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教育学要求教师具备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此外,还应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其中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托尔斯泰语)但是爱学生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也不是空洞的理论,它是一门艺术,也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如:一、了解学生爱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身体状况、脾气个性、兴趣爱好……不过,了解学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  相似文献   

2.
张炳生 《教书育人》2003,(11):39-42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爱心是一种高级情感,与人的理智、道德、审美和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爱心育人"不仅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师爱就是一种教育的圣心,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  相似文献   

3.
宽容是一种爱。教师如果能宽容、善待每一个学生,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学会宽容孩子,而具备“五心”则是宽容的前提。一要有“爱心”。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衡量教师道德的准则。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虽然读过很多书,但却不能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也就算不上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是一种自我牺牲。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齐…  相似文献   

4.
一、师爱提到教师的爱,人们往往容易将它局限于“教师爱学生”这一单一的形式,但实际上师爱应该包含三个层次,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这三个层面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与热爱教师职业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基础与前提,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与热爱教师职业的具体表现与必然结果。1.热爱教育事业。“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师只有把祖国的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去追求,才不会被暂时的名利诱惑,不会被困难吓倒。当前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同样从事教育的…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道德修养是教育工作的精髓,而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就是师德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一、宽容,师爱的泉源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宽容是水,它就流淌在教师对学生爱的海洋中;宽容是桥,它就架在学生与教师的  相似文献   

6.
保罗·韦地博士的问卷调查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尊重与爱心是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笔者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种爱: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诚然,爱是教育的本质,教师的爱是世上最真诚、最无私、最崇高的爱.教育应以爱为基础、为前提,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去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这种爱也才会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上得以体现.那么,教师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呢?我个人认为需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班主任,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具备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对协调教师个人利益和社会主义整体利益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师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好桥梁,是形成班集体的前提,是形成团队精神的内在因素.有人曾对120名优秀中小学教师和模范班主任的教育活动进行过调查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100%的模范班主任和80%的优秀教师"师生关系好有威信.100%的模范班主任和优秀教师对学生充满着爱".由此可见,尊重、热爱学生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关键.对学生多些爱,多些耐心.不说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唐华春 《文教资料》2005,(2):128-129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正是因为有了爱,世界才能够和平与发展,才能够充满“阳光”。正是因为有了爱,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才有了永不衰竭的动力源泉,才有了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和创造的喜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无法估价的,但爱心又是等价交换的,它是教师的无形资本,是教育者内驱力的源泉。俄罗斯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能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要做一个热爱学生的好教师,只有爱得真切而丰富、爱得科学而广博,弹奏好爱的乐章,才能…  相似文献   

10.
与爱同行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告诉我:热爱学生,是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才能在实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一切优良素质的灵魂,即师魂."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至深的道德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与学生有着最频繁的接触,班主任的形象也是学生直接学习的榜样。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因此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它表现在:一、热爱学生、热爱班级,这是班主任应有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方面的个性品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教育活动离开了爱,都将变得苍白无力。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  相似文献   

13.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也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力量,学生是劳动对象,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往来,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协调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对学生的爱,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心学生,时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在学习方…  相似文献   

14.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她是付出,是给予,不是等价交换。作为一名教师,因为爱,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也因为爱,让一个个单纯而真实的孩子懂得了爱,懂得了回报。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事业和事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两者在时间、  相似文献   

15.
谈及数学,不少学生总认为,数学就是深奥枯燥的概念,繁难单调的计算,数学单调乏味,一到上数学课就产生陌生感和畏惧心理.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现浅谈以下几点: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人说:"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应是平等的交流,什么时候学生与教师的眼光平视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而能使教师真心真意弯下腰与学生平视的,是爱,是母亲对孩子般发自内心的爱.所以,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了爱,也就没有了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缩小心灵的差距,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活学生思维的波涛.  相似文献   

16.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这是不少教育家对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和热爱自己的学生,托尔斯泰就曾经这样说:"教师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深有体会,只有用爱,唤醒学生的情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一、热爱学生%教学生爱教育实践表明,爱是学生的一种基本需要。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8.
梁晓妍 《中国德育》2004,(8):51-51,13
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普遍持久而深厚的爱。它来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这种爱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情景,使教书育人和学习知识都变得生动活泼,可转化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也可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位十分好的老师."爱事业,爱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就要突出一个"爱"字.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因为他不是贩卖知识的商人,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20.
爱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由此可见,教师的爱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