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肌肉的有氧代谢能力 1.肌肉有氧代谢的意义 人体安静时,ATP的代谢率低,CP不动用,乳酸也不堆积,有氧代谢就可满足要求。故有氧代谢是人体安静时的能源。当人体由静到动,由慢动到快动时,ATP的代谢率增高,CP动用,糖酵解发生。由于CP和糖酵解的供能有限,只能满足持续工作时间较短的运动项目的需要,故持续运动时间较长(一般在3分以上)的运动项目的ATP再合成,就主要依靠有氧代谢。故有氧代谢是持久运动时的主要能源。运动停止后,人体便处于恢复阶段,其中包括糖元和CP的恢复,以及乳酸的消除。由于CP为肌肉大强度工作和应急时的能源,故CP的恢复不仅发生在运动停止后,一旦运动过程中ATP的有氧生成率大于分解率时,也可发生CP的恢复以保证肌肉再次大强度工作和应急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谈篮球运动员的能量供应及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篮球运动员能量的供应篮球运动是个大强度运动,也是复杂而多变的运动,大强度工作时,需要无氧代谢供能。大强度工作后,CP恢复和乳酸消除的快慢又取决于肌肉的有氧代谢水平。所以篮球运动既包括无氧代谢供能,又包括有氧代谢供能,且无氧代谢占的比重大。据统计,一般在85%以上。人体运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人体肌肉中所含ATP的量是很少的,如果不经再合成供给,剧烈运动6~10秒钟,就会接近耗尽。篮球比赛时间长,强度大,能量的来源也是靠ATP的再合成。通过运动ATP水解、释放能量、生成ADP和无机磷酸盐,然后再通过吸收一部分能量,将ADP…  相似文献   

3.
乳酸是糖代谢(无氧糖酵解)的重要产物。当肌肉活动时,由于氧供应不足而ATP—CP又大量被消耗,糖的无氧代谢便参加供能,从而产生大量乳酸。这些乳酸又通过弥散进入血液中,因此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可做为评定人体无氧代谢能力的一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1 速度耐力运动与无氧代谢三磷酸腺苷(ATP)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人体骨骼肌的ATP浓度一般是一个定值,在4.7~7.8毫摩尔/千克湿肌的范围内。目前,没有发现训练能使ATP浓度发生明显改变的。ATP的浓度一旦下降,磷酸肌酸(CP)立刻分解放能,用  相似文献   

5.
口服肌酸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酸(Creatine),即甲基胍基甘氨酸,是自然存在于人和高级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氨基酸衍生物。正常人体内肌酸含量约1.7‰,其中95%分布于肌肉,少量存在于大脑、肝、肾和睾丸中。人体骨骼肌中肌酸的平均浓度足125mmol/kg干肌重量,正常情况下约60%的肌酸与高能磷酸键结合以磷酸肌酸的形式贮存自由能。当肌肉剧烈运动时,磷酸肌酸与ADP反应,转移高能磷酸键再合成ATP供能。肌酸和磷酸肌酸是肌肉无氧代谢中的重要平衡体系之一,人体肌酸水平的高低对人体无氧运动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肌肉的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是涉及肌肉工作时的能源问题。在现代训练中,它是设计训练方法和选择训练手段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探讨它与运动训练的关系,对更好地进行科学训练,促进运动水平的提高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肌肉收缩时三磷酸腺苷的主要再合成反应人体的新陈代谢,尤如一部运转着的机器,无时无刻不消耗着能量。人体运动时,能量的消耗率增加,并随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更多,可达人体安静时的几倍到几十倍。研究指出,肌肉活动时的能量来源,极其复杂。并非直接来自三大营养性质(糖、  相似文献   

7.
人体在激烈运动时,肌肉能量需求比安静时增加约120倍,为了满足运动时的能量需求,使得某些代谢过程在激烈运动时十分重要,甚至占支配地位,如200米跑,95%左右的能量来自无氧代谢。众所周知,人体组织细胞中包含有氧和无氧两个体系,包括三个、供能系统,即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系统)、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有氧氧化供能系统。这三个供能系统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互相协调、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能量供应体系。供能系统供能能力强弱,决定着运动水平的高低。因此,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首先应明确所训练的运动项目、专项中主要的供能系统,然后选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发展该系统的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8.
人体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全身的肌肉,特别是四肢的肌肉都交替地进行强有力和迅速的收缩、舒张。同时肌肉组织内也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过程。肌肉组织内的物质代谢过程有两个阶段:一是无氧代谢阶段,就是指肌肉在无氧或缺氧  相似文献   

9.
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借有氧和无氧两种代谢方式提供,其中供能最多的是有氧代谢,其次是无氧代谢,它们所提供的能量成为合成ATP的动力。在有氧代谢过程中氧化一克分子葡萄糖可合成38克分子的ATP,是无氧代谢所提供能量的近20倍。但是,随着运动强度的提高,即使在吸氧量同时增加的情况下,体内也还会出现相对地缺氧状态,缺氧越深,无氧酵解过程也就越发挥作用,从而无氧酵解的最终产物——乳酸  相似文献   

10.
人体在进行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时,肌肉的收缩与弛缓,保证了不同的肌肉工作。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与训练方法对肌肉的做功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运动项目与训练方法对机体的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的要求也就不同。无氧代谢就是当机体处于乏氧状态下,糖类异化生能的代谢方式。即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来氧化体内的能源物质,如糖、脂肪、蛋白质等,从而产生供给肌肉收缩的能量。无氧代谢与有氧代谢也称之为无氧训练与有氧训练。  相似文献   

