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熙的进取精神表现在,他走在了当时学习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前列;表现在他坚持“用人行政,惟求基是”的思想路线;表现在他能正确地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完成了忆族团结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
康熙大帝和彼得大帝是18世纪世界上两位著名的君主。通过对他们施政方针及政策制定原因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在康熙盛世表面现象的掩饰下,康熙时代的中国社会正开始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3.
康熙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最有影响的帝王之一.他一生坚持文治武功,在继承满人固有文化和信仰基础上,兼收并蓄中国传统儒释道和西方文化之精髓,使其长达六十余年的执政时期国泰民安、政治稳定、社会与经济繁荣,充分显示出其治国的胆魄和才能;同时,从其开放的宗教观让我们看到了康熙帝的和合理念以及清朝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4.
二月河"清代帝王系列"中的《康熙大帝》,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适当穿插传奇和话本式的艺术手法,通过许多具体的事例,突出地再现了康熙即位后在对国家的英明治理中对"汉"传统的学习与推崇,从各个方面接受并正确执行汉族政策,充分正视和运用"汉"的传统意识,为开创王朝鼎盛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席泽宗先生《论康熙科学政策的失误》一中的部分结论和论证.诸如立论前提、康熙学习科学的目的和动机、用人和培养人才及《律历渊源》的编撰等问题值得商榷。导致康熙科技政策失误的原因很多.但不能让康熙对近代中国科学落伍承担过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朱彝尊从一个反清复明的追随者演变为清朝盛世的歌颂者,显然与其高中康熙己未词科并入值南书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其所标举的醇雅词学观,不仅成为浙西词派的旗帜,而且也与康熙所提倡的"清雅醇厚"的美学原则桴鼓相应,并与王士禛的"神韵"说共同承载了演绎康熙王朝盛世元音的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的宗教问题,不仅是群众信仰问题,也是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问题。由于一些原因,中共采取谨慎步骤处理宗教问题:主张争取宗教团体中的落后分子,同帝国主义割断联系;号召宗教界开展"三自"革新运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共加快了肃清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宗教政策是影响一个国家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赫鲁晓夫执政前期反复不定的宗教政策和后期发动的大规模的反宗教运动,严重地损害了当时苏联国内的政教关系并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在其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为其他国家如何处理好宗教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我国历史上的"三武灭佛"和"康熙禁教",对我国宗教及历代统治者的宗教政策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导致这些事件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损害了统治者的利益,同时也反映了宗教发展与适应社会的必然过程.它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宗教,也启示着宗教界人士如何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0.
汤斌是清初的名臣大儒,他以诗文受知于康熙,其"彬彬典雅"的诗文可谓盛世元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本人亦成为康熙"右文之治"的代言人;更为重要的是,汤斌严禁淫词小说、杜绝赛会演戏等措施,不仅扭转了吴地奢靡风俗,而且影响了康熙一朝的文化政策,特别是影响了康熙一朝的文坛走向。  相似文献   

11.
清朝入关的最初岁月里,政府面临着尖锐的民族矛盾和深层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康熙亲政后,为了政权的稳固,考虑到政策的效率,文化政策也被迫作出适时调整,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清代文化政策对八旗子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以清代康熙皇帝与纳兰性德关系为个案,探讨清代文化政策与八旗子弟的汉化影响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小读者,还记得上期“名人录”中的问题吗?告诉你吧,第一位去孔庙祭拜孔子的清朝皇帝就是。  相似文献   

13.
康熙的西学观,是在学习、反思和批判地吸收西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康熙对待西学的态度是:批判吸收,学以致用,凡不利于巩固统治及不适合中国国情者坚决取缔;其西学观的实质是“节取技能,禁传学术”,并大力倡导“西学中源”说。在西学观的指导下,康熙应用西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韩秀阁 《考试周刊》2009,(52):38-39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建树的帝王之一,其历史功绩不仅在于平定三藩,统一台湾,西北平叛,抗击沙俄,满汉一体化的努力,而且在于他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推动社会文化进步所作的贡献.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努力博习经史,学习传统治国理论和与国计民生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是他作出历史贡献的根由之一.  相似文献   

15.
蒋新红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1):17-19,27
红二、六军团从北渡金沙江到离开中甸县城历时18天,是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站,也是进入藏区的第一站。在行军途中以及在县城休整期间,红军纪律严明,认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为北上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奠定了思想、组织和物质基础。也为后来我党开展民族工作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16.
中古后期(16世纪-17世纪末)法国王权处于危机时刻仍能发挥"中枢"作用,主要依靠了宗教政策和司法权威两大柱石.国王通过多次颁布宗教宽容敕令,强调其政治中心地位;通过国王的司法权威维护王室的特权;此外,作为王国的统治者及其辅政大臣在关键时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观中古后期法国政治历程,可以看出法国历代君主的宗教政策是仅以加强王权为核心,以宗教宽容为手段,以宗教一体化为目标,宽容政策是其缓兵之计,而结束宗教宽容政策导致了法国经济的急剧下降,其后果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杰出皇帝之一,在他任期,曾不遗余力地治理黄河,为民兴利。其诸项兴修水利的举措,从治河到治国的英明决策,不愧千古一帝之美称。  相似文献   

18.
清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几经调整,多次变化。从顺治入关到宣统覆亡,大体可分为允许贸易(1644~1654)、严厉禁海(1655~1683)、开海贸易(1684~1756)、闭关锁国(1757~1841)、被动开放(1842~1912)五个阶段。要全面论述这五个阶段的情况,颇费笔墨,现仅就相当重要但说法不一,且为中学历史教学界长期忽视的“开海贸易”阶段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康熙主张“以德化民,以刑弼教”,“宽则得众,信则民任”,反对无论任何犯罪一律重刑处断的绝对方法。在立法上,他注意体恤民命,针对律例繁简不一的情况,对清朝建立以来所用的例文进行了系统编定。他还随时针对法律与现实中犯罪不适应的情况,因时制宜地予以修订。在刑事司法活动中,他不仅亲自参与审案,把人命案件当作大事,坚持疑罪从轻和少杀慎杀,及时清理积案。他还注重挑选能力强和办事谨慎的人担任司法官员,对于不肖司法官员能及时予以惩处。在刑罚的执行上,他注重对过于苛责的刑罚执行时间和地点及时进行调整,以期给人犯自新的机会,防止人犯因为过于恶劣的刑罚执行环境而死于刑罚的执行中。  相似文献   

20.
台湾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事关国家主权领土统一、完整的关键问题。在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原则下,借鉴康熙收复台湾的历史经验,采取军事、政治、经济、统一战线等多种途径,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