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传统教师教育实训课程存在的职业技能训练"理论化"、教学模式"大学化"等问题,结合创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具体实践和探索,详细阐述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如何构建以师范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师教育实训体系,如何通过加强校内职业技能训练、创建校外发展共同体学校等多样化形式,打造师范特色的实训平台,从而显著提高我校师范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9):27-32
当前的课程论争主要围绕"新课改是否轻视知识",是否应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新课改"是否脱离中国国情"等重点问题展开。这表明教育理论界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发展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笔者从三个方面入手,结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对课程改革的合理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政府、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角度,就如何深化改革,促进我国教育的持续、和谐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材编排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促进了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不过,课程改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发了一些论争,如关于数学生活化的论争、关于数学"双基"的论争、关于学习方式转变的论争、关于几何课程改革的论争和关于教材编排方式的论争等.检视这些论争并对其进行理性思考,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使"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课程教学在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伴随出现的问题在罗杰斯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也必将实现教与学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差生问题是世界上每一个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差生及其形成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首先对"差生"进行定义,接着以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呈现目前上海市部分职业学校"差生"的现状,继而从课程的角度提出:职业学校"差生"的形成是源于"传递中心课程"的主宰和"潜在课程"的忽视,最后提出了预防与矫治的办法:实施"对话中心课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校开展素质教育至今,不论在实施范围还是课程设置都有待制订国家标准,以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文艺鉴赏"作为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进一步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相关。高校设置"文艺鉴赏"公共基础必修课是从学问中心向人本中心转变的重要步骤。本文还就如何开设好"文艺鉴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儿童观的转变、儿童研究运动的兴起、新的儿童教育理念的传播以及改革学校呼声的不断高涨,为"儿童中心"论在美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考察这一时期美国教育界的相关思潮,分析"儿童中心"论的兴起和在早期阶段的主要含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公立学校课程改革的论争中,帕克运用赫尔巴特学派"集中"的概念较早明确提出了儿童是学校中心的观点,儿童研究运动的代表人物霍尔提出了"儿童中心的"学校理想,而杜威则通过比较新旧教育的差异,将"儿童中心"作为新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同样使用"儿童中心"概念的教育家的思想中,这个观念所指陈的问题不同,其含义也存在明显差异。对"儿童中心"论兴起背景与过程的探讨,有助于更合理、更充分地把握这个观念的准确含义及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儿童观的转变、儿童研究运动的兴起、新的儿童教育理念的传播以及改革学校呼声的不断高涨,为"儿童中心"论在美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考察这一时期美国教育界的相关思潮,分析"儿童中心"论的兴起和在早期阶段的主要含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公立学校课程改革的论争中,帕克运用赫尔巴特学派"集中"的概念较早明确提出了儿童是学校中心的观点,儿童研究运动的代表人物霍尔提出了"儿童中心的"学校理想,而杜威则通过比较新旧教育的差异,将"儿童中心"作为新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同样使用"儿童中心"概念的教育家的思想中,这个观念所指陈的问题不同,其含义也存在明显差异。对"儿童中心"论兴起背景与过程的探讨,有助于更合理、更充分地把握这个观念的准确含义及其历史价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然而“以教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存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等问题。为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为例,遵循“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研究了如何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思政元素、准备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选择与使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评定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思政学习成绩,从而形成“以学为中心”的六步进阶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围绕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课题,西方教育学界存在着诸多探索和论争,其中包括采用何种课程模式、采取何种教学模式等。尽管在这些探索和论争中学者们并未达成共识,但其中凸现出来的问题、经验和结论对于我国现实教育却有着重要的启示。教育教学应当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开发旨在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独立课程,在传统课程的建设中有意识地融入和渗透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素材,将批判性思维的知识技能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然而“以教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存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等问题。为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为例,遵循“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研究了如何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思政元素、准备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选择与使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评定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思政学习成绩,从而形成“以学为中心”的六步进阶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职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必须不断探索的问题,通过对现有课程模式的分析,提出"目标--导控型"课程模式,并探讨其建构的相关问题,以克服"学科中心"型课程模式和"活动中心"课程模式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当代美国社会科改革中主要出现了三种课程类型,即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中心、以学科综合为中心和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类型。这些课程类型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历史教育作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可以说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性质使其成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美国在社会科教育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实现了历史教育的核心地位。从中也可以为我国中学社会科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当代美国社会科改革中主要出现了三种课程类型,即以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中心、以学科综合为中心和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类型。这些课程类型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历史教育作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可以说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基本性质使其成为社会科课程的核心。美国在社会科教育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实现了历史教育的核心地位。我国中学社会科改革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深化高中化学教育改革需要反思的四个问题,即高中化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还是培养未来的化学专门家?是否需要进一步淡化高中化学课程的学问中心色彩?化学教师的职责是"教化学"还是"从事化学教育"?提出高中化学教学应从迁就高考转变为高考迁就高中化学教学,进而对改革高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实践出发,讲述本人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一些探求,即如何在实践中开展"自学、尝试、解疑"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的同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王策三教授写的《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与钟启泉教授写的《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引发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最激烈最令人关注的论争。双方论争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对待知识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教育行业一直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高校在展现教学新格局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依附网络环境的课程中心存在的种种网络安全问题。本文对高校课程中心建设与维护过程中的网络安全进行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指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围绕习近平同志提出希望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要求,上海对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应具有哪些特征和内涵"、"如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研讨和筹划,许多专家指出,培育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基本内涵之一。2014年10月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以"协同创新、共享机遇"为主题,本刊特约记者在论坛上就全球创新中心城市建设与中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德国中小学的创新学习与创新教育(Kreatives Lernen & Innovative Lehr)对罗兰贝格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程与教学愈来愈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在教学中彼此的交流与分享.课程范式也正从"传递中心课程"向"时话中心课程"转型,具体体现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从"课程即计划"转向"课程即体验",课程内容从"制度化的知识"过渡到"开放性主题",课程实施从"控制传递"走向"理解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