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红 《现代语文》2010,(5):97-98
本文在搜集大量菏泽方言的基础上,着重从音节结构方面和构词语素方面的差异分析了菏泽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不同,以期揭示出菏泽方言词汇的一些特色。  相似文献   

2.
荆门方言隶属北方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区,与普通话词汇的共同点较多,但由于荆门处南北方言过渡地带,方言词汇自成系统,有自己的特点,与普通话词汇有一定的差异。文章从词形(音节数量、构词语素)、词音(文白异读、合音、颤音)、词义(形同义异、义同形异)三个方面对荆门方言词与普通话词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对荆门方言有进一步认知。  相似文献   

3.
黄立婷 《教师》2012,(36):127-127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各有特点。淮安方言是中国诸多方言中的一种,它隶属于北方语系的江淮方言,其语音、词汇和普通话有若干差别,语法和普通话差别不大,从略。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诸多方言中,东北方言以其独特的语音、丰富的词汇成为方言大家族中较有地位的成员之一,其大部分词汇的字形和含义均与普通话词汇相同,但二者的部分差异又是显而易见的。笔者以吉林方言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吉林省十个地区的地方志,通过分析其方言情况,整理了850余条方言词,从中找出了吉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在构词方面的不同以及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5.
郯城方言属中原官话郑曹片,方言词汇比较有特色,在构词方式以及词汇意义上和普通话有加大的差别。文章从造词法、词汇概念的能指与所指等方面加以描写。  相似文献   

6.
方言作为共同语的分支,与共同语既有对立又有一脉相承之处,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体.北流市的主要方言是当地的白话,反映粤语特色,为此需要整理出有关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生活用词进行实地调查,将调查得来的北流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进行横向对比,着重从音节、构词、词义、造词理据和功能五个方面来阐述北流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之间...  相似文献   

7.
涪陵方言属四川方言川东方言片区重庆话属的一个方言点。涪陵话的语音、词汇与普通话存在不少差异,致使涪陵人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常常出现方言词汇而影响其正确表达。本文从语法上的词类概念角度,辨析涪陵方言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芦洪市话是东安县的通用官话,属湘方言.芦洪市话的词汇同普通话词汇比较,总的说来,是大同小异,但触及构词、构形的某些具体形式,则与普通话词汇有明显的不同.为揭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定襄方言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348个词条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和普通话词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定襄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一致性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音节、构词、意义、价值、来源等方面的差异,以此来揭示定襄方言的词汇特点,为定襄方言的定性提供一些依据,也为山西晋语的研究提供有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长沙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有着很多共同的因素,如相同的词语,一致的构词方法和结构类型等等;也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如独特的构词材料及不同的表义方式等等。这种相同和不同的因素说明了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的关系,体现了长沙方言和普通话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闽南方言与普通话双音词中的同素反序现象入手,按构词方式对收入《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中的几十对同素反序词进行归类分析,并试图从汉语词汇发展史的角度,对这种现象的成因作了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词义及词形两个方面入手,将皖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加以比较来探讨皖北中原官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从而揭示皖北方言词汇特色。  相似文献   

13.
温州方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对这些同义词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词形差异主要表现在构词语素及构词方式上;词义差异主要表现在语意轻重、语意范围等方面;用法差异主要表现在使用对象、使用频率等方面.温州方言词汇存在不断整合、精简并逐步向普通话靠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山西方言有着“同是一乡人,三里之内不同音”的语言现象,相隔不到十几里的清徐县和古交市即使同属于晋中方言区,在语音和用词上也有所不同。当前的晋语研究,学者们着重研究语音方面的差异,对词汇构成以及运用方面的关注并不多,我们通过清徐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发现清徐方言词汇的构词特点主要有加词缀、重叠、合音、分音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旬邑方言的常用词汇为研究对象,结合大量语料,从构词、词义、特殊古语词等三个方面对旬邑方言词汇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进行了比较,以此使人们对旬邑方言词汇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陈丽冰 《现代语文》2009,(6):103-107
福建宁德蕉城区方言名词与普通话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构词上,重叠式构词和附加式构词是蕉城区方言名词构成上采用的两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很多单音节名词可以按AA式重叠(重叠具有区别词义.辨别词性等作用).在附加式构词中,后缀语素(囝、头)的构词能力强于前缀语素(番,洋、老).此外,还有逆序词及并举遍称的构词方式,显示出蕉城区方言名词构成上与普通话相比有不同之处,与闽东其他方言相比,也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运用词组附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是汉语方言的一种构词方法。东安石期土话中的词组“咑”可从类别、功能及与普通话词的对应三方面进行分析。类别上,“咑”尾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及数量词词尾;双音节“咑”尾词与普通话词之间有六种对应关系;功能上,“咑”尾不仅是一个构词的后缀,而且它具有附加性的词汇意义及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屯溪方言,属于徽州方言的休黟片,是安徽省内最复杂难懂的土语之一。由于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处,屯溪方言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与周边方言相互借鉴,其方言词汇保存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特点,与普通话词汇存在很大差异。文章从词汇的语音、语素、语义、语源四个方面入手,试对屯溪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间的差异进行研究与分析,对屯溪方言词汇的特点进行描写与说明。  相似文献   

19.
睢宁方言的状态形容词和普通话相比在构词方式和语法功能上都有差异。其中的XA式形容词以及其生动形式XAA式、X+不+A式等都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本文从词法和句法的层面讨论了其构词特点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20.
周政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1):6-10,14
本文以陕南安康方言多音节词语为例,讨论方言多音节词语的结构类型、表达方式以及方言多音节词语在词汇比例中强于普通话的原因,从中揭示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上所存在的重要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