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波 《教育与考试》2021,(1):42-48,41
在朝鲜王朝,“进士”指通过小科进士试获得的功名,相当于中国的“生员”,这与中国科举“进士”有很大的区别。此外,朝鲜王朝把本国所有科举考试的居首者,均称为“壮元”。朝鲜王朝科举中“进士”“壮元”的特殊用法,为中国明清与朝鲜王朝士人在科举交流中带来了障碍,也为后世朝鲜王朝科举研究者带来困惑。尤其是当前,除韩国以外的学者容易混淆朝鲜王朝与中国的“进士”一词,①且常常将朝鲜王朝科举中的“壮元”误作“状元”。因此,研究朝鲜王朝独特的科举用语体系,有助于探析朝鲜王朝在学习、模仿中国科举制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徐耀彩 《语文知识》2013,(4):120-121
《译语指南·序》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徐居正奉命为新编制的《译语指南》所作的序言。此篇序言说明了《译语指南》的编写背景、编写体例及编写目的。同时还表示了朝鲜对明朝至诚事大的交往理念。  相似文献   

3.
金成杰 《考试周刊》2013,(13):24-25
高丽王朝末期朝鲜王朝初期,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对立与矛盾进一步激化,使得社会极其不稳定。武臣政权倒台后,新兴官僚们以朱子学为理论武器与权门士族势力进行了激烈的政治斗争。佛教成为新兴官僚们批判的对象,作为朝鲜王朝统治思想的根基,成均馆成为思想的阵地,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官学教育机构。朝鲜开国后,在儒学统治理念下,成均馆成为当时培养高级知识分子的最高学府。本文对高丽末朝鲜王朝初的社会变化、朱子学的普及成均馆设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不仅影响了中国千年,而且对我国的邻国韩国影响同样深远。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朝鲜王朝在日本势力干涉下进行了三次甲午改革。第一次甲午改革实施过程中,在朝鲜半岛实行近千年的科举制度毫无征兆地被废止,而后又进行了一系列教育近代化改革。此次科举制度废止对朝鲜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深描朝鲜王朝科举制度废止的背景和原因,分析科举制度的废止过程,探索韩国科举制度废止后官方和民间的反应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美是指文字作品中的以写实为主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普通文章与新闻文、应用文、学术文等专业文章及文学传记、科学小品、杂感文等变体文章所体现的美。文章作品的"以事料为能源库"、"以意旨为原动力"、"以情感为神经元"等三个方面都是其美学境界的重要特质。它们既是有区别的,又是有联系的,既是彼此交叉的,更是融汇混成的,三者如果缺一就不可能真正产生最佳的美学效应。文章作品虽具有"真实、典型、新颖"的事料和"正确、深刻、鲜明"的意旨以及"健康、尚质、适量"的情感,但是如果不是"以事料为能源库"、"以意旨为原动力"、"以情感为神经元",则难以达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和认识深度,因而无法让接受者获得"真"的启迪、"善"的感悟和"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历史遗留问题长期以来,许多中国人都把朝鲜半岛北纬38度线两边称为“南朝鲜”和“北朝鲜”。称“南朝鲜”为“韩国”,则是中韩建交以后的事。整个朝鲜半岛面积为22万平方公里,不多。韩国占了其中较小的一半。1910年以前的朝鲜半岛是由一个统一的拥有主权的朝鲜王朝所统治,是年被日本侵占,沦为殖民地,直至1945年8月日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牡丹江市朝鲜族中小学根据生源变化和社会需求实施了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模式改革。同时,加强了幼儿教育,实现了生源多元化,积极探索了"四语"教学模式改革,积极营造了"双文化"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朝鲜族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但是"双语"师资严重短缺、来源不足,当前实施的"双语"教学策略逐渐失效,严重地制约着朝鲜族教育科学发展。目前,整体设计"双语"教育策略,进一步深化"双语"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朝鲜族中小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罗京 《语文知识》2013,(4):118-119
本文对朝鲜时代李溪所写《谚文》进行考察,发现作者更倾向于"八思巴文字起源说",认为谚文与八思巴字有诸多相似之处,而忽略了中国文化对当时朝鲜的强大影响力,谚文的创制及其声韵系统甚至字形都是在借鉴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朝鲜王朝中期著名汉文学家柳梦寅的散文理论深受柳宗元的影响,如反对骈文、倡导古文,赞同"文以明道"和"旁推交通"作古文等观点.但他又对柳宗元的理论做了适当变通.结合朝鲜的时代特征和创作实际,扩充了"道"的范畴和内容,辩证地探讨了"旁推交通"的积极和消极作用,从而形成了自己新的散文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偶语厅是朝鲜肃宗时期设立的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机构,明朝末年避居朝鲜的山东移民郑先甲在汉学偶语厅中担任汉语训长,为朝鲜王朝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汉语翻译人才。郑氏后裔在朝鲜繁衍生息,其中有多人在朝鲜政府为官,同时,他们在朝鲜王朝崇祀明朝皇帝的活动中担任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朝鲜王朝的宗系辨诬是中朝两国国交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两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朝鲜对明朝时期官修的《大明会典》的宗系辨诬,更是两国外交关系中的重要一环,这主要缘于《大明会典》对朝鲜王朝先祖世系的误记。朝鲜为此展开了艰难的交涉,经过朝鲜中宗、明宗、宣祖三朝君主的努力,最终于《大明会典》第三次修订时达到了对《大明会典》宗系误记改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朝鲜《吏文》是明代政府的公文集,内中含有朝鲜政府给明政府的公文,是研究近代汉语的珍贵资料.该书在语言材料上的价值具有“同时代性”“真实性”“复杂性”“公文性”等特点;该书在词汇上的价值体现在如实记录了明代初年词汇的实际使用情况及当时朝鲜社会使用汉语词汇的情况,朝鲜汉学家崔世珍对该书词语的注解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明代的汉语词汇和朝鲜语词汇的面貌,以及当时中朝两国的社会生活状况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先生曾经在《正标点》一文中这样评价标点符号:"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还说:"标点不正,则言不顺;文不正,则事不成。"这些话可谓一针见血,"言文"的意思就是文字、文章。  相似文献   

