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中农科骨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推动职业中学农科骨干专业教学改革 ,1998年 ,河北省教育委员会委托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制定了《河北省职业中学农科类专业教学计划》 ,经专家论证通过后 ,由省教委以〔1998〕19号文件《关于印发河北省农科类专业教学计划的通知》下发试行 ,并委托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着手组织编写配套教材。从1999级新生开始试行的《农科类专业教学计划》 ,是在总结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经验 ,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项成果。这一成果对职业中学农科骨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  相似文献   

2.
一、农科专业选择教学内容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职业中学的办学者应首先充分调查毕业生的去向,毕业生服务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及其对就业者素质和各项技能的要求,然后决定开设相应的课程。开设课程时既不要违背国家和省对职业中学农科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又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毕业生就业地区对其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职业中学教学计划的制订和颁发只能采取国家和地方两级结合的方式来运作。除少部分骨干长线专业外,大部分专业教学计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主要依靠地方来完成。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职业中学教学计划的编制原则,无疑是直接或间接参与地方教学计划编制工作的有关管理人员、教研人员、教学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保证和提高职业中学教学计划编制质量的先决条件。职业中学教学计划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一、整体性原则即指教学计划的编制要全面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德、智、体几方面发展的要求;在教学计划的各个部分之间,注意…  相似文献   

4.
省职业中学农科专业课教学经验交流会于今年8月15日在黄山市召开。全省70所职中的农科专业教师,包括大农业类的农学、植保、牧医、养殖、水产、林果、茶叶、蚕桑、花卉园艺等十个专业的教师代表、各地市教育局代表以及上海职业技业师范学院、安徽职业技木师范学院的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四年冬季以来,笔者重点调查了本省的一些农村职业中学,参加举办了本省有七十所职业中学农科类专业教师参加的教学经验交流会,同时,也初步了解了省内外一些城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得到的印象是:城市职业教育经过这几年努力,无论在事业规模、管理体系、教学设施、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教研活动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中学开展教研工作有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益于探索职业教育规律。职业中学教研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教研内容的广泛性。职业中学专业门类多,课程设置杂,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范围广,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材编选,到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艺术,无论  相似文献   

7.
农村职业中学,努力办好农科专业,是使学校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体现农职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许多学校的农科专业感到步履艰难,但迁安职教中心,却把农科专业办得红红火火。这里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学校在不断摸索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我们坚持抓好五项管理,使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较好地发挥了教研部门的职能作用。 一、抓好教学计划的管理 科学的教学管理就是围绕培养目标实施管理,培养目标则是通过教学计划体现的,农村职业中学专业设置繁杂,而且不能长期稳定,因此,制定职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村职教尤其是农科专业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滑坡现象,究其原因,除观念陈旧、农业比较效益低等客观外部的制约因素外.农科专业自身建设的薄弱是关键所在,其中教材问题就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农科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八五”期间,国家教委规划的农业类教学计划就有种植专业和畜禽养殖专业,高教出版社配套编写了相关教材,各省市也与国家教委联网并建立了解决农科专业教材供应问题的信息与服务网络,初步解决了教材的短缺问题。但由于职业教育区域性强,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也不尽相同等因素,教材建设仍跟不上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职业中学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而崛起的 ,其中的农科类专业培养目标是为农业生产第一线培养熟练劳动者和技术技艺人才。但从1991年开始 ,职业中学农科类专业开始出现下滑 ,主要表现为招生困难、流失率高、毕业后难以发挥作用等。近几年虽有好转 ,但形势仍不容乐观。究其原因 ,除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等外部因素外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一些学校沿袭了普通中学办学模式 ,未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致使其毕业生学无所长 ,技无所专 ,因而出路不畅 ,形成恶性循环。笔者认为 ,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是职…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职业中学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而崛起的 ,其中的农科类专业培养目标是为农业生产第一线培养熟练劳动者和技术技艺人才。但从1991年开始 ,职业中学农科类专业开始出现下滑 ,主要表现为招生困难、流失率高、毕业后难以发挥作用等。近几年虽有好转 ,但形势仍不容乐观。究其原因 ,除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等外部因素外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一些学校沿袭了普通中学办学模式 ,未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致使其毕业生学无所长 ,技无所专 ,因而出路不畅 ,形成恶性循环。笔者认为 ,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是职…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职业技术教育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我们宜兴县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时,抓了四项基本建设的工作。 1.关于教学计划的建设。我们要求所有职业中学都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83年我县汇编了本县11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发给各校严格执行。84年市局颁发“关于制订农职业中学教学计划原则意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菜篮子"的重要性逐年增加,以往被视为冷门的农科类专业也开始"回暖",但仍有部分农科类大学生对专业了解存在局限性,导致专业意识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和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为此应根据农科类专业思想教育的过程性、实践性与多渠道原则,通过凭借思想教育平台、探索多元教学方法、依托校园学生组织和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等策略,对农科类大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农科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农科类生产实习的特点,其受作物生产的季节限制,具有多学科交叉性、不连贯性和周期性等;分析了农科类生产实习的模式,主要有混合式、分散式、集中式三种,论述了各自的优缺点;并针对农科类生产实习的特点,提出了改革的设想,即加强生产实习的多样化、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和固定化、以小组形式设置实习项目,加强团队合作的培养和采用分散式实习,满足教学计划的调整,供农科类生产实习的改革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从传播理论的角度看职业中学的“窗口”效应金国安职业中学的创办打破了结构单一的传统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职业中学毕业生就业可以不经过任何培训而直接上岗,同时,学校还可以从市场中获取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以达到职...  相似文献   

16.
职业中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学生毕业要直接上岗顶班劳动。为此,职业中学的教学计划除上好文化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外,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本文着重对利用署寒假见习活动的效果与做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一、专业设置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九九○级开出了四科十六个专业类的全国统设专业科类。它们是: 1.理工科:机械工程类,电气工程类,计算机应用工程类,化轻工(含食品营养)工程类,土木建筑工程类; 2.经济管理学科:经营管理类,会计审计类、统计类、财政税收类、金融类; 3、文科:汉语言文学类、法律类、政史类; 4,农科:种植类、农业师资类; 开设上述专业科类总的指导思想是:一方面,在八九级中央电大全国统设专业科类的基础上,保持几个相对稳定,即:各科类教学计划相对稳定,各专业设置相对稳定,全国统设课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改革步骤稳步体现,将八八级中央电大已开设的二个农科类继续开设。根据社会需要,为扩大适应面,方便各地方电大在全国统设专业科类下派生专  相似文献   

18.
农业微生物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和动物生产类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农科涉农及各专业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前几年教学计划的调整、压缩,微生物学的教学时数陆续由原先90学时减少至50—60学时。迫于学时数的压力和过去教学条件的限制,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我们曾舍弃了微生物遗传和部分微生物生态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但这样容易  相似文献   

19.
职业中学农科类专业课程体系由大农业通用公共课、专业生产理论课、生产技术课、实验技能训练课组成,可描述为"三级、四层、多模块"课程结构.模块课程选择时,应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农、果、牧有机联系,与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相适应,为农业产业化生产服务,课程内容反映生产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1994-2012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对中职农科类专业招生数量、在校生数量、毕业生数量等变化分析,发现中职农科类专业招生数量稳中增长、生源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在校生数量有所增加,专任教师生师比过高、毕业生数量上升、学生流失率相对较高。鉴于此,为更好引导中职农科类专业发展,提出拓宽中职农科生源渠道、加大教师培养与引进力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