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依据湟水河谷四个气象站(西宁、平安、乐都、民和)2005~2007年6~8月的逐日逐时地面风向、风速资料,探讨了湟水河谷夏季山谷风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2.
湟水流域河谷潜水分布区是青海省经济相对发达区,合理开发利用河谷潜水对工农业发展、解决农牧民生活用水、改善生态环境都是十分必要的。而合理开发利用河谷潜水的前提是正确评价河谷潜水的天然资源量。本文结合湟水流域河谷潜水特征,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提出河谷潜水评价方法,并结合实例验证这种评价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对2000年~2015年近15年期间的我国华北地区大范围霾天气现象的灰霾日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地面气象要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之后灰霾日数不断增加,50%出现在12月~2月期间(冬季),一般霾天气会持续3天左右,长则5天~7天。从季节角度分析,灰霾天气最严重的季节为冬季,夏季状况最轻。北京特有的地形和天气系统共同作用形成了此处的天气特征。  相似文献   

4.
2004~2010年青海省冰雹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环流形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青海省地形及气候特征,将全省划分为东部农业区、环青海湖地区、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区和青南地区共5个区,分析了2004~2010年青海省出现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流形势,结果表明:①青南高原是一个雹日高频带,青海湖以北的祁连山、拉脊山地区的雹日也较多,海西大部年降雹日数在2次以下;(2)2004~2010年间冰雹出现的时间为4~9月,一年中冰雹出现最多的是6~9月,青海省冰雹天气属于夏季多雹类型;(3)祁连山区、柴达木盆地、环青海湖地区冰雹天气的500hPa环流形势蒙古低槽型最多,其次是西北气流小槽型,西北气流冷温槽型最少;东部农业区西北气流小槽型最多,其次是蒙古低槽型,西北气流冷温槽型最少;④在青南地区,冰雹天气环流形势高原小槽型最多,其次是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型,低涡切变型最少。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青海省湟水河谷地区五个气象站1957~2007年的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及其霾、雾等六种视程障碍现象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湟水河谷大气能见度的年、季、日变化特征明显:51年来大气能见度为双峰型且呈逐年弱增加趋势;冬季能见度最低,夏季能见度最高;早晨08时能见度最差,午后14时最好;冬季的霾、春季的浮尘和扬沙与秋季的轻雾对湟水河谷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王波  袁涛 《金秋科苑》2008,(17):118-118
近年来,因全球变暖,我国北方地区干旱日重,加上城市污染日趋严重,人口膨胀,人类活动频繁,汽车尾气排量飙升,自然因素影响使大气污染严重,出现霾天气的日子呈上升趋势,这对健康会造成一定危害。霾对人身体健康将产生影响。霾还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因此,从整体出发,统一规划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治理,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因全球变暖,我国北方地区干旱日重,加上城市污染日趋严重,人口膨胀,人类活动频繁,汽车尾气排量飙升,自然因素影响使大气污染严重,出现霾天气的日子呈上升趋势,这对健康会造成一定危害。霾对人身体健康将产生影响。霾还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因此,从整体出发,统一规划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治理,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统计分析了1971—2000年30年内蒙古东北部林区夏季雷暴天气日数和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北半球月平均500hPa环流特征指数。分析研究夏季雷暴天气日数的气候特征及其年代际振荡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半球极涡面积与内蒙古东北部林区夏季雷暴天气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青藏高原位势高度的长周期变化与欧亚纬向环流的变化相吻合,均与内蒙古东北部林区夏季雷暴天气呈反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北半球极涡面积、青藏高原位势高度、欧亚纬向环流的变化可能是影响内蒙古东北部林区夏季雷暴天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霾和正常天气下西安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西安市大气颗粒物在霾天气下水溶性离子的组分特征,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对西安大气TSP和PM2.5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显示,西安大气TSP和PM2.5在霾天气的总水性离子浓度分别为135.0和72.4µg∙m-3。分析的11种阴阳离子(Na+、NH4+、K+、Mg2+、Ca2+、F-、Cl-、Br-、NO2-、NO3-和SO42-)中SO42-、NO3-、NH4+是TSP和PM2.5中的主要成分,这三种离子占总水溶性离子的百分比霾天气明显高于正常天气。pH测定的结果显示,霾天气大气颗粒物均比正常天气偏酸性。对比了不同天气下的SOR(SO2转化率)和NOR(NOX转化率),发现霾天气SO2和NOX转化率高于正常天气,尤其是SO2在霾天气更易转化为SO42-。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12月4日的严重霾日天气各层形势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流层中层高度场中(500hpa)有东亚大槽减弱趋势,导致局地风速降低对流减弱;在对流层中低层高度场(700、850hpa)中有弱前倾槽,是霾维持的动力因子;在近地面气层(925hpa)中显示我国陆上东亚季风偏弱,对流减缓,使风梯度变小。这些系统的配合都可预报霾天气的出现和持续。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资料对比分析内蒙古中西部地区2014年5月15日和5月25日两次霾天气,研究发现:两次霾天气存在异同点。相同点是:两次霾天气过程最严重时段均发生在西北气流控制之下,且都达到了重度污染的级别。不同点是:15日过程霾天气发生在地面低压移近、气温升高,露点温度降低,温度露点差增大,湿度较差过程中,风力小的情况下,且有逆温层存在,垂直切变大,地面弱暖平流控制,下沉运动较弱,使得污染物不易扩散,霾天气易发生;25日过程霾天气发生在地面高压移近、气温下降,露点温度降低,温度露点差基本不变,无逆温层,地面冷平流控制,此种情况下,风力大会将灰尘及大颗粒污染物吹起导致霾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1971年 ~2008年包头所属7站的气象资料对雷暴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以期为包头地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以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更有利于科学地指导工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自2000年1月1日~2015年2月28日期间我国华北地区大范围霾天气现象的天气要素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其中重点以2011年12月4日发生在京津冀一带严重霾日天气过程为例进行了地面场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场显示气压较低且梯度小,近地面为静风或微风,温度层结稳定,静稳、微风天气、东南风向霾可能性大;空中有弱逆温层或中性层;相对湿度不超过90%;气压较低且气压梯度较小等都可预报霾天气的出现和持续。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巴彦淖尔市近30年来最强的两次大范围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环流特征、气象要素对比、V-3θ图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两次过程都是出现在初春干旱的气候背景下,受蒙古气旋后部冷锋的影响出现的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大风发生前,θ、θsed、θ_*3条曲线在500 hPa或600 hPa以下与横坐标轴成直角或钝角,存在“顺滚流”和“超低温”;V-3θ图中大气层结干燥且层结极不稳定,不稳定能量只能通过大风来转换。  相似文献   

