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主任既是学生思想、学习上的导师,又是学生生活、心灵中的朋友。班主任在纠正学生错误、处理学生纠纷、疏导学生心理、强化学生纪律等事情时,一定不要盲目指责、声色俱厉,因为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有损于教师的形象。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说服学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都在用爱观注学生,我深刻体会到理解是爱学生的基础,是转化学生的关键,只有更好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才能真正开启学生的心扉。  相似文献   

3.
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老师对学生坦诚相待,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  相似文献   

4.
杜妍  卢俊 《文教资料》2014,(21):134-135
学生管理中学生干部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干部。学生干部与学生融合在一起,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工作状况,并能够及时将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反馈给学校的管理者,所以学生干部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学校顺利开展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能有效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玲 《教师》2012,(22):11-11
理解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关爱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理解、尊重、关爱学生,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孙晓宇 《文教资料》2010,(27):176-177
要完成好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除了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外,还需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工作的热情。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操作者,辅导员在学生干部的培养方面应明确培养对象、指导学生干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指导学生干部树立坚定的理念信念、帮助学生干部树立威信等。  相似文献   

7.
学生申诉权复苏凸现学校与学生关系性质的模糊、完善学生权的重要。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综合性的法律关系,既有民事法律关系,亦有一种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学生权体系的全面建构要按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两类进行建立。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开展的纽带和具体实施者。班主任应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要悦纳学生,在学生的错误中超越自我,要做学生的表率、做学生心灵的沟通者、抚慰者和导航员。  相似文献   

9.
在学生管理中,管理者经常会遇到有许多在思想、心理、学习等层面上较差的学生,他们破坏课堂秩序、迟到早退、不尊重师长、不团结同学,时时刻刻以制造"问题"为乐,这类学生姑且称之为"问题学生"。问题学生的问题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学生本身,而在于学校或家庭的教育方法失当。本文探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对待问题学生的策略,把握分寸,减轻压力,用爱呵护,营造轻松氛围,以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生干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与角色形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耀华 《文教资料》2006,(33):19-20
学生干部是教师和广大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领导者。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以及塑造学生干部良好的角色形象,对提高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应从讲政治、讲奉献等若干个方面去塑造自己的角色形象,并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注重对学生激励、赏识性的评价如今的教育模式一改从前评价学生时"好学生""坏学生"的称谓,而是把自信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世上没有好学生、差学生之分,都是有希望的学生;没有聪明孩子、笨孩子,都是有潜能的孩子。评价是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把评价定位在激励学生的进步上。教师是从每个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肯定学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大学对学生发展理论的研究有着近百年的历史。美国学生发展理论包括个体与环境、社会心理、认知和价值观和整合型理论四个基本类型。这些理论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角度来解释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理论研究的重点逐步从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某一特定方面转移到学生的总体发展上。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学生群体的不断变化,美国对女性学生、同性恋学生以及其他弱势群体学生的研究逐步增加。学生发展理论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学生管理实践,为学生宿舍管理、学务咨询、心理咨询等重要的学生事务管理领域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美术课是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而现实中依然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老师就须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一、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中,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不同,承认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生主体研究的演进历程大致可分为“学生主体”命题的确立、学生主体理论的形成和“学生主体”的原则化三个阶段。这一演进历程不仅是“学生主体”由感性直观到理性抽象再到更加抽象的发展过程,而且是学生主体研究不断克服两种极端倾向的矛盾,但始终未能逃离左右摇摆规律的过程。当前,我国学生主体研究需要突破哲学研究的范畴,建立起教育学研究的体系;回归、深化对学生主体性的研究,完善学生主体理论;克服理想化倾向,现实地、具体地去理解学生主体。  相似文献   

15.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也是人类最本质的情感依托。在当代这个比较纷繁复杂的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情感,关爱学生,成为各大学校和教师现代教育的真谛所在。在实际的学校、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中,如何关爱学生,加强学生的情感,提升班级的教学效果?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简单谈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和感悟。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与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干部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学生活动的组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应以学生干部的选拔为基础,培养为根本,管理为关键,做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古今中外的大学书院不管按何种模式运行,对书院最普遍的理念共识是书院要“以学生为中心”。当前随着对“以学生为中心”概念研究的深入,“学生能动性”被视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核心。“学生能动性”是学生为发生改变积极设定目标、进行反思、做出负责任行动的能力,“学生能动性”不是学生固有的品质,需要在“互动”的环境中培养,能动程度依赖于环境的支持度。培养“学生能动性”是信息技术时代和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迫切诉求,但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关“学生能动性”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多。大学书院作为人才培养创新的试验田,“学生能动性”培养应成为重要着力点,大学书院应从情感氛围、师生互动、通识课程、学生自治、选择机会等方面着眼,促进学生能动发展,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研究学生,不仅要研究学生认知、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同步研究学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尤其是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了解学生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关键;赞赏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发兴趣;评价学生,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刘志萍 《课外阅读》2010,(11):85-85
放下师道尊严,言传身教,走近学生,亲近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的心灵,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爱心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