11.
人体的运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内能源物质提供能量的能力。这些能源物质有高能磷化物(如ATP、CP)、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根据它们代谢产生能量的特点,可分为无氧及有氧代谢两大过程。其中可分为三大能源系统:即非乳酸系统(ATP—CP系统)、乳酸能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系统)。前两大系统属于无氧代谢过程的两个环节;后一系统属于有氧代谢过程。它们均可在不同条件下,根据肌肉活动的性质进行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活动需要。但这三大能源系统的供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具有偶联反应的特点。同时,由于人体内的能源物质受细胞内代谢系统  相似文献   

12.
糖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无论何种性质的运动,都要利用糖代谢供给能量,当可利用的糖耗竭时,才动用脂肪或蛋白质供给能量。运动中,肌肉摄取的糖量可达安静时的20倍或更多。糖供能具有以下优点:易氧化、且氧化完全,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增加体液的酸度;在缺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酵解供能;  相似文献   

13.
人体在以较小强度运动时体内血乳酸水平是很低的,当运动强度增加到一定阈值时血乳酸开始迅速增加,这个阈值即为无氧阈。无氧阈时的血乳酸约为四毫克分子/升。这时的一切可以定量的生理指标都可以用来表示无氧阈值。比如强度,耗氧量、肌电图  相似文献   

14.
依据运动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ATP再生途径的差异,运动生理学将人体的运动区分为耗氧再生ATP的有氧性运动和不耗氧再生ATP的无氧性运动。就某一具体的运动而言,如何了解其代谢实质,这便需要我们有一种客观的度量方法和判别标准。起初,世界著名的健身专家、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有氧运动中心的库四(K,H.CooPer)博士曾以运动时的心率达到个人最大心率的50—85%(视健康水平而定)作为确保机体处于有氧代谢状态和取得良好有氧练习效果的基本条件,该标准后来被广泛地运用于健康体育、医疗体育乃至竞技体育中最佳有氧习强度的控…  相似文献   

15.
变速跑就是快跑和慢跑交替进行的跑法。 练习变速跑不仅能丰富锻炼内容,增加跑的兴趣,而且对提高人体机能也大有益处。当跑速不快时,肌肉活动不很激烈,吸入的氧气可以满足肌肉活动的需要,这时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靠有氧代谢来保证的。但是,当跑速大大增加时,肌肉活动就比慢跑要激烈得多,肌肉的权运代黛纷氧气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这时,只能靠无氧代谢来供给肌肉活动时所需的氧量了。这样,变速跑就能够像匀速跑一样有效地提高肌肉有氧代谢的能力,并对一般耐力的发展有好处,而且也能积极改善肌肉进行无氧代谢的能力,提高速度和…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美国著名运动生理学家爱德华·福克斯在其所著《运动生理学》一书的序言中曾指出:“在科学应用于体育,其最有价值的部分可能要算是人体的能量供应了。”众所周知,ATP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人体供应ATP的途径有三种,即无氧非乳酸(ATP—CP)能量系统、无氧糖酵解或乳酸能能量系统和有氧氧化能量系统。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的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途  相似文献   

17.
前言人体的运动是由于附着于骨骼肌上的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而使骨骼产生移动的结果。肌肉的机能、指挥肌肉活动的大脑,起传导作用的神经,甚至肌肉的收缩等都需要氧气,因此,负有供氧机能的呼吸、循环等器官当然就与运动有关。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机能,以使体内代谢能顺利地进行,能量的供应就必须充分。关于运动中的能最供应,是由无氧糖酵解和有氧的三羧循环的共同代谢途径产生ATP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1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1.1运动时的直接能源 人体运动时的直接能源是来自体内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磷酸腺苷(ATP)。肌肉活动时,肌肉中的ATP在酶的催化,首先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和磷酸,同时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缩。但是人体肌肉内的ATP含量甚微,只能供应短时间消耗,因此:肌肉要持续运动,就需要及时补充ATP。最终补充体内ATP消耗的是糖、脂肪、蛋白质等体内能量物质。  相似文献   

19.
浅谈无氧阈     
一、无氧阈概念的产生远在本世纪初,Douglas及其同事发现,在一定强度范围内运动时,血乳酸可保持在安静时水平而无变化。当运动强度超过一定水平时,血乳酸浓度增加。他们还观察到,随着血乳酸的增加,血液的CO_2结合力(主要是HCO_3~-浓度)下降,呼吸系统受到刺激,CO_2呼出量增加。Hill等,于1924年提出一个假说:肌肉运动时乳酸增加,是因为氧不能满足收缩的肌肉产能需要。于是将能量代谢形式分为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两种。1964年美国Wasserman和Mclroy第一个用无氧阈AT(Anaerobic threshold)术语来描述由于运动引起乳酸增加所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的发作。几乎与此同时,德国Hollmann也提出了无氧阈的概念。从此,无氧阈这一概念被欧洲、美洲等地学者采用。  相似文献   

20.
血压和脉搏,是反应人体心脏功能比较常用的简易生理指标。在体育训练工作中,心脏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机体在运动中,心脏本身将付出巨大的负担。一个普通人安静时,心脏每分排血量约4升左右,运动员在剧烈运动中,心脏每分排血量可高达40升之多。因此,提高运动员心脏功能水平是训练工作的重要任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