15.
那曲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历史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那曲地区冰雹天气发生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气候特点,为防雹消雹提供了详实的科学依据,提出了可行性防雹消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包头牧区近40年来出现的暴风雪天气个例出发,从气候学和天气学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包头牧区暴风雪灾害呈明显减少趋势;暴风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可分为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和横槽转竖型三个类型,且常与蒙古冷涡的发展加深和旋转南压相联系。从天气学特征来看,暴风雪兼具寒潮、降水和大风天气的环流特征。高层经向环流十分明显,乌拉尔山高脊发展旺盛,脊前西北急流很强,在蒙古国常存在深厚低涡或横槽,冷中心强、锋区强;低层暖湿气流活跃,常存在偏南风低空急流和暖平流,低空急流左前方往往有切变线;地面图上为蒙古气旋或狭长倒槽,并有锋面存在。  相似文献   

17.
2011年9月1日至9月7日青海省出现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通过分析地面、高空环流形势变化及其气象要素的演变情况得出:过程期间先是有母体强而稳定的副高西伸至高原,配合孟加拉湾活跃的热带风暴和频繁的西风带小槽波动产生降水;后有东亚大槽东移南压槽底多小槽活动,配合乌山脊前冷空气产生降水,这是一次以副高型降水开始,然后转为低压型降水的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国家空气质量联网监测管理平台中锡林浩特市2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点(市环保监测站、市政府监测站)常规监测数据以及气象实时观测资料,对锡林浩特市2015年2月15日中度污染天气的天气背景及其形成的动力条件、湿度条件和层结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污染天气发生时,欧亚中高纬地区环流形势为一槽两脊,中纬度地区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低层暖平流较强;低层弱的上升和下沉气流以及逆温层的存在阻止了污染物向上扩散;湿度场存在"上干下湿"的结构,有利于污染天气的生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19.
2011年4月17日,广东省受切变线和锋面低槽的共同影响,出现了强对流天气,此次天气过程风力极大、灾情严重、局地特征明显,以佛山市受害最严重。通过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及雷达探测资料进行分析,高空涡槽和地面气旋是此次天气的重要影响系统,西北气流合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辐合上升与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形成了强对流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20.
对2005年4月19日哈尔滨机场入春以来第一次透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进行了分析,为哈尔滨机场今后中到大雨的预报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