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向渝梅  章波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0):137-138
“NB IC会聚技术”对学科会聚将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科交叉融合、科技进步实现效益最大化、构建创新型国家基础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会聚技术"及其对科技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聚技术”是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崭新的表现形式.综述了会聚技术的有关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对科技管理的影响,认为现行的科研和教育体制应加强整合,以适应科技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栾春娟 《科研管理》2012,33(7):48-58
运用专利计量与信息可视化技术手段,对会聚技术进行测度与可视化分析,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对纳米-生物(NB)会聚技术测度与可视化分析的结果显示,2000-2009年间,NB会聚技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NB会聚技术共涉及到4 998个不同的技术小类,其中"细菌、真菌、病毒等的测试与探测技术"是最重要的领域;NB会聚技术的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核酸、碳纳米管、制备方法、生物标本、癌症治疗、靶标分子等方面。中国政府和科学技术界,应通过加强纳米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合作,拓展纳米与生物技术的合作领域和合作主题,培养更多的NB会聚技术领域人才等途径,推动中国NB会聚技术的不断发展。NB会聚技术的测度与可视化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其他会聚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4.
技术会聚研究探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娜  毛荐其  余光胜 《科研管理》2017,38(12):20-28
近来,技术呈现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技术会聚涌现,有望主导下一代技术创新。本文首先借助科学计量和共现网络分析对技术会聚研究趋势及热点进行总体概述;接着对文献回顾归纳分析,从技术会聚界定、测度、过程及会聚创新几个方面对技术会聚研究进行梳理并展望。研究发现:现阶段,技术会聚内涵已基本明晰,技术会聚测度研究最为广泛,但技术会聚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初浅的、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为促进技术会聚的发展及相关科技政策,迫切需要学者打开技术会聚"黑箱",开展技术会聚辨识、预测及技术会聚创新等重点选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专利是发明技术的重要载体,专利间引用是一个重要且可测度的发明技术扩散途径。从专利角度对技术扩散概念进行了阐述;将基于专利的技术扩散研究总结为六类,对每类中的理论和专利分析方法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未来研究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专利引文信息因反映技术传承关系、容易获取、便于定性定量化研究等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技术演化分析。首先从专利引证角度对技术演化研究相关理论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将主要研究内容总结为技术主题演化趋势分析、技术前沿变迁比较、技术发展主路径识别、技术演化网络形态特征刻画与发展预测等四类,将涉及的主要研究方法总结为专利引文分析、文本挖掘、技术生命周期经典模型、TRIZ理论、网络分析等五类;分别针对各项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进行评述,逐一总结了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最后从研究思想、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四个方面提出未来技术演化研究的发展方向:体现系统性思想、关注动态性与未来预测性、探索多元化方法体系、开发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软件。  相似文献   

7.
由技术的发展与运动形式的关系可知,会聚技术即"意识技术",是高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会聚技术显示出科学技术内在一体化,以及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一体化的特征.会聚技术的本质在于人机合一.其未来的发展更加不确定,可能是天堂或地狱.人注定如哈姆雷特,犹豫、彷徨,行进于此两极之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客户知识管理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客户知识管理的理论框架两种类别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所存在的争议进行了评析,最后展望了客户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客户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客户知识管理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客户知识管理的理论框架两种类别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所存在的争议进行了评析,最后展望了客户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学科会聚是大规模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对知识生产和科研组织将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以哈佛大学威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使用文献计量、网络分析等方法,从知识角度对学科会聚的知识结构与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底层知识单元的共同、共通性和互补性联系为重要基础,学科会聚呈现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工程科学学科群知识结构特征;学科会聚是从邻近知识领域逐渐扩展至遥远知识领域渐进过程,且学科群间的协同共进程度逐步增强。这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规律,统筹规划学科发展、有重点地开展基础研究等政策制定提供支撑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化视角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几年国外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文化相关主题,指出文化视角是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领域未来研究的突破口.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基于文化视角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进行了述评,归纳出文化因素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三个主要影响方面:可迁移性、接受程度和使用效果.分析了基于文化视角开展相关研究的核心问题,指出未来研究应综合考虑文化的多个层次,从文化认同视角探讨文化对个体应用信息技术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罗祥  谢丹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8):55-62
目前我国已有30个省份实施创新券政策并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在组织实施中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对政策的优化和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从政府管理的视角,对国内各地创新券的管理模式、管理流程、支持对象与范围等情况进行梳理与归纳,比较研究其中典型的创新券组织管理模式,分析创新券组织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从改革创新、强化组织管理、防止支持范围泛化、调动高校院所积极性4个方面提出优化完善创新券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区域科技创新视角下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地方高校是区域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但是当前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抑制了地方高校在区域科技进步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地方高校要从服务理念、管理模式、创新平台、资源配置、评价体系、信息系统和科研经费监管等方面完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带动区域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4.
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从创新能力的视角考察中国技术引进可以为战略路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从创新能力的视角综述了中国技术引进及溢出的渠道、效果和影响因素.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引进仍然是中国获取技术能力的重要来源,并且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是中国技术引进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政策调整和吸收能力的培养,形成"引进-消化吸收-扩散-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实现从跟随模仿向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路径转变.另外,从研究方法而言,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和区域案例研究,解决具体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态学视野下的技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从技术及技术研究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了技术的生态出路,接着用生态学的视野进一步论证了技术的生态缺陷,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程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技术生态的概念和框架,并对此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软科学》2019,(4)
针对技术会聚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以综合评价技术会聚过程中技术领域的影响力及关联度两个重要维度出发,分别采用关联规则探析发生技术会聚的领域,交叉影响分析法测度技术领域间的影响力方向及作用强度,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技术会聚网络进行特征向量中心度分析得出技术会聚影响力指标。实证结果显示,评价指标具有明确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能够被应用于会聚过程中技术领域价值的判定。  相似文献   

17.
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及自主创新水平与效率的重要途径。由于共性技术在多个领域和行业的外部性,使得其作为一种国家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手段解决,政府的主导与支持是有效研发的关键。管理也是一种共性技术,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服务性和支撑性的功能,研发共性管理技术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美英等发达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共性管理技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尽管国情与管理体制不同,但都建立了以"过程、任务、角色、产品"为核心,以"任务指南、操作模板、风险案例"等为辅助的共性管理技术体系。通过比较美、英两国参与和支持该领域发展的背景、过程、内容及成效,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组织管理现状的共性管理技术体系,重点论述政府在共性管理技术的功能定位、研发组织、服务平台、推广使用等环节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