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祛魅的代价--当代道德教育意义的失落与寻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主要针对当前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注重科学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人素质的培养而提出的。道德教育祛魅的现象无处不在,唯科学主义和后现代解构主义造成了道德教育意义的失落。因此,道德教育发出了拯救人类的呼声——回归生活世界,本一并论述了走向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已广泛应用,能够发挥教学形式上的辅助、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个性化学习等功能.但由于道德知识区别于一般性的科学知识,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种与道德教育相适应的人工智能模式.道德知识的特征要求道德教育更依赖于主体习惯养成以及在实践中培养主体作出道德行为的动机和意志力.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既能提高教学质...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学前教育不只是科学知识的教育,也是对幼儿做人的教育,包括道德教育、礼仪教育、情感教育、认知教育等。礼仪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礼仪代表个人的素养和品位。学前教育的礼仪教育要探索出适合该年龄段幼儿发展的教育模式,本文探讨了学前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儿歌模式、表演模式、游戏模式、互动模式等四种模式,并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池田大作道德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荣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6):37-41,46
日本池田大作的道德教育思想有着极其鲜明的特征,其育人目标突出地表现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其道德教育的内容重视对人的心灵塑造;在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上避免单一的学校教育模式,主张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教育途径,并且这种教育不仅限于学生时期,更是伴随终身的终身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德育模式与德育有效性的探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走出传统德育模式下存在的诸多误区,需要通过创建主体性德育模式来取代传统的德育观念和德育操作体系。主体性德育模式强调受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强调激发受教育主体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学术道德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学术规范,更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和品质的建立,贯穿学生发展始终。然而目前高校学术道德教育存在或未融入教育教学大环境,或方式单一、不系统连贯的问题,不符合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本文以内化理论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特点,结合实际操作,尝试提出“层级内化”这一新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模式,并从背景、理论基础、理论模型、应用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介绍,分析总结其优势。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既是一般意义上教育所必须关照的一个维度,也是当前新课程建设不可忽视的一面,任何学校教育的改革、课程方案的实施都离不开以一定的师生关系为支撑。新课程提倡师生关系由原来的支配与被支配的主客体关系模式走向以对话与协作为主要特征的主体间关系模式,其中孕育着深层意义上的课程、知识、教育等本体论上的转换。这种形式上的转变具体到品德课新课程中,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对道德教育本性的理解由科学化、知识化的预设走向了对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判定,也正是因为对道德教育之生活本性的认可,才使得道德教育中的师生对话关系得以可能和实现。  相似文献   

8.
心理—道德教育是在中国文化和教育土壤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心理教育形态,也是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也是对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道德叙事: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叙事是一种久远弥新的道德教育方式。继价值澄清、认知推理等努力之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美国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为代表的西方学校教育将叙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道德叙事产生教育作用的内在机制是:叙事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价值传递过程;道德知识与科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区别;道德叙事契合了儿童道德形成过程的叙事性思维(narrative thinking)特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叙事策略包括指导学生阅读美德故事,挖掘教材中学故事的道德教育价值,等等。  相似文献   

10.
生态体验: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生态体验是生态德育和环境教育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研究者们进行学术自觉反思和超越的新表达。生态体验是研究者希望打开道德教育的新世界、新领域.进行道德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上的自觉创新。以往的传统道德教育偏向于一种“知性论”为主导的理念和模式.这种“知性论”德育的哲学取向是主客体二元分离和对立的人际观、自然观与心灵观,其关注点重在师生之间的伦理知识型纽带关系,忽略了生-生之间、亲-子之间的道德体验关系,其德育过程的操作流程信奉外部道德规范知识传输的实践样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社会对人才要求标准的提高,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单一的道德教育模式取得的教学成果并不明显,道德教育应该展示出人文关怀,回归学生现实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生活化道德教育提倡的是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在真实的教育模式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本文总结了生活化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生活化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12.
心理—道德教育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形态,兼有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共同属性,其特质集中体现为融合性。在心理—道德教育大课程体系中,学科性心理—道德教育、活动性心理—道德教育、矫正性心理—道德教育、隐性心理—道德教育是基本的课程类型。心理—道德教育课程的建构需要从创生理论、探索模式和引领操作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章从二个方面介绍了存在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在道德教育内容上,着重论述了加强人学科教育、死亡教育、自由和责任教育、朴素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在道德教育方法上,重点介绍了民主法、对话法、个 别教育法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最后,结合中国的教育实际,对存在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加以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文字和科学促进了印度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类型多样的各类学校不但教授内容广泛的实用知识和技能,而且侧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教育的训诫;它不但以僧侣为师,而且产生了大批专业教师文士;印度教育不仅凝聚了印度传统文化和宗教,也成为人类古代教育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行为中的不道德现象时有发生,更使人们对道德教育格外关注,如何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认为高校的道德教育应该尽快改善以往传统道德教育的模式,在课程、教学、考试、网络和实践几方面开展教育创新,促进大学生道德方面的“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6.
关注人道德的养成,这是道德教育的本然使命。然而这一本然使命在现行道德教育实践却屡屡遭到放逐。道德教育不但不注重培养道德高尚的人。甚至道德教育本身也日渐成为不道德的教育,这不能不说是对本真的道德教育的反动与悖离。换言之,道德教育已走入了困境。而走出道德教育困境的关键就在于确立一种新的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在过程向度上,它坚持以人的方式把握人,注意道德教育过程本身的道德性;在目标向度上,它以培养道德高尚的人为旨归;在内容向度上,它力图构建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圆融统一的内容体系。  一…  相似文献   

17.
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着四个误区。即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给学生传授道德,导致道德理论与道德实际相脱节,不能达到提升学生道德行为的效果;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校道德教育视为摆设,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空泛化和简单化;普遍利用虚拟道德情境进行道德教育,而不能引起真实的道德冲突,导致道德教育理论上唱高调,道德行为上走低调或实际中的困惑不解、不知所措等现象;过多地强调道德是国家、社会对个体的一种制约,忽视道德对个体所具有的价值,导致道德教育的片面性、强制性。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与规范教育存有相通之处,但道德与规范之哲学异趣也决定了道德教育与规范教育的分殊。道德教育不是规范教育的子属范畴,规范教育不能代替道德教育。对二者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影响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按照道德教育本身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才能培养出真正有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19.
微话教育     
《江苏教育》2014,(5):M0004-M0005
@邓晓芒教育应该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标,道德虽然是健全人格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作核心内容,但并不是全部.也不是能够孤立地建立起来的。道德教育本身就需要有其他方面的丰富资源,例如科学知识,社会和人文知识,包括对人生和宇宙的哲学思考,思维方法的训练(逻辑、语法、修辞等),还有审美和艺术,再就是技术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它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体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道德教育途径。 一、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思想道德。每个人都要维护社会秩序,自觉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一个人无论水平多高,能力多强,脱离了社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