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新时期阅读教学,既不能走传统的以本为本、重知轻能的老路,又不能脱离文本,任意“生成”,使语言文字的学习失去根基。新时期阅读教学,要体现“基于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思想,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可见,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概括出中心思想,绝不是阅读教学的终点站,还要凭借课文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阅读教学必须通过“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两个步骤,才算是完整的过程。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普遍不重视或缺少后一个步骤,读和写不能很好地结合,直接影响到阅读和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依据《少年闰土》第三课时的教学设计,谈谈我是怎样为阅读教学“补尾”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以这么说,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读懂课文必须靠自己亲历文本的全过程。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可见,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具有生命的灵性,是有情感有思想的,教师在阅读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灵活生动地与文本对话,从中感悟、品味、想象、体验文本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与文本情感的共鸣,灵性的放飞。  相似文献   

5.
孟方方 《考试周刊》2012,(88):42-42
阅读教学本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但《风筝》一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出现阅读教学低效乃至无效的现象。如何使语文教学丰富的内涵得以展现.如何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文本阅读由索然无味变得兴趣盎然。文章从两个侧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分析文本.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解表达能力 ,而阅读教学则是提高这些能力的途径。为此 ,在教学中我不断摸索 ,不断学习 ,变“以讲为本、以问为本”为“以训练为本”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借助朗读 ,加深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 ,就是以读书训练为“横” ,以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为“纵”来组织阅读教学 ,使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寓于读书训练之中。横中有纵 ,纵中有横 ,纵横交错 ,环环相扣 ,以读促练 ,使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功与读书训练相结合 ,达到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升华。在教学中 ,读应有教师指导 ,不能…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品读,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文本语言的神韵,让语文课堂散发“美味”。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阅读和写作犹如语文教学这只大鸟的双翼,彼此必须密切配合,同步启动,相互渗透,才能使语文教学振翅高飞。小练笔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且是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读”与“练”的关系,恰当地把握小练笔的时机,使之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意味隽永的精美作品,其中有很多作品都给我们留下了思考、想象的空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是要引领学生走入文本,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促进学生言语的内化。  相似文献   

10.
解读文本的思想内容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但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此.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相似文献   

11.
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有什么认识?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什么是阅读教学《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重要关系。首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课标》是这样阐述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12.
叶秋兰 《考试周刊》2023,(11):48-52
阅读是获取语文知识和学习人生哲理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基于个性化文本细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细致地了解文章的结构框架和文本内容,解读文本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价值,让学生掌握阅读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结合小学语文个性化文本细读的优势,探讨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真正踏入语言世界,迈进文字沃野,摒弃形式上的花花架子,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语言文字蕴含的美好意境。对此,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作出论断:语文课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归根结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笔者拟以《月光曲》一文为例,刍议在课改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本”是什么?当然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简言之,就是进行听、说、读、写、思的扎实训练。但近几年,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偏颇,语文教学的这个“本”被不同程度地遗忘了,阅读教学陷入了重感悟轻训练、重人文轻工具的泥潭,语文本体被严重弱化,出现了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情感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话有三层意思: 1.课文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读懂”的,不是“听懂”的; 2.“读懂”课文的主要标志是理解,即理解语言,理解思想内容,理解表达方式; 3.读的基本程序是“语言—思想—语言”。由此说明,“教师指导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离开“读”的活动,一味地“教师讲学…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54):45-46
作为语文课主要课型之一,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人文素养的培养寄寓于语文素养的培养之中。无论是单篇阅读教学还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也不管是线下阅读教学还是线上阅读教学,紧扣语言文本,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中解读文本、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着力落实语文要素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培养其人文素养,才是语文阅读课的目的。听说读写,是语文阅读课正确的打开方式。  相似文献   

17.
黄可椿 《成才之路》2021,(11):48-49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用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深入解读文本,善于从文本中挖掘语用训练点,引导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习得语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1、《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节课努力构建师生、生生与文本对话平台,凸现阅读教学的对话本质。  相似文献   

19.
杨再隋教授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如何把语文课真正上出“语文味”?语文教师应该抛弃浮华,简单地、扎实地、轻松地教语文,并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20.
2011版课标这样定义语文课程:“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应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课改以来的一段时间内,相当数量的语文课,内容的分析翻来覆去,问题的讨论贯穿始终,而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淡而又淡。2011年版语文薪课程标准划出了与“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的分界,从而使语文走在回归的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