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从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看曹操形象的审美二重性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塑造得相当成功的艺术形象,也是一个性格最为丰满和复杂的人物。他“有时仁,有时暴”,“似乎忠、似乎顺、似乎义”;在他身上,“有使人倾慕处”,“痛恨处”,“佩服处”。他的“机警处、狠毒处、变诈处,均有过人者;即其豪迈处、风雅处,亦有非常人所能及者”。他“能令人恨,能令人恕,并能令人爱”,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十分复杂的。俗话说,“不见曹操想曹操,见了曹操恨曹操”。这就是复杂审美心理的表现。是的,在人物的性格世界中,存在着“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善与恶,美与丑等两种性格力量互相对立,互相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中的美读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读”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他说 :“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在这里 ,叶老简明扼要地指明了“美读”的内涵 :所谓“美读” ,“就是……表达出来。”在读的时候 ,怎样才能把作者情感表达出来呢?叶老进一步告诉我们 :必须“设身处地……”,通过两个“还”字 ,把“遵路、入境”的要求讲得明白无误。下面谈自己根据叶老的倡导 ,在阅读教学中是如何进行美读指导的。一、研读 ,领悟美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词发”,我们读文章则是“披文入情…  相似文献   

3.
徐敏 《贵州教育》2000,(6):15-16
一、学习艺术的回顾及界定学习是一门艺术,这一观点在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的言论及著作中涉及颇多。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学习时要“多闻”、“多见”,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欠也。他认为自己是通过多闻多见而获得的知识的。据统计,《论语》一书中论及“闻”知的有五十七处,论及“见”知的有七十一处。可见孔子非常重视通过感知获得经验。同时,他还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从而明确地论述了学习中感知与思想的关系。战国后期的唯物主义思维家荀子也主张学思结合,学用结合。他说:“君子之学…  相似文献   

4.
在人教版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以下简称“百家争鸣”)一课,教材有两处提到“礼”:一处是,在介绍孔子的主张时写道:“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另一处是,“荀子……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在教学过程中,就笔者的观察,教者对“礼”都不太重视。随着...  相似文献   

5.
<正>1弟弟闯祸了。现在他站在我面前,有些手足无措。看他那副样子,我气不打一处来。“你为什么要打人?为什么?”我用手指着他的鼻尖,恨不得甩他一个大嘴巴。今天的事明明与他没有一毛钱关系嘛!他嗫嚅着说:“他骂你。”“他骂我关你什么事?”“可是他骂你……”“骂我是瘸子,是跛子,是不是?”弟弟不说话。  相似文献   

6.
●“照”之:王崧舟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师:同学们,王老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生: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嫉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生: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生: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生: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幽默的笑…  相似文献   

7.
易建 《教学与管理》2015,(11):11-12
教室是学校教育的主场所,教室文化亦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其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已无须多加论证,本文从“微布置”(教室细处布置)的角度来探究教室的布置文化。一、让墙壁上的开关也有“童话的表情”——“微美化”,一种由内而外的翻转案例:洋是个“内向”的小男孩,他的“内”不仅表现在课堂上很难看到他发言,在平时的课间休息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不但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雄视今古,气势磅礴而又深刻隽永,寓意无穷。读他的诗不仅在政治上能够领略深刻的哲理和革命的气质,而且在艺术上也是一种崇高的美的享受。毛泽东同志诗词创作能够达到这种炉火纯青的境界,是和他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诗作,不断修改那些欠妥之处分不开的。在近年发表的《贺新郎·读史》的手迹上,就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的几处改动。“流遍了,郊原血”中的“流”就是由“洒”改过来的。“一篇”原为“一遍”,“记得”原为“忆得”,“无涯”原为“涯”,诗人改作“穷”后又复改成“涯”。而末句的“歌未尽”,改成了“歌未竞”。这几处改动,都是颇具匠心的。以“洒”改作“流”而论,“洒”  相似文献   

9.
《师说》中有两处“者”字:一处为“古之学者必有师”,课文将“者”字注释为“求学的人”,但对于“者”字的词性未加说明。另一处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课文注释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对照翻译与原文可以发现,其中的“者”字没有翻译出来,而是在全句注释后面补充注释“者,助词,用在主语后表示判断”。在整个中学阶段的文言学习中,一般都将“者”字理解为语气词或助词,起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还未做成的事情还是低调点,光做宣传不好。”这是张木的态度,张木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副主任,分管成果处、人物处、专项处等处,他更愿意先出些成绩,再进行“适度宣传”。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人,他并非是枯瘦或肥胖的,也没有隆起的肌腱,只是胸部有一条骇人的疤痕,他在太阳下奔跑,烈日永远追逐在他的头顶,汗瀑浸润身体的每一寸皮肤,在每一处凹皱处形成一汪汪泉眼。“斯科塔生来是做什么的?”“流大汗的。”这是一种传奇式的、太阳光照耀下的生活方式,一种在生命里竭尽全力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近读1999年第3期《语文世界》登载的马奎春同志写的《〈藤野先生〉中的两处语病》(以下简称《语病》),把鲁迅先生散文名篇中的两个佳句误作病句,不禁联想起“有眼应识荆山玉”这句流传久远的俗语。《语病》作者之所以把《藤野先生》的两处佳句误作病句,一处是因为他把双宾句子误作兼语句子,另一处是因为他把修辞现象误作语法现象。先看第一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语病》作者认为:“车里的客人”与“大家”语义重复,给人以口罗嗦之感。他提供了修改办法,其中有:a.叫车里的客…  相似文献   

