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泉州宗教信仰多而杂,其中,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尤为兴盛。在众多的信徒中,女性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在介绍当地女性参与民间宗教信仰的概况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重点从观念更新、政府加强引导、女性自身提升等方面阐述了泉州女性民间宗教信仰问题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热播美剧《绝望的主妇》中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女性的真实写照。从该剧中的主妇们身上可以看到中美女性在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中国女性相比,美国女性更加独立自主,思想更加开放,对人更加坦诚,宗教信仰对她们生活的影响也更大。这些差异也体现出中美文化上的很多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转型视角,系统分析经济失范、社交失范、文化失范对乡村女性宗教信仰的深刻影响。揭示经济失范是乡村女性信教的外在诱因;社交失范是乡村女性信教的助力剂;文化失范是乡村女性信教的内在诱因。  相似文献   

4.
满都麦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本土作家,其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内涵丰富,个性鲜明,民族气息浓郁。本文就满都麦对女性崇拜、尊敬、热爱的女性观从家庭环境、宗教信仰和蒙古族女性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独特角色的影响以及满都麦自身内向、细腻、唯美的性格特点等主客观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5.
《达·芬奇密码》是美国作家丹·布朗的重要代表作,基于小说的影响,这部作品被拍为同名电影并产生较大影响。作品融入宗教、历史、艺术绘画与建筑等知识背景,通过符号、密码等因素的运用塑造富有悬念、惊悚的侦探故事。丹·布朗通过丰富的故事内容来突出女性地位。书写传统宗教中强权男性统治下的女性“他者”形象,对以男性主义为中心的宗教信仰进行颠覆与解构,以此来重构女性崇高地位。丹·布朗通过作品来倡导男女性平等,重视女性在宗教思想中的地位,使男性与女性处于平衡状态之中,发展更为需要与时代相结合的宗教信仰来支撑人们面对未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当代石门坎花苗女性的社会生活仍然处于短缺之中,她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贫乏、社会地位较低。在此,宗教信仰给了她们生活的勇气,满足了其精神和现实的需求。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而展示的宗教经验既是她们宗教生活的核心内容,又是其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宗教信仰嵌入于花苗女性的社会生活中,并将这个共同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紫色》与《祝福》两位女主人公迥然相异的命运说明,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自我反思过程是女性在反抗压迫,寻求自我价值中的关键因素;女性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自我意识的成熟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女性解放的成败与否。另外,对宗教信仰的正确认识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福克纳创作的众多南方女性,大多命运多舛。造成这些南方淑女的悲惨命运的原因,与南方女性的畸形心态、宗教信仰和所处的社会地位等有关。南方女性只有抛弃旧的传统价值观,接受新的价值观,才能跳出毁灭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董倩 《文教资料》2010,(15):22-24
本文通过对易卜生笔下的各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女性的地位与出路不仅仅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还受到宗教信仰、法律、经济等各种因素的约束的结论。并指出,女性要想在社会上获得一席之地,必须有健全的人格、独立的心态、勇于进取的精神.并且不断地用文化知识和科学理论武装自己。  相似文献   

10.
佤族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多样,具有独特性、生动性和可感性,反映了佤族社会的生活内容。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文化内涵丰富,主要表现为原始宗教信仰的反映、传统伦理道德的折射、审美追求的体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妇女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