益,则变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4.
5.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关的人才培养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高校在当今社会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作用也显得非常重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任务大体有三:培养高素质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培养优秀的传承人,培养关心、支持保护事业的文化新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应该通过课内教育、课外教育、实践教育等多环节综合实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和作用,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原则和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的中国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教育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但是调查发现,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普遍不高。由此可见,在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推广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需努力,而高校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实际情况来看,已经具备条件在相关教学中加入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内容,这将使得大量的大学生接受相关知识的教育,从而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更好的发挥了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上的新职能,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9.
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具有双重的意义和价值。提高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力度,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增强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责任意识;构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完整体系;建立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绚丽多姿,并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保护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术交流,加强资金与技术的合作,以国际法规、法约等形式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侵害。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具备人才、环境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因此可以营造校园氛围、组建社团、开设"非遗"选修课程、拓展"非遗"教学的新空间新思维、将"非遗"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校园平台,贯彻落实地方高校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作为收集、传递文献信息的专门机构,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具有一批业务能力强的图书馆员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保护经验,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采集、整理、保存、利用、研究、传播、数字化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今,从国外到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一种热潮,各国政府在讲,地方政府在讲,学界在讲,民间也在讲,但真正落实到保护上,却又难以操作。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4.
自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我们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单纯的记录、保存和隔离的做法都不能起到十分有效的保护效果,因而应强调从转变观惫、更新理念、深层研究、动态保护等方面加以认真思考。本文以四川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力求通过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以此更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地方高校具备人才、环境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它们成为传承发展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园地。地方高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能发挥其"存储库"、"加工厂"、"孵化器"的作用。实现地方高校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应从深化认知、选定项目、完善教学、开展理论研究以及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建设城市文化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而文化遗产的保护又需要专业的人才和专门的机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职能。廊坊虽是一座新兴的小城市,却拥有十几所大中专院校,这是廊坊文化建设的一大资源,在保护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挖掘,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正式启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相关措施的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正在全国开展。凡属民间表演艺术、民间造型艺术、民间口头文学、大型民俗活动等,均属保护之列。此项工作意义深远,其范围十分广,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学报》2015,(4):80-83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被应用到航天、军事、医疗、文化、娱乐等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虚拟现实沉浸式、交互式的表现方式展现着独特的魅力。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问题,以往的文字、图像、影像等记录方式已经满足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本文旨在现代科学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寻求契合点,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服务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活态流变的无形文化遗产,成为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象征,但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日渐濒危,急需加强保护.而高校是人类智慧的重要传播途径和人类文化记忆的重要延续路径,与政府、企业、剧团、文博单位相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维度具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然优势.高校应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园文化活动两条路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在与西方文化的话语权争夺中走向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20.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自21世纪始进入中文视野,2004年在辽宁地区重新引起社会重视,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诸多原因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消失。虽然保护和抢救的时机稍纵即逝,但是开发利用却可以长久地进行,其中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应注意民间文化遗产有形和无形的结合,开发和保护并重;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管理,同时合理引入旅游市场机制,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