13.
守卫     
天空仍然是一 片湛蓝,远 处的丘陵在阳光下闪烁着土黄色,目光再近些就是草原。 罗尔无意识地晃动着长矛,他看见一群狮子跑过自己的身边。他身下的恐龙“西瓦”不安地躁动起来,“咝咝”地喘着粗气。“安静点儿,宝贝,”罗  相似文献   

14.
近读1999年第3期《语文世界》登载的马奎春先生写的以藤野先生)中的两处语病》(以下简称为《语病川一文,觉得有不同意见需与马先生商榷。马奎春先生之所以把《藤野先生》的两处佳句误作病句,一处是因为他把双宾句子误作兼语句子,另一处是因为他把修辞现象误作语法现象。先看第一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语病》作者认为:“车里的客人”与“大家”语义重复,给人以之感。他提供了修改办法,其中有:a.叫车里的客人小心些。b.叫大家小心些。笔者则以为:“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  相似文献   

15.
解玉文     
解玉文 1938年生于湖北荆门,1957年毕业于江陵师范学校。中学高级教师、小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现任荆门市象山小学校长。30多年来,解玉文一直耕耘在小学启蒙这个最低起点上,却始终不逾地追求着教育事业的最高境界——办一流学校。他采集百家之长,探索育人之道,到一处干一处成功一处。他工作过的城关小学、红旗小学、实验小学都是荆门市乃至湖北省的先进学校。1988年,在“淡化重点强化后进”的要求下,他又从实验小学调到被人称为“牛栏学校”的郊区村级小学——象山小学任校长。六年  相似文献   

16.
周处的名周处的名,有人读chù,有人读chǔ,到底哪一个对?正确的应该是chǔ。答案在周处名字的本身,他的名是处,字是子隐。古代人的名与字是有种种关联的, “处”与“隐”是同义词,它们是相互解说的关系, “处”就是“隐”, “隐”就是“处”。隐士又称处士。“处”这个字,很多时候是读chǔ的,可是,从电视与日常生活看,许多应该读chǔ的,被误读成了chù,处理、处罚、判处、处女,经常有人读错。  相似文献   

17.
行乞者     
入夜后的步行街,常常有些行乞者,从阴暗的角落里冒出来。有这么一位,他的双腿已经齐根而断,在断根处,用厚布层层地包裹起来。他行走的时候,往往是一只手用力地撑在地面上,然后奋力向前一跃,整个身子就落到了前面一尺左右的地方。而以他的行走方式,他每前进一尺似乎都要惊动整条步行街。他的手腕处,拴了个破旧的铝盒,铝盒离地面的距离很近,他一“走路”铝盒便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似乎在提醒着人们,不要忘了放点钱在他的盒里。大部分的人,听到这“咔嗒咔嗒”的声响时,都会俯身向下望,然后用惊诧的目光看着他。然而这些人也只会留下一声叹…  相似文献   

18.
一、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处细节在哪里?沿着文字的脉搏,她就在直述胸臆,一吐为快处。何其芳在完成《一夜的工作》前的一个夜晚,亲眼目睹了周总理在“西花厅”的“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的办公室里“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是何其芳情感喷勃、直抒胸臆、一吐为快的地方,每个文字后面都有一个灵魂在跳动。若抓住此细节,将会使教学精彩纷呈。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以他独具的慧眼和深邃的睿智,留给了我们这样一段经典的教学细节:(屏幕出示)看吧,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  相似文献   

19.
一篇成功的微型小说是浑然天成、顺理成章的,它给人以整体的韵律美。这个故事似乎很老套,讲的是因果报应的事。其实,往深处想去,它是在提倡一种比较朴实的伦理观。石根这么做并非偶然,文中多处交待他平时为人的准则。尽管只是一个“船工”,却心中“有杆秤”,“大凡老弱病残者过渡,他一律不收费”,即使遭别人误解,仍“一如既往”。这样的处世观,朴实,却透着人性的光辉,在现今这个浮躁、功利的社会更是难能可贵。那个黄河大汛的无月之夜他完全可以拒绝大夫的要求,这并不违反他平时为人的准则,但他“受不了人家说软话”,“一横心”就出发了。经…  相似文献   

20.
水是什么     
水是什么?谁能告诉我。有人说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可以随意流动,没有形状。有人说水是执著的追求者。“水往低处流”,“低处”是水永恒的目标。险峻的高山挡不住他,突出的危石挡不住他,层层茂密的森林也挡不住他。无论何种艰难险阻,都不会改变他流向低处的决心。水生来如此,决不回头,这就是执著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