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后我们的母语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我们必须要认清母语(即汉语)对国家文化的发展繁荣、对提高文化软实力及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是母语教育最重要的阵地,是提高全民母语运用水平的主要途径。大学语文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通过学习语言、品味语言来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实现终极关怀的一门通识教育课,其他泛文化课程、应用性课程都不具备这种语言育人的属性,都不承担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传承汉语文化的责任,因此都不能取代大学语文。  相似文献   

2.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是由国家劳动部认可的中国唯一的测定个人职业汉语能力的考试,在广西高校开展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不仅能促进广西高校大学生母语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广西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发展,还可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在实践中可在广西高校加以引进,通过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整合,通过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创新等策略加以推广,最终的目的是捍卫母语。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角度阐述如何通过打造活力汉语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首先透视汉语弱势的表症并诊断其原因,进而提出应铸炼言语主体的精神力量,包括思想力、情感力和文化力.其次,学校母语教育要夯实"言语童子功",确立活力汉语的教育文化观、教育审美观和教学方法观.最后,社会要唤醒全民打造活力汉语的自觉意识,国家应对活力汉语的形成和持续走强做制度性保障,各界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同心戮力打造活力汉语.  相似文献   

4.
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高校教学的主要内容,藏语文、汉语文是学生的必修课,要正确处理好双语教学与母语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母语教育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对语法教学重视不够和高等教育阶段存在很大程度的汉语知识学习断层问题两个方面。母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汉语的国际化进程,为此,要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母语教育。  相似文献   

6.
观点     
《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10,11期 潘涌(饭思与借鉴j外国母语教育中的独立评论(上、下)》 长期以来我国大陆母语教育中趋同化输入、共性化输出的基本范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表征为青少年汉语思辨、运用、创造诸能力全面弱化的母语教育的危机。外国母语课程标准或母语教学大纲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衡量母语评论能力的一系列标准,主要包括母语评论的真实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这几个基本维度。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长远角度来看,以培养独立评论能力为突破121的母语教育,无疑将成为打造活力汉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奠基工程。  相似文献   

7.
欧卫红 《教育探索》2008,3(4):44-45
母语是一个人出生以后就听到、使用的语言,它是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自然习得、发展起来的;外语是另一个国家的语言,不是本国家或地区大部分人所必须使用的交际语;双语能力即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并根据需要能进行适时、恰当的切换。母语通常被看做是第一语言的同义语。但是,一个人在使用术语时选择的是母语而不是第一语言,这或多或少的带着一种感情色彩。母语教育就是要将母语及母语蕴涵的全部意义,通过语言及其他学科教学,传授给下一代。在中华民族这样一个特定的语境里,我们的母语教育就是要将汉语及其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文化习俗和诗韵文采等,一代一代地传授下去。要完成母语教育的任务,只靠一两门课是无法实现的。除语文课是重头戏之外,还应包括政治、历史、思想品德和音乐等。因此,这些课程的教学语言应主要为汉语普通话。母语教育甚至还应包括升旗仪式、团队活动等,因为我们的国歌人人都会唱,我们的党团信仰能继承和延续,它们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母语的教授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学过程。在我国,双语教育的含义是,在非语言学科用汉语普通话和英语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在自己专业领域以普通话和英语开展各项工作的双语人才。未实施双语教育的学...  相似文献   

8.
母语教育以其无可比拟的突出地位和重要性,历来得到每个国家、民族和广大民众的推崇和重视。然而,从报端看到的几则消息和目睹的一些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母语教育的忧虑和思考。2005年4月27日《齐鲁晚报》以《“洋人”汉语胜过中国人》为题,报道了上海某高校组织的一场汉语知识竞赛,有中文、新闻、法学、数学和留学生5个队参赛,第一名竟然被该校各国“洋学生”组建的留学生队夺得。这个结果出人意料,让国人大跌眼镜。此次竞赛的评委之一、复旦大学教授陈光磊为此深感痛心:“当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要知道,参赛的选手都是教师从各个系选拔…  相似文献   

