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埕北351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馆下段地层,岩性为细中粒长石砂岩,馆下段储集层属辫状河正韵律沉积砂岩,砂体极其发育,但横向连通情况较复杂,且下部多具底水,因此该油藏开发的关键是准确描述油层的分布。通过对油层的分类,使用微构造研究及测井约束反演的方法进行油层定量描述,落实了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利用油藏工程计算及数值模拟优化,在进行提液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埕岛油田中区单井液量低的问题开展了提液技术政策研究,确定了中区合理的提液时机、最大生产压差、合理注采比及地层压力保持水平。通过研究,对埕岛老区整体提液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学海 《内江科技》2012,(2):129-130
计量在油井的日常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准确掌握油井的产量对生产管理的意义重大。本文以海一生产管理区为例分析探讨了埕岛油田卫星平台油井计量现状,阐述了各种计量方式的原理及利弊,逐个平台列举出了目前在油井计量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牛明超 《内江科技》2011,32(10):134+116-134,116
正确认识油藏水淹特征是改善和提高油藏开发效益的前提条件综合利用油水井地质、动态、监测、敷模等资料,评价了胜利海上埕岛油田馆陶组油藏的水淹特征,经研究认为,油藏水淹在平面上受沉积微相及注采井网的影响,在纵向上受油层非均质程度的控制.在层内主要受砂体韵律性和重力的影响,注采比是影响水淹的最主要因素,对指导馆陶组下步注采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伟 《内江科技》2012,(11):134+80
埕岛油田自营区进入开发的中后期,本文针对制约埕岛自营区快速提液的难点之一,即增注与强注的难题开展研究,通过自营区与合作区系列的对比,得出影响自营区增注、强注难的根本原因在于高矿化度海水作为注入水水源的制约,以及采用合采与没有同期注水的开发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6.
夏玉龙 《内江科技》2009,30(11):44-45
分析了埕岛油田2007年-2008两年来34井次解堵施工效果,对油井堵塞机理及各种解堵剂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典型井故障分析,总结出各种作业情况下各类解堵剂针对不同作业情况的效果,对下步解堵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的核心是剩余油评价,其前提是具体分析研究油藏地质特征,根据其沉积微相不同,建立相应的地质模型,然后用克里格法求剩余油储量。  相似文献   

8.
杜建辉 《内江科技》2013,34(3):127-128
本文针对目前胜利油区海上埕岛油田产液量低、采油速度低和预测的平台安全使用期末采出程度低等问题,筛选了先导试验区,利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经济评价等方法进行了开发调整技术政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埕岛油田具备层系细分,井网加密、油井提液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调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李亮 《内江科技》2014,35(11):26-27
针对目前埕岛油田东营组的地质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油藏工程方法、数值模拟技术以及经济测算等方法,确定东营组油藏的开发层系、开发方式、合理产能、注采比等关键开发技术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埕岛油田东营组采用一套层系开发,注水补充地层能量,压裂增产,单井产能控制在45 t/d左右。  相似文献   

10.
叶俊红  赵元伟  刘忠胜 《内江科技》2007,28(5):93-93,152
本文针对埕岛油田水平井发展和生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后期技术改进提供参考,使水平井管理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
焦巧平 《内江科技》2012,(11):123-124
埕岛油田馆上段储层为曲流河沉积,并细分为7种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研究表明馆上段层内、层间和平面均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研究认为,沉积微相对储层非均质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沉积微相对砂体和油层的展布、孔渗的变化、层内非均质性、夹层和微观孔喉分布上。此研究为埕岛油田调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油藏描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油藏研究由定性和半定量走向定量化,由传统的油藏地质研究转入多学科一体化综合的系统研究:油藏描述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利用教字油田技术进行精细油藏描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应用、地震油藏描述技术的不断完善、多学科协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姚富来  乔力 《内江科技》2012,(5):115-116
本文针对范庄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以西1断块阜二段三砂组(E1f23)油藏为例,阐述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根据钻井、地震、测井解释及岩心分析等资料,应用相控建模技术,分析和研究了该油藏的构造特点、沉积相体系和储层物性参数。最后运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储层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和物性参数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地数据体,为油藏的开发调整、挖掘剩余油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埕岛油田馆陶组自1994年开发建设,初期采用一套井网、大井距、四点法井网开发,到中高含水期已不能满足海上高速高效开发的要求。针对埕岛油田馆陶组油藏采油速度低、压力水平低、动用程度低和层间干扰严重等问题,在储层预测技术及三维地质建模基础上,应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和经济分析等方法,形成了馆陶组油藏开发调整技术政策,并在钻井和作业过程中不断优化配套技术,提高了油层保护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胜利埕岛油田因注水井井斜大、井内脏等原因造成配套防砂管柱应用可靠性问题以及井控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本文设计了免投球新型丢手悬挂封隔器、水力卡瓦和环空安全封隔器,研究开发了适合海上大斜度井和多层注水开发的新型分防分注技术。该套技术对于提高大斜度井一次丢手成功率,改善整套管柱的工作状况彰显很大作用,从而使液控式分层注水工艺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截至2014年10月底,该工艺在埕岛油田共现场应用20余井次,最大井斜52.8度,最大分注层数为5层,施工成功率100%,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起晶 《内江科技》2014,35(10):65-65
新滩油田垦东18块馆陶组属于曲流河沉积,经过10年的开发,受边底水影响,剩余油分布比以前更加零散,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油藏开发需要向"精、细"发展,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为下一步转汽驱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栋 《科技风》2014,(17):123-123
随着我国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相关研究项目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油田开采领域的生产总值连年攀升,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近年来,中国石油单位不仅独立完成了诸多科研项目,而且,很多技术及测算数据为实践提供了较大的帮助,尤其是埕海油田沙一段低渗泥灰岩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本文就埕海油田沙一段低渗泥灰岩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实际应用做以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该技术的未来发展,以期为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刘静 《内江科技》2015,(3):68-69
埕岛地区中生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特征复杂。其复杂的构造特征决定其复杂的储层特征,也造成油气富集规律的不清楚,从而制约了中生界的勘探。本文从岩相、不整合面以及断裂几个控制影响中生界储层储集物性的因素出发定性和定量分析了研究区储层储集物性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刘静 《内江科技》2015,(4):29-30
目前,对断层垂向封闭性通常采用的是一个不随地质条件变化的常数来评价。但是,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这已经不能完全正确反映地下的实际地质条件。本研究主要以埕北断层西翼为研究对象,对断层封闭性评价所需要的断层活动速率和断层面压力的方法研究,从而确定其断层垂向封闭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埕东油田勘探开发后期,水平井以其初产高、含水上升慢和累产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目前应用油藏类型涵盖稠油边底水油藏、强边底水稀油油藏和薄层稀油油藏。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水平井实施过程中轨迹质量和生产管理参数成为制约开发稳产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优化单井设计、加强钻井跟踪、严格控制生产压差等相应措施,大大提高了水平井单井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