14.
朝鲜王朝建国伊始,确定以儒家学说为立国之本,并且明确以"朱子学说"作为儒学的正统。朱子学成为官学后,受到官方的保护与支持。明朝后期,阳明学兴起,迅速在中国流传开来,也比较早传播到朝鲜,却遭到朝鲜士人的抵制,一直难以发展,《朝鲜王朝实录》关于阳明学言论最有代表性,可以从中发现朝鲜半岛对阳明学态度流变。  相似文献   

15.
历来的语文教育,都是坚守文道统一思想。因文悟道,因道解文,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当前,对学生积极进行"训诲开导,培养品德"依然是语文教学所承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09,(6):56-56,F0003
十六世纪末年.丰臣秀吉统治下的日本于1592年(朝鲜李氏王朝宣祖25年,中国明朝万历20年)和1597年(朝鲜李氏王朝30年,中国明朝万历25年)两次派兵侵略朝鲜。朝鲜军民在中国明朝军队的援助下,先后击退了日本侵略者,迫使日本侵略军败逃回国。因为战争发生在1592年。夏历为壬辰年.朝鲜历史上就把这两次保卫祖国的战争通称为壬辰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17.
王辉 《文教资料》2011,(22):138-139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薛晓阳院长在在职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开展"教育说事"沙龙活动,通过说"在职"的事,说"教育"的事,说"硕士"的事,开辟了一片尝试改革的园地,建立了一座学习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一条疏导宣泄的管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自箕子入朝,开始了中国与朝鲜之间的文化传播,早期只有"教以礼义"、"八条"之教的社会生产、礼仪制度的记载。到了李氏朝鲜王朝时代,却出现了"教以诗书"这样选择性的历史叙述。这是与李氏朝鲜王朝建立与朱明王朝颁赐国号,推崇箕子文化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是他们推进朝鲜"诗书礼仪之邦,仁义之国"王朝建构中的文化整合的结果,从而也作用了朝鲜文学诗话以箕子开始的历史建构。  相似文献   

19.
颜元以习行之学为理论基础与实现途径,形成"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实学教育思想体系,开经世济民之新,担负振衰起弊的历史重任。颜元以培养"通儒"与"专才"相结合的"实才实德之士"为教育目的;主教漳南书院,将"三事"、"六府"、"三物"的"事物之学"注入了时代精神,渗透了西学要素;以"主动"、"习行"为主要教学方法,批判虚妄不实之偏和空疏无用之风,将经世致用思潮推向了新的高度,体现划时代的历史价值,在当代社会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连大学学报》2021,(2):11-18
日本海(朝鲜称东海)是朝鲜、日本之间的主要交通海域。郁陵岛既是海中唯一满足人类长期居住需求的海岛,也是朝鲜王朝对海岛管理的主要对象。在朝鲜王朝建立之前,新罗和高丽已经对郁陵岛进行了有效管控;朝鲜王朝建立之后,鉴于女真海盗和倭寇对海岛大肆掠夺的惨痛教训,对郁陵岛采取了类似坚壁清野的空岛措施。不过,空岛措施也使以对马岛主为代表的一部分日本人对郁陵岛的主权归属一度产生了误解。经过朝鲜与日本的积极交涉,最终这一误解得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日本不再主张郁陵岛主权。对郁陵岛的管控和交涉问题进行实证性考察,可以了解朝日两国对日本海(东海)岛屿的管控、交涉以及其和平解决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