9.
百年来,我们用教外语的方式教母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母语跟学外语本是两回事,但一百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汉语当做外语来教,这是造成语文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主要做两件事:识字、做文章。西方的语言学强调语言分析、语法分析,现在回头来看,这些对母语学习来讲基本没用。我们要反思中国百年来的汉语观、汉语教育观和汉语教学方法,包括语言政策,可能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汉语文化处境的变迁,汉语教学在国际上逐步展开,国内学术界和公共舆论开始关注母语及母语教育问题,重视母语价值、提高汉语地位的呼声日渐高涨。在高等院校中全面施行母语教育,切实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工具型动机还是融入型动机,表层动机强度高于深层动机。这一方面反映出汉语国际化所彰显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汉语国际化进程中社会认同的相对缺失。要真正实现汉语国际化,对内要加强国民的母语教育与母语保护意识,对外要提高汉语国际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母语教育的成人目标体系中,最鲜明、最深刻的即是旨在提升自由思维品质而普遍重视对学生母语评论能力的培养.从积极语用角度出发研究各国母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特征,撷取其自由思维与独立评论之精华,以作我国母语教育改革之借鉴,当值其时.以培养独立评论能力为突破口的母语教育,无疑将成为打造活力汉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奠基工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汉语文化处境的变迁,汉语教学在国际上逐步展开,国内学界和公共舆论开始关注母语及母语教育问题,重视母语价值、提高汉语地位的呼声日渐高涨。在高等院校中全面施行中国语文教学,切实推进大学生汉语文能力培养和素养教育,更紧迫地提上了日程。在目前母语教育必要性的讨论中,普遍谈及的有两个原因:一是母语水平降低影响了大学生的基本技能评价甚至是就业前景,其严重程度日益显现;二是语言的竞争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最重要的一部分,汉语教育是强国战略之所需。这样的认识自然是正确且尖锐的。而如果我们将母语教育的目标设定得更久远些,从更广阔的时空视野来考量,则将辟开另外的角度,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仅关乎受教育者语文技能的加强,更关乎一代代人生命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但是民族国家强盛的需要,更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存亡继绝开新光大之所系——而这些,正是由母语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母语教育的精义之所在,是我们重视母语高等教育的根本因由。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外国母语教育对学生母语评论能力的培养为论题,介绍和评析外国母语课程标准或母语教学大纲确立的母语评论教学目标、标准及外国母语教材内容的精心设计,并反思我国汉语文教育之不足。  相似文献   

15.
学母语跟学外语本是两回事,但一百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汉语当做外语来教,这是造成语文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主要做两件事:识字、做文章。西方的语言学强调语言分析、语法分析,现在回头来看,这些对母语学习来讲基本没用。我们要反思中国百年来的汉语观、汉语教育观和汉语教学方法,包括语言政策,可能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理解祖国文化的精髓,必须掌握祖国语言,而且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继承和发扬汉语文化的责任和义务.然而,由于高校汉语言文化教育长期被"边缘化",加之高校忽略对大学生汉语言文化的教育,导致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出现了下降趋势.面对不断恶化的局面,学校作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肩负起汉语文化教育的重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环境,提高教师素质,改革评价体制等来重塑汉语言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资讯     
“中国人找工作,首先是汉语水平要过关,其次才是外语。”今年6月13日,我国首次举行“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成绩合格者将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等级证书。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推广将促进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引起全社会对母语学习的重视,并会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促进语文教育中对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该测试将在每年举行春、夏、秋、冬4次考试,首先在北京、南京、武汉、广州、长春、齐齐哈尔等城市举行。33所经教育部审核,目前共有33所普通高等学校今年被确定为限制招生,其中26所高校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规定…  相似文献   

18.
《教书育人》2011,(21):49
在当前的大背景下,许多中国人对外语的热情和在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甚至远远超过了汉语。母语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首要载体和有机部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国迈向现代化、中国大学以高涨热情提升国际性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母语能力却严重不足,高校母语教育甚至面临弱化和边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新疆师范大学南疆民考民维吾尔族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在乌鲁木齐高校就读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对母语、汉语的态度以及在交际情景中的语言选择和语码转换态度。结果分析表明:第一,他们具有更为强烈的民族意识,对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有意识地去努力维护。对本民族语言是有很深的感情,努力传承和维护自己的母语。第二,他们在对待汉语的态度上理性因素大于情感因素。一方面他们想保持母语的纯洁性,对汉语有明显的疏离感;另一方面,他们对汉语的社会地位以及汉语对其民族进步和个人的发展的功能作用有理性的认识。第三,在家庭中主要使用维吾尔语,很少使用汉语,在家庭以外的交往中依然主要使用维吾尔语。他们学习和生活在以汉族人口居多的乌鲁木齐,使用汉语的人数比在家里说汉语的人数多。但研究表明他们对汉语的态度更加谨慎保守。最后为新疆双语教育以及高校加强对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教育引导工作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对解决新疆双语教育的具体问题以及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家认为,汉语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取得地位,取决于汉语自身的发展和竞争力。现在的青少年承担着汉语言的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因而提高他们的汉语和字的运用能力,加强语言字的规范至关重要。语教育是一种母语教育,母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承民族化的内容与形式。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