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的精神幻灭促使人们对科学的反思。20世纪的历史,大多是在尊奉科学的前提下写的,在当代社会中,这一切都受到质疑和挑战。叙事以新的姿态出现,展现出传统中无法德丢弃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论官修类书的编辑传统及其终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官修综合性类书在编辑理念、编排体例等方面形成了历代相延的传统,反映了古代文化的特色.官修类书的传统在近代受到西方百科全书的冲击而终结.古代官修类书对于今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结构体系和研究编辑出版史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科应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其中史学方法论与历史观又有着密切的依;每关系。但史学理论中的方法论内容的丰富性:不是历史观的原则可以替代的,在以历史观取代方法论的情况下,历史学研究必然出现教条化、机械化和公式化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历史观取代方法论的情况有所改变,史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王韬是中国近代社会第一位走向世界的历史学家,他既了解西方的文化,又自幼饱读中国古代经典;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变革的势在必行。研究王韬历史变易观的形成,既要考察近代西学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中国文化的作用;既要考虑其置身的积弱积贫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也不能无视中国文化传统的潜在激励。这两对看似矛盾、冲突的对立双方,实际上存在着可以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历史老师或许都遭遇过这样略觉尴尬的反问:“上历史课有什么难的?不就是讲故事吗?”这一观点固然片面武断,但细想起来,却也有几分道理,一方面,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这个观点某种程度上表达了普通大众对历史学科和历史课堂的一种预设和期望。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出现的"通俗历史热"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历史通俗化的历史传统,阅读的多样化、自由化、个性化,以及现代媒体的推动,都是历史热出现的重要原因。通俗历史作品之所以广受欢迎,一是破除了传统历史写作枯燥乏味的痼疾,采用文学化的演绎和表达;二是从微观视角出发,注重生动逼真的历史细节的刻画;三是从平民化和人性化的角度切入,引起读者的共鸣;四是合理的心理分析,使读者有一种"心灵回归"的感受。当然,"通俗历史热"也存在内容庸俗、史实讹舛和史观错误等一系列问题。要想把这种"通俗历史热"保持下去并避免庸俗化,必须提高历史普及者自身的修养,增强普及者及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处理好普及与提高、严肃性和娱乐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创新求变、民族忧患和历史借鉴等等的中华民族精神;而数千年延绵不绝的传统史学,则肩负起了记录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为了完成时代赋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对传统史学的学习和研究,来汲取、培育和弘扬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此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意志力和生命力,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8.
我一生从事历史学的教学和研究。如果问我从事史学研究的追求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寻求历史的真实;写真实的历史。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1976年粉碎“四人帮”时,我正进入不惑之年。自从我走上历史专业的学习和工作以来。自己觉得经过了太多的折腾和内心震荡,到这时终于走出朦胧.有了从事史学研究的明确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古代史学是因中国传统史学的传入而产生的,中国编年史对日本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在唐代,已有多种体裁的史籍传入日本,而日本选择了编年史作为其"国史"的编纂方式,公元720年修成的《日本书纪》在日本史学发展和政治文化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天皇朝廷、幕府、私家等不同的主体,都撰修了编年体史书。江户时代修成的《本朝通鉴》,是一部仿照《资治通鉴》的日本通史。《春秋》、《资治通鉴纲目》对日本的影响不止于史学领域,其中的"尊王"观念,成为推翻幕府、拥护明治天皇集权的舆论工具。考察中国编年史对日本的影响,对推进中国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能不能进入历史,要看能否和现实发生交往,能否对人这一历史主体带来建设性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建构张宏杰的历史书写,实践着从知识历史学转向能力历史学,从精英历史学转向大众历史学,从教化历史学转向启示历史学的历史叙事路径。经由这样的转换,历史学进入了历史,历史接受了历史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大多数社会,通俗性历史叙事总是大众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包括通俗历史读物,电视的历史节目,还有历史题材的电影。所以,中国近年来出现的通俗史学繁荣是完全正常的。但是,与整个社会的精神状况相一致,这种通俗史学似乎存在着严重的价值扭曲。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学生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学起来无用,因为他们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都是离我们的现实生活非常久远的事情.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新课改以来,如何改变这种局而,成为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历史,这样才会让他们自己体会历史知识的实际作用。上个学期,我讲了一堂公开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这一课中,针对以上问题我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效果还不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趣昧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历史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而如何使学生获得所学的历史知识,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关键,因此我认为要教好一堂历史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孙立群先生197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社会史.社会兼职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等.代表作主要有高等院校教材<中国古代史>(合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中华文化通志·社会阶层制度志>(与李治安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还参与编撰<史记选注>、<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秦汉卷>、<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魏晋南北朝卷>、<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等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长期辛勤耕耘于教学第一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优秀,多次获奖.主讲"中国古代前期史"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优秀示范课、天津市精品课.近年受邀央视十套"百家讲坛"主讲历史人物秦始皇、吕不韦、韩非、李斯、范蠡等,受到观众好评.  相似文献   

15.
通常来说.我们把研究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称为史学概论。史学概论往往由历史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三部分组成。历史认识论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庞卓恒、李学智、吴英著:《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8页)。它主要揭示“人们的历史认识是怎样产生或形成的”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史学危机是世界各同大学历史学系及历史研究机构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各国史学工作者纷纷对历史学这门古老学科进行改革重构,企图把这门逐渐“老化”,成为“边缘”学科的历史学科留住。他们对历史学科进行许多有所启迪的探索,《历史的真相》是近年来西方史学界在重构历史学科中具有代表性的力著。本文就中国历史学科老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历史的真相》进行点评,并对我国历史学科的建设提出自己的观点,冀于对历史学科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乡土历史教育即利用学校当地的历史发展进程、名胜古迹遗址和著名的历史人物等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来打破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隔阂感,利用学生身边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来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关系,给予学生充分的亲切感,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将历史学习从被动的知识灌输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  相似文献   

18.
所谓心理历史学是现代西方史学的一个流派或分支学科,是由历史学和心理学相交叉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它主要分为两大派别:即美国的心理史学和法国的心态史学。心理史学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用精神分析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学重视叙述人,强调道德评价,认为历史最大的功用在于维护“道”。根基于传统哲学和人性论,传统史学的本质是人文主义精神。首要的就是必须继承和坚持传统史学的人文主义灵魂。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历史教学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用全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的变革。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知识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为了上好历史课,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历史教师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根据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按照历史教学过程的特征及其规律,特别是结合历史学科和教材的特点,历史教师应具备以下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