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语言起源于初民对于自我生活及周边事物的感知和模仿。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语音和语义之间都存在许多象似性,即:"义由音生"、"音近义通"。对比研究这种象似性符合认知语言学主张的体验认知观,不仅解释了英汉语词汇的意义和起源,而且探讨了英汉语中音义关系存在的共性。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与哲学的角度对比喻进行思考,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对比喻进行认知解释和文化解释,以拓宽汉语词义发展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张贝贝 《文教资料》2011,(22):23-26
"梅"、"兰"、"竹"、"菊"在中国被称为"四君子"。作者从认知语言学隐喻和转喻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特有的"四君子"的国俗语义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四君子"国俗语义联想的基础和类型,以作为汉语国俗语义的认知研究中花木词语义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在中国发展和传播短短30余年,由于其对汉语研究的高度适合性,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汉语成语研究也由本体研究转向认知语言学研究。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汉语成语,成功地突破了结构主义研究的困境。成语的认知研究,不仅仅就成语的本体和文化谈成语,而是把成语视为概念的产物。从认知思维着手研究成语,是顺应研究的趋势的,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但是,认知语言学毕竟是一种较新的理论框架,洋为中用势必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不断地对比、验证、改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许多语言现象都是具有概率性和模糊性,因而不能用以客观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语言学理论来解释语言的模糊性质及语言的使用状态。而以体验主义哲学为基础,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则能更好揭示语言在使用人群中的心理空间构建及意义构建。Fauconnier和同事发展了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用于探索意义如何在心理空间中映射、构建、整合。借助心概念整合理论中的心理空间维度可以有效地分析汉语中"有"的复合意义构建。汉语中"有"涵盖了多个认知概念,彼此独立,而在表达中的使用几乎没有区别,构成一个综合认知整体,及复合心里空间。而在英语中并不存在一个对应的复合心里空间整合。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为人类语言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在对隐喻和转喻的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隐喻和转喻认知思维模式对汉语"手"和英语"hand"做语料对比分析,分析了"手"的词义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义项拓展,分析了其多个义项产生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从而也有力地证明了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随着语言学理论从规定、描写到解释的倾向上的变迁与前进,越来越多的语言上的"特殊"现象都在等待得到某个语言学理论的统一解释。认知语言学体现了其在语言解释上的优势。而作为其核心概念的隐喻和范畴化理论,正在被广泛用来解释以往传统语言理论所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角度出发,试图探究语言非范畴化背后的实现机制和认知理据,以期进一步通过语言这一人类思维的镜子来进一步认识我们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系统的各层级中,都有蕴含等量关系的语法单位。关于这类语法单位的教学,我们认为可从人类思维共识层面出发给以说明,认知语言学中的双秤盘平衡图式便可以用于教学。文章以助动词"配"为例,用双秤盘平衡图式解释了"配"字句的句法制约:在"配"字句的平衡图式中,一端包含被估价对象;另一端是用于评价的量器,被估价对象只具有客观性,而量器由评价者赋予了主观性。为了维持"配"字句的平衡性,其左右都需体现主观性,这需要在和量器相反的一端附加与主观性相关的成分。后续研究中,我们希望继续探究承载等量关系的一系列语法单位的使用制约原因,以期对汉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认知视角下的汉语“心”:文化、身体和语言》这本著作是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和研究汉语“心”的隐喻概念化。该书用认知语义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心”的概念化,理解其文化背景下的人类认知的体验性质,以及语言、文化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研究多侧重文论、文章写作学及文化综观等定位,秉持以"语言为本位"的修辞学研究则普遍侧重于语言与文学、文艺、文化等的相互关系。《文心雕龙》是语言研究的传世之作,因此,语言本位的龙学研究应该立足于现当代西方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的理论观点,与修辞学和传统语言学研究形成互补,构拟"语言为本位"龙学研究的宏观视野。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人类语言学家帕尔默构建了文化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意义。他丰富与发展了人类语言学的三大传统,与认知语言学加以整合,构建了一种能够更好解释语言现象的理论——文化语言学。通过评析帕尔默在其文化语言学中对人类语言学三大传统与认知语言学进行整合的动因、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人类语言学情结、认知系统及其核心概念,可从中得到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认知语言学阵营中,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ECM)的提出影响深远。凸显原则是认知语言学用来解释语言构造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拟以ECM为理论框架,凸显原则为导向,来全面分析汉语歇后语,解读其认知机制和语言学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刘珊珊 《文教资料》2012,(19):39-40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人类认知与理解世界的方式和工具。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其本质就是根据一种事物或经验来说明或解释另一种事物或经验。本文对汉语中关于"心"的隐喻按照实体隐喻、空间隐喻,与人体其他器官的组合隐喻及与社会文化生活相关的隐喻等进行分类,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各类隐喻成因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汉语中关于心得隐喻的认知内涵。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主题句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句式,又是汉语一种常用的句式。有关的研究不下百篇,多论及该句式的结构特殊性与语义及语用的特殊性,对于汉语主题句是什么,已有较全面的讨论。然而,对于为什么汉语产生主题句,以及为什么主题句在汉语中成为一种常用句式,却研究甚微。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种新的切入方式和视角主要在发掘和解释语言现象背后的动因。针对汉语主题句的这个问题,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对汉语主题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找出其基本认知结构,从而达到对主题句及其与汉语语序的关系进行全面及系统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汉英主要语序的区分及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疑问代词"怎么"在疑问句里其句法特征和语义关系各不相同。其中询问方式和原因的用法差异较大,这种句法差异与其语义特征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相关理论分别为我们解释这种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持,且两种不同的理论之间得到了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6.
体认语言学是对国外认知语言学进行本土化修补后提出的新兴交叉学科,强调将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后现代哲学的新观点融入语言学研究之中,其核心原则为“现实—认知—语言”。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语体认语法”的设想,认为语法的最本质特征为“体认性”,它是人们基于对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体)”和“认知加工(认)”在语言编码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与戴浩一“汉语认知功能语法”的思路相似。我们还认为,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和身体存在大量的对称现象,便在心智中形成了“对称原则”,致使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对称结构,它可视为汉语语法的最重要手段,不仅可弥补号称汉语两大语法手段“词序”和“虚词”之不足,还可解释汉语基本句型和若干怪句的成因,可望为汉语的语法研究和教学实践开辟一个全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量词的用法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认知语言学的引入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并结合汉字字义的溯源对量词"双""对""副"的用法作了系统的分析与辨别,力求给出充分而合理的解释,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探索和验证转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方式的普遍性及其对语言经济性的影响。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转喻在汉语广告中普遍存在,其经济性是通过作者和读者间达到的一种最佳平衡而实现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转喻能够对汉语印刷广告中语言的经济性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9.
称谓是用来反映人们之间相互称呼的一套名称,而其中的职业称谓又可突出的反映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本文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汉语教师职业称谓语"园丁"进行相应的解析。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工具。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使人们对大自然及各种抽象的活动产生具象认识。文章对1991年罗竹风版的《汉语大词典》中以"心"开头的词语进行了统计,并从空间隐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释,说明了隐喻在汉语文化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