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针对现实、诠释现实、引导现实,现实维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向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维度既是实践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从现实要求出发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适时回答现实提出的重大课题,为马克思主义增添现代内容,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向实践转化,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维度的具体路径.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维度,还要处理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民族立场与世界眼光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是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跃。探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及特点,在准确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内在关系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发展中国为主题和现实目标的历史传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和理论升华。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想与中国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初步实现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化和具体化。深入研究和阐发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定位,并建构学术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本是一个问题两种不同的表述。但是,人们往往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研究,忽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内涵探索。其结果必然影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前提,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指在实践中产生又通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中华民族通过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加速了民族精神现代化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提升了民族素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可能和发展动力。因此,应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以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从产生与发展过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鲜明的协同性.从静态看,协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特征;从动态看,协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具体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实践具有协同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发展具有协同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进步具有协同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协同性要求出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一个是“化马克思主义”与“化中国”的统一,一个是“化马克思主义”与“化时代”的统一,根本上的共同点在于都包含着“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都强调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表述,体现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秉持全球眼光、国际视野,引领了人类社会发展,是具有时代意义、世界意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理解为“化马克思主义”与“化大众”的统一,主要强调的是把抽象理论形象化、通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系列成果,若无法实现大众化,力量就很难发挥出来,就很难转化为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西学东渐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历史前提,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变革,推进了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本土化、中国化的方式对接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维。由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变为中国哲学、中国思想及中国理论。西学东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拥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历史背景,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传播的历史契机。在中西文化视域下,西学东渐则为我国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思想及内涵提供了正确发展方向,使文化形态、历史背景、内在特质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的基本媒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和改造中国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并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成就体现为革命时期、建设探索时期及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指明了方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新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两者的融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融合过程中应注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同时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重大命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仅恢复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命题,而且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民族化、具体化、方法化和创新化。科学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中国模式是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功经验的归纳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模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全面性、整体性概念,中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的产物,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根本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核心内容,并通过这两个层面得以表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国化、运用的中国化和创新的中国化三层涵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从中国实际出发,把立足点定位在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标志性成果。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模式,实践了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方向,开辟了以中国基本国情为依据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道路,引领了以践行为人民服务为风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潮流,深刻揭示了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和推动中国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实事求是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内在逻辑。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思想动力。党的思想路线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辛玉玲 《文教资料》2013,(23):66-67
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继续谱写中国发展进步的辉煌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者和光辉典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按照实践的发展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前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我党的历史上,率先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科学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强调走自己的路,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分析和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