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斯丁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展示了与她以往作品截然不同的创作思想,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转变,即没落的贵族阶级所推崇的举止和教养渐渐地已不再发挥道德交流的职能,逐渐失去了重要意义,人们开始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看重一个人的真正的、内在的品质;表现在从理性主义转向浪漫主义的婚姻观,即生活在浪漫主义向理性主义挑战的时代的奥斯丁受到浪漫主义的冲击,她的创作思想随之也产生变化。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奥斯丁在《劝导》中对贵族阶级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突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提出了封建统治必将被取代的新的历史观点。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丁是英国杰出的女小说家。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在这位作家的小说创作中可谓独树一帜,呈现出“新的因素、新的特点”:世界观发生了新的变化,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这些都表明了奥斯丁晚期创作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3.
梁绮颜 《海外英语》2010,(2X):134-135
现代女性主义者认为,简·奥斯丁是最早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被认为是女性个人反抗的最初体现。该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四位女性:伊丽莎白.班纳特,夏绿蒂.卢卡斯,吉英.班纳特及彬格莱小姐的性格、命运对比,揭示当时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是造成她们不同命运的原因。同时,该文还以伊丽莎白的女性形象,班纳特先生的父亲形象及《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写作立场,体现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简·奥斯丁(JaneAustin,1775~1817)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在短短的一生中写出了六部完整的作品,《劝导》是作者的最后一部作品。对《劝导》的情节与结构的分析是理解《劝导》的关键,也是理解作者创作思想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助于现代精神分析理论 ,考察了简·奥斯丁的作品与作者本人之间的关系 ,揭示出作者的早年经历所产生的“贫穷”心理及不幸的爱情决定了作品的主题选择及内容的表达 ,从而探讨了作家深层潜意识的创作动机 ,折射出作家的人格构成 ,为进一步了解作家提供了新的透视方法。  相似文献   

6.
作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简·奥斯丁始终围绕乡镇中产阶级年轻男女们的婚姻进行创作,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傲慢与偏见》。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几对婚姻关系的对比,挖掘奥斯丁揭示的资产阶级婚姻本质,从而解析奥斯丁的资产阶级婚姻观。  相似文献   

7.
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把当时英国中上层社会的妇女对婚姻如饥似渴的期盼刻画得淋漓尽致。小说描述了多对男女的婚恋关系和故事。贝内特夫妇、夏洛特和柯林斯、莉迪亚和威克姆、简与宾利等婚恋模式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婚姻状况及其价值取向。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结合体现了奥斯丁的婚恋理想。小说反映出来的婚恋模式,表现了奥斯丁既屈从于世俗又超越于世俗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8.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首部小说,在这一作品中,不仅体现出了作者娴熟的手笔和极富魅力的创作思想,同时随着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情感及心理世界的发展,总能令读者找到共鸣。这样出色的作品中总是不乏耐人寻味的地方。基于此,主要以作品中女主人公埃莉诺及玛丽安对三位男主人公的不同态度,以及两姐妹在作品中理智与情感的对立为基础,从女性主义意识的转变方面对奥斯丁的这一作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简·奥斯丁(1775年—1817年)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她在英国文学史上承担了以理性为特征的现实主义向以情感为特征的浪漫主义过渡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奥斯丁生活和写作的年代,英国小说正经历着一个青黄不接的过渡时期。“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享利·菲尔丁等现实主义大师开拓的英国现实主义传统几乎完全中断,而因为英国小说被淹没在一派假浪漫主义感伤的泪水中,真正的浪漫主义思潮还未到来。”①生活在这断层期的奥斯丁自然承担了该时期的过渡任务。期间,她创作了六部小说,《理智和情感》(1811年),《傲慢…  相似文献   

10.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小说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奥斯丁以十分逼真的手法刻画了一些普普通通的、而非出类拔萃的人。她们通过极其普通的谈话和行为举止把自己完全而一致地呈现出来。简·奥斯丁的沉静和自制,以及绝妙地用平静的严词去表达他平静的内容,较之于那些热情洋溢、言辞滔滔不绝的伟大作家,同样现示出她的创作天才。  相似文献   

11.
奥斯丁虽终身未嫁,但婚姻却是她小说的主题。在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她发表了自己对婚姻的独到见解:理想的婚姻就是爱情、物质、道德、理智的混合体。单纯地为钱财或美丽而结婚是错误的,但不考虑经济状况也是错误的。这也可以说是她的爱情、婚姻模式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简.奥斯丁是英国小说界的奇葩,更是女性主义文学的领头羊,她的作品引人入胜。但在她的作品中却时时透露出她对传统观念和旧有的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眷恋,其保守性在小说的方方面面都得以体现。简.奥斯丁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她的妇女观、社会观、价值观及道德观方面。  相似文献   

13.
简.奥斯丁是英国小说界的奇葩,更是女性主义文学的领头羊,她的作品引人入胜。但在她的作品中却时时透露出她对传统观念和旧有的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眷恋,其保守性在小说的方方面面都得以体现。简.奥斯丁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她的妇女观、社会观、价值观及道德观方面。  相似文献   

14.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她的6部以婚姻为主题的小说中有清晰的体现。她的婚姻观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但并不是完全正统的。奥斯丁的婚姻观一直在“理智”与“情感”中徘徊,但最终“情感”战胜了“理智”,“爱情”取代了“金钱”。她最终把爱情、把男女双方真正倾心的爱慕视为婚姻的基础,冲破了当时正统的观念,给人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5.
姚文丽 《华章》2007,(6):144-144
奥斯丁是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一生中完成了六部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诺桑觉寺>;<曼斯斐园林>;<爱玛>和<劝导>.在这些几乎都是以爱情与婚姻为主题创作的小说里也充分体现了奥斯丁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历史长廊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奥斯丁的晚期作品思想更加成熟,现实意义更加浓厚。《劝导》是奥斯丁最后的一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都有了新的特征:通过对新式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对海军阶层的推崇,实现了人物形象创作的自我超越;在表现手法上,更加注重人物刻画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7.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的六部小说中创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贴近生活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和各种不同的命运。通过探讨文学对其小说中的人物的影响,说明奥斯丁对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的深刻认识:文学是为了陶冶情操、为了娱乐,而不等同于生活,以此提醒同时代的女性读者分清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免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体现了奥斯丁作为小说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这也为后来现实主义小说在十九世纪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叙事作品的情节结构与创作主体及其所拥有和从属的意识形态有着必然的关联。意识形态作用于创作主体,进而影响情节结构。意识形态外化为情节结构具有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一为“无意识”情况下意识形态的运作在情节结构上的体现,在这一点上又分为历史承袭性和当前主流意识强制性两种情况;一为作家按其自觉到的观念和方式安排情节结构时意识形态运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非常重要的女作家,她塑造了许多可爱而真实的女性角色:埃莉诺、伊丽莎白等女性形象将向奥斯丁一样永远被人们所称道.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透过《理智与情感》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本文在对《情感与理智》这部享誉世界文坛的作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书中的女主人公埃利诺和玛丽安两姐妹的性格进行了重点的研究,通过介绍她们在恋爱中的不同反应以及两个主人公在书中最后的结局将理智和感情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体现了出来,以《情感与理智》这本小说的主要内容为出发点对简·奥斯汀的婚姻观进行了介绍,同时为了探究这种婚姻观形成的原因,对简·奥斯汀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奥斯汀的成长经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