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在线报道,《泰戈尔歌曲精选集》出版首发式暨泰戈尔作品音乐会17日在北京的中央音乐学院举行。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中央音乐学院领导郭淑兰、中国音协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会长陈自明等出席活动并致辞。《泰戈尔歌曲精选集》收录了泰戈尔创作并在印度广为流传的50首歌曲,内容涉及爱国、虔诚、爱情等多个方面。它的翻译出版,不仅填补了泰戈尔  相似文献   

2.
在胡适和泰戈尔可传的哲学、宗教、文学等一系列事业之外,教育是他们从事时间最长的职业。胡适与泰戈尔彼此熟知,他们的教育目标以自由王国为旨归。胡适的努力不仅未影响中国教育的走向,反遭学界诟病;泰戈尔因自由主义成为民族教育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3.
1924年,中国文坛发生了一件大事,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要到中国来了。4月12日,中国文化界在北京天坛的草坪上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诗人徐志摩和女诗人林徽因负责迎接招待,徐担任英语翻译,泰戈尔由林搀扶出场。林徽因搀扶老诗人登台,红颜白发相映成趣,再加上面容清秀、身材颀长的徐志摩,因此众人把三人喻为“松竹梅”,可谓极为传神。  相似文献   

4.
廖丹:活着     
杨洋 《学习之友》2012,(11):23-27
2012年7月21日,天气有些闷。对北京人廖丹来说,这个日子有些特殊。那天,是廖丹41周岁的生日。这个下岗十五年的男人没怎么过过生日,往年生日就带着儿子下次馆子,儿子爱吃什么点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先生此文发表于1903年11月2日《新民》,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关于赵文化研究的论文,距今已经100年了。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改革家,也是20世纪中国学界首倡“史学革命”的学者,他最早用近代资产阶级史学观点阐释中国历史。这篇赵文化的研究文章弥足珍贵,谨以此文纪念赵文化研究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6.
本月逝者     
1972年1月9日 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逝世,享年70岁。1939年1月17日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逝世,享年52岁。1929年1月19日 梁启超在北京逝世,享年56岁。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留日时期开始接触泰戈尔作品,他的泛神论思想和早期诗作的表现形态均与泰戈尔的影响有关。“五四”后期,由于郭沫若思想的发展变化,泰戈尔的影响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8.
十月一日国庆节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我们的祖国也不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大典是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定》,规定每年的国庆日为10月1日,并以这一天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也就是我们国家的生日。  相似文献   

9.
日前,北京匡时在北京宣布最大宗的一批梁启超档案即将公开拍卖,并现场与中华书局、清华大学签署合同,定于10月下旬对这批尘封百年的珍贵文物举办主题为"梁启超与现代中国"的系列活动,包括出版、展览、国际研讨会与演讲周。"南长街54号"藏梁氏档案包括信札、手稿、书籍、家具等共计950件,是梁启超研究资料的新发现。其中287通信札,包括梁启超胞弟梁启勋收藏的梁启超信札240余通、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和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对他的研究,一向为学界所关注.最近,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由李喜所、元青合著的人物传记——《梁启超传》,把该人物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印度诗歌及泰戈尔对我国新诗诗体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通常认为新诗是西洋诗歌的横的移植,忽视东方诗歌,特别是印度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事实上以泰戈尔为代表的印度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较大。它不仅是新诗革命的潜在动力,还较大地影响了新诗革命的态度、新诗的形态及新诗的诗体方式,小诗体正是泰戈尔诗歌直接影响的结果。泰戈尔的做人方式和作诗方式对郭沫若、冰心等人的影响较大。他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他的强调诗的哲理性的诗现和散化式的诗体方式,对中国新诗诗体的建设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时代潮流和诗歌翻译等原因,中国新诗人也误读了泰戈尔,以为他写的都是无韵诗。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大师,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同时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其青年教育思想是梁启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并取得了系列成果。通过对《少年中国说》和《新民说》为中心进行考察,梳理和总结梁启超青年教育思想的学术背景、思想渊源、历史命题和当代借鉴等相关成果,宏观勾勒梁启超青年教育思想研究的全貌,并对既有成果进行辩证分析,以助推这一研究持续深入与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3.
潘喜颜 《政治思想史》2022,(4):30-40+196-197
辛亥革命前梁启超初则维新变法,继而倾向排满革命,后又回归君主立宪,政治主张多次变化,这些变化与梁启超丰富的侨易经历有密切的关系:戊戌变法前梁启超曾侨往广州、北京、上海、长沙等地,确立了维新救国之志,但也有排满革命的想法;在侨日之后,所在地的思想与政治环境及个人的善于追寻新知导致了梁启超思想的变化,由原来主张维新变法变为支持革命共和;1903年梁启超经历美国侨易后,又反对暴力革命。他的政治主张变迁不是由激进变为保守,也不是政治投机,而是从国内侨到日侨再到美侨的丰富侨易经历带来的精神质变后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论梁启超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20世纪中国史学,不能不提梁启超的史学。学界对梁启超史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很少有人论及其历史编纂学思想。实际上,梁启超的历史编纂学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对旧史的批判蕴含着梁启超的历史编纂学思想,对新史的设想则直接反映了梁启超的历史编纂学思想;对史籍的划分和史体的评述,反映了梁启超对史书编纂形式的认识,也蕴含着史学家丰富的编纂思想;关于史学求真与致用治史目的的认识、关于通史与专史研究与撰述之思想以及赋予"史家四长"的新意义和新的阐释等等,都深刻体现着梁启超丰富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1925年4月30日,徐志摩致信泰戈尔:“你曾给女作家凌叔华小姐很恰当的奖誉,认为她比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民国才女如云,泰戈尔干吗独拉凌林二人比较?  相似文献   

16.
1925年4月30日,徐志摩致信泰戈尔:"你曾给女作家凌叔华小姐很恰当的奖誉,认为她比徵因有过之而无不及."民国才女如云,泰戈尔干吗独拉凌林二人比较?  相似文献   

17.
5月7日是泰戈尔诞辰150周年纪念日,由印度政府举办的纪念大会在新德里举行,印度总理辛格、执政的团结进步联盟主席索尼娅·甘地等印度政要出席了纪念大会,可见泰戈尔对印度的重要性。在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学识渊博。1895年春赴京会试期间,他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向清王朝联名请愿,史称"公车上书"。1898年,他在北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他向光绪帝进呈所著《变法通议》,和康有为等实施变法主张,史称"戊戌变法"。同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梁启超逃亡日本。在日期间,他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宣传改良主张,同时也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  相似文献   

19.
近百年来学术界对“小说界革命”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从“小说界革命”是否是一场革命、梁启超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态度、梁启超倡导的政治小说、“小说界革命”理论及其特点和影响等方面看,学界在纵向研究上取得显成果的同时存在成果差异,横向研究上则既有不足也有潜力。  相似文献   

20.
"国学教育"虽然是当代学界的流行语,但大多是在一种似乎"不言自明"的模糊状态中使用,很少从史学和教育学的学理层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梁启超国学教育思想的探讨,提供一个近代思想家"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相关联的分析视角,探索民国时期梁启超"国学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国学研究中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