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品意识”与“达标训练”追求“精品”的作教学,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追求“精品”,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因为“精品”作起点高,与学生的实际作能力有相当差距,必然降低学生对作的兴趣,挫伤他们作的积极性。相当多的学生在教师出“精品”作欲望的驱动下,不太费力地找来了许多作选,或抄袭,或拼凑,久之,形成了十分恶劣的风、品。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改写”与“省略”有哪些区别?我觉得很难回答完整,请给予答复。———江苏张老师答:区别有三点。一、意义不同“改写”是把整万、整亿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或用亿作单位的数,这样便于读写;“省略”是把比万或亿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二、方法不同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去掉,后面加一个“万”字或“亿”字就行了。例如:把9500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950000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因避“上讳”对“祜、莊(庄)、秀、炟、肇”五字未作解释,段玉裁作注时释义较为简单。在段氏对这五字的训释基础上,或补遗,或商榷,呈一己之见,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4.
运用训诂学方法,考释了四例明清小说中的词语:“起头”、“作炒”与“作吵”、“作道理”、“他逋”。这些词语字面普通,但义训特殊,为一些大型辞书所失收或误释。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中,句子的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必须和主语保持一致。下面结合高考试题,对主谓一致考点作一些分析(答案列文后)。一、“a number of+复数名词或代词”作主语,表示“许多”之意,谓语动词一般用复数;“the number of+复数名词或代词”作主语,表示“……的数目”,“……的数量”,谓语动词一般用单数。例如:1.The number of people invited fifty, but a number of them absent for different reasons.(蒺96)A.were; wasB.was; wasC.was; wereD.were; were二、“分数或百分数+of+名词”作主语,谓语动词要与…  相似文献   

6.
毋庸置疑,作教学痼疾颇多。或拘泥于组词、造句、标点、面等纯写作知识、写作技巧等层面上的字“基本功”训练,而难于触及写作主体从观察、体验、思维到想象、创造等层面的“能力”训练;或在应试教育一统化的标准束缚下,满足于合乎统一标准,赚得高分的变相“八股”的杜撰,使学生作堕入“思想苍白、语言干瘪、结构雷同、面目俗气”的深渊而不自觉;或谈作“色变”,望作“兴叹”,教师与学生均陷入“恐作症”而不可自拔,在作面前一筹莫展、悲观失望。  相似文献   

7.
“是”代语作介词“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作动词的宾语,以及非否定句中用助词“之”等标志,都可以前置。对“寡人是问”一类句式,通过大量语例说明,不宜将其动词前的“是”解为代词,并视之为一种“例外”的宾语前置现象。而应该判作是连接词组或句子表顺接、因果等关系的连词。  相似文献   

8.
证明不等式的过程,说穿了,就是对不等式的左右两边或条件与结论进行代数变形和化归,然后作一系列恰到好处的“放”或“缩”的过程.有些不等式只要放这么一点点或者缩那么一点点,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要想学会对不等式进行合理的“放”或“缩”,首先应熟悉“放”或“‘缩”一些基本途径,这是一个基本功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9.
读史零札二则郗志群“黄丹泉”辨误中华书局标点本《新唐书·地理志》河北道怀州修武县下载:县“西北二十里有新河,自六真山下合黄丹泉水南流入吴泽陂”。文中“黄丹泉”之“丹”字,几种版本的《新唐书》所记或作“丹”或作“母”。作“丹”者,如:明崇秘二年毛氏汲古...  相似文献   

10.
《论语》“巧言令色”中的“令”字,通常被训作“善”,但对于“令”字该词义的来源,学术界却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在研究分析了传统训诂对于“令”的词源的观点之基础上,结合先秦语言实际,认为,训为“善”的“令”字实际是一个“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其记录的词义确切地说是“形容人品貌,名望等的美好,或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敬称或对事物的美称,形容词。”同时,文章还辨析了可以训作“善”的“令”“ ”“灵”“良”几个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一篇小说中,出于表达的需要,两次出现同样的内容,或对人物作同样的描述,或使用同样的词语,或兼而有之,这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手法。因其有别于修辞的“反复”,我这里暂且称之为“对举”。因为“对举”是重复出现,便有了耐人寻味的魅力。阅读和欣赏者咀嚼这些“对举...  相似文献   

12.
通过高考作实例分析可以看到,考生由于审题意识不强,立意,表述等作的基本能力较差而导臻作偏离题意,立意不高,对题或不对“体”,辞不达意,表达不准确的情况还比较严重,因此,作教学不应像其他课程那样采用“应试教学法”,应当注重作基本能力的训练,才能进一步提高作成绩。  相似文献   

13.
对文言中“战于长勺”,“裹以惟幕”,“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一类句子,人们惯常释作“状语后置”,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全国三十八所重点中学教师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讲到“文言句式”时.也把上述现象归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并作如下解释:介词结构“于……”常放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而按照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前作状语,因此人们称它为“状语后置”。  相似文献   

14.
“forshort”与“shortfor”是初中英语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它们的区别作以下浅析:一、forshort译为“简称”或“作为简称”,一般放在句尾或句首作目的状语。例如:1.Wecalllaboratorylabforshort.(我们简称laboratory为lab。)2.TheboysnameisPhilip,or“Phil”forshort.(这个男孩的名字叫菲利浦,或简称“菲尔”。)二、注意forshort与shortfor在同义句中的转换。例如:Wecalllaboratorylabforshort.Labisshortforlaboratory.为了方便记忆理解,特总结出以下句式,供同学们参考:“主语+call+全称+…  相似文献   

15.
本探讨了“编辑学化”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对有碍“编辑学化”的因素作了澄清,并认为编辑应以具有“T”型或“π”型知识结构的学为成才目标。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虽然有了一定的分类经验,但在学习“按物体某一特征作肯定或否定分类”时,仍然面临两个困难:一是不太容易理解“按否定标准分类”这一知识点,二是往往无法在分类的基础上对物体作肯定或否定的命名。为此,我思考并尝试制作了新型学具“抽拉式的分类盒”,采用“分家家”的游戏形式,设计多层次递进式活动,期望在“联系生活、动手操作、巧用学具”中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怕作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他们或视写为虎,为作写作;或腹中空空,无病呻吟;或窃取他,哗众取宠;或无主题,形同僵尸,写出的章缺乏童真童趣。究其原因,是他们心中元可写的东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还是刚刚学“炊”的新手呢?  相似文献   

18.
too much意为“太多”,常用作形容词短语 修饰不可数名词,有时也作代词省去被修饰的名词?much too意为“非常”、“太”,是短语,常修饰形容词或副词表示程度。  相似文献   

19.
比况结构中的"样"字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汉语5个比况助词中,“样”是使用率最低的一个。“样”字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比喻,在单句中充当定语和状语,作定语时必须带结构助词“的”,作状语时可带可不带,作谓语或分句时则一律不带;“样”一般与喻词“象”构成“象X样”结构,其“X”通常是体词性词语。  相似文献   

20.
评价的评价     
吕谦 《四川教育》2003,(11):23-23
有一位教研员,听课后大发脾气:“作就是作,什么习作不习作的!”任课教师大为疑惑:“课程标准”不是明确提出:“写作”在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么?这件事发生在课程改革初期,这位教研员的错误评价似乎尚可原谅,因为他仅仅是对新课程不熟悉或说知之甚少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