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其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美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可以在传授美的知识和审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和美化心灵。概述了美育的内涵与功能,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进行美育的必要性,介绍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可挖掘的美育素材,并探讨了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美育化是将美育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动态过程,其核心是推行情感教育.而大学语文作为文学与文化的载体充分显示出情感性的特点,所以,美育化思路是推进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有效途径.以美育理念为指导,美育化的思路可以全面推进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大学语文课程为基本领域,美育实现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真正走入了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课程是当代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的作用。陈钟梁先生高度重视美育在学生终生发展中的深远影响,其多年一线语文教育教学经历赋予美育内容与实践丰富内涵。本文立足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际,结合陈钟梁语文观,通过揭示“美的观点”、“美学元素”、“美学思维”与大学语文课程的牵系,探索当代大学语文课程美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杨斌 《文教资料》2005,(28):183-185
本文从美育的角度探讨了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起的辅助作用,体现了大学语文的美育作用始终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性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教育,完成人格的塑造。从美育的角度探讨了大学语文教育作为文化的一种传播活动,如何建构大学生的人格、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作用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也是实现高校美育的重要手段,理应受到格外注重,但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被忽视,甚至被"边缘化"。本文分析了大学语文与美育的关系,并积极探讨把大学语文与美育相结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认为我国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盲区。只有尊重艺术专业特点,分析学生个性特征,编撰适用于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改革创新性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才能真正发挥大学语文的美育和文化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处境尴尬:定位不明;教材建设混乱;教学不受重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应注意: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重视教材编选;坚持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和谐统一;坚持以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传播人文精神;处理好课堂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坚持因势利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依据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要求,教师可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涵养大学生精神。文章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应挖掘和开发教材资源,改善教师观念,还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多元变换教学方法。此外,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学无止境,适度拓展也至关重要。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借鉴文中方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大学语文教学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和思考,结合西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斗争教育的需要,探索在西藏高校拓展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构建融智育、德育、美育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山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5):112-112,F0003
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实施审美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的捷径。在实施审美教育中要明确语文教学采用此手段的必要性。同时要注重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11.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等院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通识课。在这个功利化的时代,大学语文如何摆脱目前的尴尬境地,激起大学生朋友的学习热情,是每一个大学语文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大学语文应以兴趣为抓手,以情感为内容,以美育为导向,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接受知识,受到启发,从而实现其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提高高职学生素质角度,提出大学语文应渗透美育教育,培养高职学生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塑造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13.
在军事院校课程教学体系中,大学语文是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的一门重要的人文类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程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集智育、美育、德育于一身,通过培养军校学员的语言素养、人文素质,起到陶养学员情操、提高学员人文素养、积聚鼓舞学员战斗精神的作用。当前,在全社会兴起"国学热"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使军事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成为传扬国学的主要渠道和重要载体,是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新编》主编,提出语文学科不仅应坚持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和谐统一的课程定位,而且从小学到大学还必须要有整体设计。如果各自为战,就会导致教学的重复和交叉。另外,作者还介绍了湖南文理学院文理工各专业学生开设大学语文的一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课现已是全国各类高校(包括职大、电大、自学考试等)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该门课具有广阔的知识内容、较强的思想性和实践性,是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职能。特别是该门课所具有的美育功能,已被人们所重视。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不同于德育、智育,美育的  相似文献   

16.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知识传授中将德育、美育和创新教育渗透到大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包含文学知识、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如问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熔德育、智育、美育于一炉,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下面谈谈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一、结合大学语文立志成才内容的教学,进行立志和理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立志的问题,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明确提过,而是在实践中碰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才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语文》,就其性质来说,同中、小学语文除了层次上的差异,并无本质区别。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以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为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这是毫无疑义的。然而,《大学语文》面对的毕竟是大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所以《大学语文》教学绝不是高中语文知识的简单扩充,更不是高中语文知识的补课,它应该在完成基础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即美育。正如匡亚明同志所言,《大学语文》除了“要使大学生能普遍掌握这一打开科学领域大门的基本武器”,还要“把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如果我们承认这  相似文献   

19.
该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中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美育的现象,提出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综合培养高职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人文素质文化教育是决定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因素。通过以广西师范大学黄伟林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析广西地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文化教育的具体方法,以文学为名,旨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美育的熏陶感染,注重地域性背景下人文素质美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美好情感,增强本土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