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把教育当成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为了探索这种影响作用在河北省的体现,本文在获取历年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量化分析;之后将两者相结合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根据前面的多重分析,本文提出了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促进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部分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和当地人均GDP的国内排名来分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现实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促进两者均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非均衡发展现象,如不及时解决必将制约民办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不均衡发展的各项表征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民办高等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内部外部结构的非均衡性早已成为客观事实。高等教育的主体——各个高等学校的特色、优长,以及学科专业形成的自己的特点优势,实际上也是高等教育结构非均衡的另一种写照。引起众多非议的学科专业设置的同质化、雷同化等,是非均衡结构导致的悖论现象。在完成向大众化过渡之后,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及其走向,应侧重研究结构的非均衡性,通过特色、优长谋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当今中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中国体育产业经济正处于第2类非均衡状态向第1类非均衡状态过渡的理论观点;探讨了中国体育产业经济非均衡状态的成因;阐述了中国体育产业经济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特点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高校师资水平、经费、办学效益等的比较,可以得知:三大区域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非均衡性,而且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也存在着非均衡性.而适应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区域化.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和经济文化等原因,新疆的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首府乌鲁木齐市及周边的昌吉、石河子市。新疆的高校不仅数量少,办学层次也比较低,而南疆与北疆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针对新疆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新疆高等教育科学布局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20世纪 90年代后 ,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和公立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区政策差异形成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当前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系统 ,实现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 ,以促进民办高校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发展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发展,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多方位的,有的是直接作用,有的是间接作用,而实际上就是一个合力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组合方式和强弱程度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从高等教育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正确、深刻地认识这些因素,树立完整、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主要为:培养全球“通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参与全球的教育竞争;创新化、建立与全球化相适应的经济化;规避政治风险。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我们应增强全球意识,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振兴民族精神;以我为主,完善高等教育法规和加大教育投入,增强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但它也给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值得我们研究与把握。  相似文献   

13.
对湖南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研究的结果表明: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水平;湖南高等教育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今后应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并着重于内部调整。这可能是符合省情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关系的三维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辩证、经济发展形态、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三个维度阐释了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这一促进两者关系协调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走势,倍受世界各国关注。文章从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辨证关系之视角,探讨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与推动,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增长中,知识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而教育的意义重大。教育不仅起着传播知识的作用,教育部门也是生产知识的主要部门之一。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增长起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职教育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其某些发展环节仍很薄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探讨了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保障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非洲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非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大于高等教育。因此,非洲政府比较重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忽视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然而,最新的有关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的教育收益率比原来所认为的要高得多。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也开始重视非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种种原因推动下,近年来非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新迹象。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教育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文章利用福建省1979—2009年GDP增长率和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研究表明:福建省的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规模之间虽然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二者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In Western Europe, especially in Germany,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s generally perceived as an alternative to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for students from relatively affluent families; more broadly, there is a general perception that attending a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is correlated to wealth. This perception is influenced by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S, which is the world's most visible private system, but also probably the most atypical.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ttainment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as reflected by their per capita GDP. We will try to relate the indicators in models that use cross-sectional transnational data as well as time series analysis for four contrasting countries (Chile, Germany, Romania, and the US). We will address two questions: (1) do wealthier nations have a higher percentage of enrolment in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nd (2) does enrolment in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grow with economic growth?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a simple gen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rolment in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does not exi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