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书证作为《汉语大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二十年学界的关注重点,但有关现代书证研究成果却不多.《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有182例,数量较多;失误类型较多,有出处、文字、标点符号、排序、孤证、书证滞后、版本不一共计七种失误.《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失误比例较高,失误类型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存在的问题.《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会影响辞书的规范性,甚至模糊对部分词语源流演变的认识.《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问题的普遍存在与关注缺失,凸显了对其进行修正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2.
大型历史语言辞书编纂在引用书证时必须考虑某词语或其中一个义项的最早书证,以便能从源头去探求词义演变过程。《汉语大词典》是我国迄今为止收词量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它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撰方针,"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加以全面阐述",但在引用书证尤其是首见书证时有不足之处,即出现很多书证迟后问题。今就研究西汉《盐铁论》过程中发现的更早书证七例商讨如下,以期供辞书修订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一部大型语文工具书,但其仍存在一些疏误,如书证滞后、书证缺失现象比较严重。清末民初白话报刊语料新颖、内容丰富,是辞书编纂和修订的重要材料,可以提前滞后书证、增补缺失书证。兹列举部分,以期有助于《大词典》修订和汉语词汇史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部《古代汉语词典》词项的释义来说,其书证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其始出书证的正确选择与否,至关重要。文章就新近发现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的28条书证晚出问题,提出拙见,以就教于陈复华先生等。  相似文献   

5.
书证是大型语文辞书的必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条书证,在辞书中往往被反复征引,多次使用。在征引同一书证时应保证其前后的一致性,这是辞书用例严谨性、准确性的体现。但考察现今几部大型语文工具书,其书证均普遍存在前后不一致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辞书的质量,也会给读者带来错误的信息。因此,高质量的辞书应该尽力避免出现此类问题。文章以代表当今国内辞书编纂最高水平的《汉语大词典》为例,具体指出其书证存在文字不一、标点不一、体例不一等方面的问题。探讨了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汉语大字典》四至七卷中存在的书证疏误进行讨论,内容涉及书证与释文词性不合、书证与释文义不相谐、书证引文字有疏误、同一书证分置不同义项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书证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定证据种类,其内涵外延及其证据规则问题,一直是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关注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证据法学理论界对书证的概念和范围缺乏明确界定,对书证的收集和运用也没有规定相应的规则,给司法实践中对书证的识别和应用造成了困难。对此,本文拟就以书证的概念作为研究的切入口,通过对书证概念的抽象和概括,对书证的范围进行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并比较研究了各国对书证证据规则在理论上和立法上的不同之处,认为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有关成功经验,建立最佳证据规则,并建立和完善证据交换(开示)制度,以期从程序上保障书证证据规则得以贯彻和实施,使书证在诉讼中充分发挥其证据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出土的西北汉简1为例,详细举证论述可供《汉语大词典》订补所用的简帛文献所见词语条目。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辞书书证提前、辞书书证补流、辞书书证补缺、辞书释义订正、词语增补、字词义项增补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部分条目书证或有阙失,主要问题有三:㈠书证滞后;㈡书证漏略;㈢书证“断流”。本文就此三类问题为该词典一百多个条目分别提前或增补了书证,材料主要取自唐五代宋元笔记。  相似文献   

10.
论书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界定了书证的概念,归纳了书证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对书证进行了划分,揭示了书证的证明作用和审查判断的着重点,从而在证据形式的微观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王本灵 《唐山学院学报》2012,25(5):88-89,95
书证是《辞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辞源》中的书证尚存在一些瑕疵。文章具体指出《辞源》"走"部书证存在的问题,共29处,包括引文有误、书证晚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汉译中古佛经中出现了许多新词、新义,可以纠正<汉语大词典>某些词条或义项书证过于滞后的缺点.仅就阿含部四部核心经典而言,其中新词、新义的语例比<语大词典>的书证时代提前1000年以上的就有16个之多.  相似文献   

13.
为了回应社会发展和司法实践的新需求,最高人民法院于2019年对实施了近18年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作了全面的修改,其中一大亮点便是书证提出命令制度。证据新规在原先司法解释的基础上,针对书证提出命令的申请条件、审查程序、书证提出义务范围以及不服从书证提出命令的法律后果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补充。在承认证据新规显有进步的同时,有必要对现行书证提出命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视。基于对现行制度的分析和反思,可以从增列法律关系书证、对案外人课以书证提出义务、缓和书证特定义务以及设立书证提出拒绝权等维度对我国目前的书证提出命令制度作出适当调整,以此有效均衡当事人之间的举证能力并有助于案件事实的解明。  相似文献   

14.
书证引用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辞书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在准确性方面,不少辞书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在“喝”表示“把液体或流食咽下去”这个义项上,以“喝水岩”、“喝点汤”为书证,均属误引。为避免误引书证,必须遵循书证引用的基本要求,做到详查书证原文,吸收已有成果,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部全面反映汉语词汇源流情况的大型历史语言词典,《汉语大词典》其首引书证应尽可能引用语词的始见例以溯源。然而,在研究西汉《盐铁论》过程中发现其可订补《汉语大词典》部分书证迟后问题,今就所得十则讨论于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书证制度在宋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宋代社会所出现的商品经济发达、完备的契约制度与好讼民风等社会变革,成为宋代发达的书证制度的产生土壤。宋代书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书证在民事司法中得到广泛运用。以宋代书证制度为理据,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法难以归入韦伯所论的"卡迪司法"即"实质非理性"法之"类型"。  相似文献   

17.
书证是大型语文辞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辞书编纂质量的主要标准。文章指出《汉语大词典》中收录的一些"死亡"义词条在书证方面尚存在书证滞后、书证单一"断流"和书证有误等问题,并对存在上述问题的"死亡"义条目进行了订补,以期为《汉语大词典》日后的修订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汉书》是《汉语大词典》书证的重要来源.但我们在研究《汉书》法律词汇时,发现《汉语大词典》中很多词语书证迟后.今就所检得20例商讨如下,以供辞书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现代辞源》的编纂水平较高、例证翔实,但仍存在一些疏漏。体例不统一、注音错误、标点符号有误等问题,有可能是在印刷过程中造成的。引文不当大致分为三类:书证错误、书证不够早和书证单一。其中书证错误仅发现1例;而我国文化广博、资料丰富,很难一一找出最早的书证,也致使例证偏少,出现重复使用同一文献资料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书证制度在宋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宋代社会所出现的商品经济发达、完备的契约制度与好讼民风等社会变革,成为宋代发达的书证制度的产生土壤。宋代书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书证在民事司法中得到广泛运用。以宋代书证制度为理据,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法难以归入韦伯所论的"卡迪司法"即"实质非理性"法之"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