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梁漱溟的知名著作之一《印度哲学概论》中以印度正统佛学为核心,兼摄印度其他哲学或类哲型思想,做了一个大略的介绍。从中初步了解的印度正统佛学,使人们可以对佛学有一个较为根源性的理解,从而去除对涉佛领域的神秘远感,这对人们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解意识形态上面都有值得肯定的帮助作用。本文旨在梳理梁老该书中的最核心内容,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佛教复所受日本之影响至深,本文是就其中佛学研究事业兴起过程所做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展示的士人人格美至今令人仰慕,这与士族佛学有很大关系。士族佛学是佛学与中国士人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士族佛学的诞生既使佛学得以在中国士人间流传,同时也解决了魏晋士人们的精神困惑,使他们展示出宁静从容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对中国佛教各宗派的研究侧重于各宗派的发展历史研究,如杜继文、魏道儒的《中国禅宗通史》,洪修平的《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潘桂明、吴忠伟的《中国天台宗通史》,魏道儒的《中国华严宗通史》等,且研究成果大多数集中在中国禅宗历史上。南昌大学哲学系教授苏树华博士的专著《中国佛学各宗要义》  相似文献   

5.
佛教自汉代从印度传入中国,到了南北朝,已经经历了四五百年的时间,逐渐渗入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士大夫及官僚阶层对佛教的认识和接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颜之椎作为南北朝时比较有影响的士大夫,其传世之作《颜氏家训》里透露了他对佛教的认识。他认为佛教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其中的义理与儒家经典多有相契之处,是可以相互融合调适的,人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归周、孔而背释宗”。本文从佛教的诸行无常、缘起性空和因缘果报、业感轮回三个方面论述了颜之推对佛教义理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宣讲了大量的佛教义理,《心经》内容又占有较大的比重,作品不仅全文引用了《心经》并在作品中多次提及,且师徒间以之为谈资,相互勘验对方的佛学修为,作品对《心经》部分原文一再引用,对《心经》义理一再发挥和阐释,化《心经》名相为人物形象,在《心经》空观的影响下,作品穿插了大量谈空的诗句,主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心经》的崇爱,而且大大增加了作品的佛学美感,也拼成了作品宗教内容的万花筒。  相似文献   

7.
鲍照诗赋与佛学的关系体现在与僧人的交游、山水诗歌的意象运用、辞赋中的佛学观念三个方面。鲍照的佛学思想主要从登庐山、悟佛理开始,从被动接受转而主动地通过佛学思想来表达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他的诗文主要体现了佛学无常观、般若观、涅槃观、佛学悲观情怀等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8.
《佛学与戏剧》是张伯驹1932年撰写的关于戏剧的理论文章,通过对佛学与戏剧的比较,认为二者均对人生有彻底的解剖,因而具有维持人生永远安宁之功效。沿着张伯驹的思路对佛学与戏剧的功能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做出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对该文章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张伯驹的生平经历,我们可以发现正是艺术精神贯穿了张伯驹的一生。艺术精神成为进入张伯驹精神世界的最有说服力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朝鲜王朝学者李圭景著有《五洲衍文长笺散稿》和《诗家点灯》,其中涉及佛学的资料非常丰富.一些有特色的条目涉及佛教传入韩国的历史、对佛教宗派林立的看法、对轮回说的看法、对《西游记》石猴来历的考证,以及佛学与诗学互证等项内容,对于中韩佛学与诗学交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佛教促进了人们文学观念和描写女性方式的转变,这为宫体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佛经也为宫体诗创作提供了范例。为了使众生免于色欲的诱惑,佛经教导众生将女性视为丑陋的有害的物品,同时面对美色不失其清净心和无染心。佛教观照女性的方式对宫体诗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导致了宫体诗创作中情感的失落和女性形象的物化,也导致了审美距离和审美心态的产生,使得诗人创作出许多富有美的意味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和社会实践家梁漱溟思想复杂多变,从西方功利主义到佛家,再由佛家到中国儒家,也就是说其思想由世俗人生观转变到出世主义,最后又回到虽是世俗而又超俗的人生观。这些变化既有社会的影响,也有时代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晚年偏爱佛学,在史学研究中大量使用佛学话语来解读历史和史学,倡导史学界重视佛教和佛学,故其晚期史学思想也深受佛学理念的影响,在历史发展动力、因果律的理解及经世致用思想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思想倾向,体现出明显的佛学取向。佛学的影响使他更加注重历史发展主体性因素和精神作用,塑造了其晚期史学的基本风貌,并使其得以融汇佛、史,以佛家的胸怀践行史家的天职。  相似文献   

14.
在援佛入儒的过程中 ,朱熹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为解决从“理”到“物”的难题 ,朱熹援取佛家学说 ,提出“理—分殊”说 ;朱熹提出“格物致如”理论 ,使传统儒学哲理化和神学化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先生认为,在历史上有真假孔子之分:为了发现“孔子之真”,梁漱溟先生采用了多种解释方法,例如归整法,本体诠释的方法,基于心理事实探究伦理价值的方法,等等。然而,梁漱溟先生最终未能解决带着“前理解”去找“真孔子”的悖论。  相似文献   

16.
韩柳与佛学     
这里试图探究韩柳与佛学的关系。韩愈立足于儒家,引释入儒,启后世道统儒学的先声;而柳宗元对佛学则是另外一种态度:他糅合儒释,游刃于中。韩愈等人的融释入儒与柳宗元等人的糅合儒释,构成了佛学对中国士大夫影响的两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一生与佛家有着甚深的因缘.在青年时期,他借助佛家来消解人生的苦闷.他后来执教北大、从事乡村建设运动,以及在抗战中奔走国事,在积极入世的同时,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强烈出世的心态作为底蕴.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佛家思想对这位迟暮之年的老人发挥着精神柱石的伟大作用,使之忍受了那些无情的批斗.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里(1978-1988),佛家思想则成为他最终的文化认同.梁漱溟先生与佛学的特殊因缘为我们理解佛教在人格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是唐代士大夫阶层的著名代表之一。与当时一些士大夫坚决反对佛教的立场不同的是,他对佛教持宽容和接受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好佛,而佛教也对柳宗元的人生理念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柳宗元对佛教的态度和立场既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又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产生于印度的佛教,为能在中国本土传播,积极加强与儒、道的沟通和对话,尤其注重与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学之间的互动,二者之间由契合到互补。最终,作为异质文化的佛教,在始终占据中国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学面前,不仅保持了自身的文化特质,而且成功地融入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湖湘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拭对佛学持彻底的否定态度,抨击甚多。在他看来,佛学是虚诞之学,流于自私自利的境地,未能分清天理、人欲之间的差别。张拭的佛学观建立在儒释思想比较分析的基础之上,并以自身理学中的“仁说”“格物致知”“居敬主一”等思想消解释氏,目的就是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抵制释氏对儒学的侵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