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念隐喻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用源域的某些特点来映射目标域,从而使目标域的理解变得简单。《红楼梦》语言描写中的一大特色就是使用隐喻。文章从概念隐喻的三个维度: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来分析和阐释《红楼梦》中的概念隐喻,以期发现这些概念隐喻的具体类型,解释它们发生的内在过程。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手段。隐喻可以为我们创造真实,尤其是社会真实。《政治,性别和概念隐喻》运用概念隐喻阐释政治、性别这一敏感话题。该书主要研究女政治家们使用的概念隐喻;男女性政治家使用概念隐喻的区别;使用隐喻僵化女政治家的形象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人们对世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其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隐喻理解产生了重大的认知影响。现代隐喻研究表明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过程。文章以《毛泽东诗词》中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为例,通过不同译本,将概念整合理论运用到探寻隐喻分析,隐喻翻译策略之中,并验证概念整合理论的强大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Lakoff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题隐喻三个角度对比分析《红楼梦》原著和霍克斯译本中薛宝钗诗歌的典型隐喻,探讨在概念隐喻模式下隐喻的文化对等度。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使用了大量的情感隐喻,其翻译直接影响到译文的成功。选取杨宪益表妇的译本,从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的视角,通过对“气”的情感隐喻的确认、分类,概括出情感隐喻在《红楼梦》译本申的三种类型;太多数隐喻是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使用频率很少。情感隐喻不能直译。大多采用归化的整体翻译篡略,在翻译过程中井没有保留原文的情感隐喻,由此总结出情感隐喻的翻译特点。  相似文献   

6.
英语惯用语作为英语语言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交际中一种常见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现象,对其语义理解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的最新视点,在解释自然语言意义的建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英语惯用语语义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结构的角度对《红楼梦》中两百多条惯用语进行全面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红楼梦》惯用语单语节占多数,其中以词组形式出现的居多。从语音结构看,三音节和六音节的惯用语居多。通过与《金瓶梅》与现代汉语两个时期惯用语的纵向比较,认为汉语惯用语结构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双语节惯用语和单语节句子型惯用语随时代的发展趋于减少,以三音节为代表的单语节词组型惯用语随时代发展逐渐增多,并成为现代汉语主流。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惯用语作为其中常见的语言形式,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该文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两个《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惯用语进行归纳,对比和分析,以此展现汉语惯用语多样的英译手段,为今后惯用语的学习和英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人是东西"的结构隐喻是《红楼梦》人物塑造时惯用的概念隐喻模式。这一结构隐喻统摄了《红楼梦》里各色主要人物,帮助刻画了人性的方方面面,人性的讨论和褒贬也更加直接地暴露在读者的视野里面。  相似文献   

10.
桑琳  贾立平 《英语辅导》2014,(4):160-164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它无处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冷笑道”这一表达在《红楼梦》中很常见,这也是中国典籍文体一大特点。本文拟从概念隐喻为出发点来探讨《红楼梦》中的“冷笑”隐喻,研究在一定上下文语境制约下,隐喻翻译策略的取舍,并以此为参考对“冷笑”隐喻的翻译结果进行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11.
由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提供了分析人类的思维过程的方法.隐喻作为用一种事情理解或经历另一种事情的思维结果,能很好地被概念整合理论解释.文章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诗人李商隐的名作《无题》中的隐喻进行解析,从认知的角度对此诗进行一个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语言成就极高,其间口语性强,富有特色的惯用语十分丰富,修辞艺术高超。通过对该书惯用语的修辞手段、辞格运用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红楼梦》中惯用语,节奏组合方式多样,富于变化,富有音乐美。其惯用语词语的选择,不仅体现了词语表达理性意义的功能,还突出表现了词语表达附加意义的修辞功能。在辞格的运用中,密切配合语境和语体的需要,有力地增强了话语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对解释和理解惯用语的语义形成有其独特之处。简要论述了认知隐喻对惯用语语义的影响,并从认知隐喻的角度分析了留学生使用惯用语的偏误,进而提出了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汉英语言中有许多惯用语用到了颜色词.但这些颜色词大多不能仅仅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本文运用Lakoff&Johnson关于惯用语产生的认知机制的观点,试分析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常规知识等三种认知机制在惯用语中颜色词的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英汉两民族动物习语进行了比较,认为《红楼梦》中动物隐喻习语分为四类,即重合隐喻习语、平行隐喻习语、全空缺隐喻习语与冲突隐喻习语。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对杨宪益夫妇《红楼梦》英译本中的动物习语进行隐喻分析与评价,对杨宪益夫妇所采用的隐喻翻译方法以及他们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得与失进行了探讨,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汉语惯用语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的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意义往往不同于其构成成分所组成的字面意义。本文运用Lakoff和Johnson关于惯用语产生的认知机制的观点,通过实例分析来探究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常规知识三种认知机制在惯用语理解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惯用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政治语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其措辞上的严谨和规范化使其不易被理解。然而隐喻的运用解决了这一问题。政治家们经常运用隐喻将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通俗化,以便广大受众理解其政治意图,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本文结合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习近平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总结习主席使用的隐喻类型及影响习主席具体隐喻选择的因素,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政治文本。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20):15-16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中有大量颜色隐喻,尤其是"红"的隐喻。鉴于目前颜色隐喻及其翻译研究的缺乏,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下,通过对《红楼梦》中"红"隐喻及其英译策略的分析,探寻其隐喻意义、目标域及两英译本中译者对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容器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人类众多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均是基于容器隐喻。基于《红楼梦》"内/外"容器隐喻在文本中的使用情况发现:"内/外"容器隐喻在一定程度上是心理活动的隐喻;从分析心理学的视角下来看待这些隐喻,可以构建出隐喻语言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运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对写意菜名进行探讨,一方面分析了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的联系与区别,认为一个隐喻表达的最后完成需要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线性合作;另一方面运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对写意菜名进行了分类描写和分析,并就其特点及原因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